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我国电子产品遇到环保新课题6种有害物被叫停

2003-03-22 11:47关键词:环保电子产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者应当保证,自2003年7月1日起实行有毒有害物质的减量化生产措施;自2006年7月1日起投放市场的国家重点监管目录内的电子信息产品不能含有铅、汞、镉、六价铬、聚合溴化联苯(PBB)或者聚合溴化联苯乙醚(PBDE)等。”昨日,记者从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获悉,正在拟订中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中已出现此规定。

  目前,这个《管理办法》尚处在征求意见阶段,需经各生产企业研讨后才能最后确定。《管理办法》所称电子信息产品包括雷达及其配套产品、通信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子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家电、电子专用设备、仪器、仪表、电子元器件和专用材料等。


  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官员告诉记者,“有毒有害物质的减量化生产”即指企业要逐步用环保材料替代有毒有害物质。他举例说,显像管和印刷电路板里含铅;玻璃、液晶、磁盘驱动器里含汞;半导体、电池、电路板中含镉,废旧电子产品掩埋在土壤中,经渗透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甚至渗入地下水危及人体健康。目前,从欧洲到日本、美国,都已先后把治理“电子垃圾”作为当务之急。


  2月13日,欧盟公布两项环保指令,其中《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中禁止的6种有害物质,与我国目前正在拟订中的《管理办法》的禁止范围完全相同,甚至禁止在市场中投放的日期也完全相同,都是从2006年7月1日起。




规避国际技术壁垒迫在眉睫


  信息产业部项目专家表示,在世贸组织原则下,同样也是市场准入门槛的环保法令将直接影响各国的产品进出口额。欧盟的《指令》到2006年7月1日一旦如期生效,以我国电子产品现行环保状况,将无法进入欧盟市场,而国外产品却可以长驱直入“低门槛”的中国,所以我国现在拟订《管理办法》不仅是为环保,更对今后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具有深远意义。


  目前最紧迫的,莫过于有毒有害物质的替代物问题,创维彩电事业部总裁张学斌表示,整机厂家目前还无法解决替代物问题,因为电子产品的元器件都由上游厂家提供,而上游元器件厂家目前在国内就有上千家之多,芯片厂家又都在国外,所以替代物的研发是一个庞大细碎的工程。


  相关专家分析,发达国家这几年设置的贸易壁垒正从关税型转向技术型,往往表现为掌握核心技术后,再提高进入门槛,例如DVD。而对于两项环保指令,欧盟从1993年就开始研讨,到现在能够公布禁用的最后期限,应当是环保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后作出的决定,不应排除从原材料环节就实施行业控制的可能性。


  而目前来自企业和管理部门的反馈都显示,中国尚缺少马上能投入应用的替代物,距2006年7月还有3年多时间,中国电子产品将在此期间面临新的课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查看更多>电子产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