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三峡电将重塑电业格局

2003-02-25 09:47关键词:三峡三峡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装机容量和发电量都将雄居世界第一的三峡水电站首台70万千瓦发电机组将于今年8月1日投产发电,随后其余3台首批机组也将陆续投产发电。对于电力类上市公司而言,围绕三峡工程展开的国家电网建设可能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电力仍将供不应求
  与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相比,三峡水电站带来的电力供应增量似乎并不难以消化。
  目前全国的装机容量缺口约为2000万千瓦,三峡工程首批4台机组容量的总和只有280万千瓦。据预测,按年平均6.6%-7.0%的增长速度计算,到201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27000亿千瓦时左右,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将达6亿千瓦左右。届时,三峡水电站全部26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也都将投产,电站年平均发电量将达到846.8亿千瓦时,装机总容量将达到1820万千瓦,占全社会用电量和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例也只有3.1%和3%。
  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我国上海、浙江、河南等17个省市用电开始告急,仅河南省电力供应日均缺口就达115万千瓦到185万千瓦,个别省市甚至还拉闸限电。有专家指出,即使考虑到三峡机组投产的因素,今年我国部分省区还将继续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未来3年内我国全国电力供求偏紧的形势已成定局。三峡首批4台机组的投产显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电力类上市公司尤其是具有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公司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成本优势有多大
  外来低价电力对当地电力企业的冲击可能十分剧烈。去年由于广东电网并入南方电网导致电价下调的影响,深能源(000027)2002年第三季度报告称其主营业务利润因而减少13843万元。。
  在三峡电力的分配方案中,电力供应紧张的华东和华中地区是重中之重。根据有关方案,三峡首台发电机组26.2亿千瓦时电量将送到华东地区三省一市,其中上海暂定分配比例为40%、江苏为28%、浙江为23%、安徽9%。另28.8亿千瓦时的电能则分配华中地区湖北、河南和湖南三个省。
  三峡总公司副总李永安曾透露,"三峡电"的上网电价是0.25元。目前全国平均上网电价是0.29元,上海平均上网电价是0.38元,华东的平均上网电价是0.35元,华中的平均上网电价是0.30元。相形之下,"三峡电"低成本优势似乎很明显。
  实际上,由于我国采取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三段式的电价体制,输配电价对"三峡电"的竞争力将具有关键的影响。随着输送电距离的增加,输配成本会不断增加。当输配成本达到0.05元以上后,"三峡电"的低成本优势将在很大程度上被抵消。
  推动全国电网建设
  三峡投产发电的真正意义也许在于对全国电网建设的推动作用。
  长期以来,中国各地区电力供需差异十分突出,省级电网之间的割裂状态造成了我国电力市场资源配置上的低效率。
  省级电网之间的割裂首先表现在电网物理"瓶颈"的存在,即电网尚未有大容量输送和调度电力的能力,"三峡电"的东进将成为突破这一瓶颈的最佳契机。
  据悉,围绕"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12字方针,国家电网公司近期将以三峡工程建设为核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辐射,建设并形成电网互联的送电通道为主体、南北电网间多点互联、纵向通道联系较为紧密的全国互联电网格局。围绕三峡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国家电网公司将首先确保三峡电力送往华东和广东的配套输变电工程建设。
  根据这张时间表,到2005年实现西电东送电力规模达到2000万千瓦,区域大电网间电力交换能力达到1500万千瓦;到2010年实现西电东送电力规模达到4000万千瓦,区域大电网间电力交换能力达到3000万千瓦。
  在"三峡电"东进的推动下,一张在技术意义上真正实现统一的国家电网正在悄然形成。这张网络不仅是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的重要载体,其所具有的跨省区电力输送调度能力将为我国的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物质基础,同时也将为电力价格的市场化提供物质基础。也只有具备了这种跨区域的电力输送调度能力,更多的低成本的地方电力公司才有可能真正成为电力供应的主角。同时,这种能力的具备,也将成为我国电力类上市公司"优胜劣汰"竞赛真正开始的标志。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