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AI 应用爆发式增长,引发各界对于算力对电力能源短缺担忧。众多知名人士指出,AI 的发展可能会导致能源短缺,为保证电网供应稳定,发展储能势在必行。
与此同时,储能的市场环境也在发生重大变化,频繁变动的政策给储能收益增加了不确定性。这也在倒逼储能系统集成设计方案加速“升维”。技术升维之战如何打?且从安全、可靠、高效入手。
大容量+高压
翘首以盼储能系统集成安全
为了推动储能降本,提高能量密度、追求“大容量”成了企业必争之地。今年初有 688Ah 的组团官宣投产、随后又有 587Ah 电芯集体亮相,截至目前,超 500Ah 的电芯已衍生出几十种规格方案。与此同时,储能系统储能系统单箱容量从去年的 6+MWh 已经晋升到 9MWh。
在“大容量”趋势下,储能系统也在向“高压”方向发展。当下 1500V、甚至 2000V 高压平台储能系统中,储能电芯容量和尺寸规格增大、电池数量的增多,电池运行带来的温升会更明显,系统的集成难度和安全威胁都在同步激增。部分事故案例直观地告诉我们,电池储能一旦发生火灾很难被彻底消灭,因而更需要从源头端做好监测管理。
在以往的解决方案中,各司其职的模式很难实现效能的高度统一。就以储能系统内部核心的电池管理系统来说,一旦设计不合理,其内部元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都将受到影响,继而影响储能系统整体运行和收益。此时考验的不仅是单一设备能力的提升,更考验“集成”和“融合”的能力,如何让各类零部件高度匹配并发挥最佳效果,同时保持稳定性和安全性。
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 以下简称 TI)作为一家全球性半导体企业,正在为储能电池管理打造系统级解决方案。TI 凭借其自主研发芯片的能力,推出了软件+硬件一站式结合的支持高达 1500V 储能电池管理的系统级平台方案 (TIDA-HVBMS-ESS-PLTFRM)。
TI 高达 1500V 的高压锂离子和磷酸铁锂电池组组合参考设计 (TIDA-HVBMS-ESS-PLTFRM)
TI 的 1500V 电网级储能电池管理系统平台方案,包含了电池监测单元 (BMU)、高压监测单元 (HMU),以及电池控制单元 (BCU),这三大核心设计方案结合起来,既可以支持实现电芯精确监测、电流测量和电池模块控制,同时也可以助力 BMS 加快升级,以满足大容量高压储能系统发展趋势下对于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TI 也可面向终端应用需求提供定制化设计方案。
其中,电池监测单元 BMU 方案 (TIDA-010279) 是 52 节电芯的电池监测单元。该方案采用了 TI 最新电池管理芯片 BQ78706 堆叠式电池监测器,支持全温度范围内 ±2.4mV 高精度电芯电压测量,同时可以通过冗余数据测量功能来检测电池故障,以实现全电芯温度检测,并且支持对温度采样的诊断,从而进一步提高电池热管理的可靠性。
高压监测单元 HMU 方案 (TIDA-010272) 是高达 1500V 电池簇高压监测单元。该方案采用 BQ79731-Q1 电池组监测器来实现总线电压、电流和绝缘阻抗的高精度测量,并集成冗余数据测量功能。
而电池控制单元 BCU 方案 (TIDA-010253),则能够可靠地驱动系统继电器,从而帮助维持系统安全,同时它也集成了 CAN、RS485、以太网、菊花链等丰富的通讯接口,为系统智能化管理与跨平台协同提供灵活适配方案。为了满足高达 1500V 电压下的安规设计,TI 在 BMU 方案 (TIDA-010279) 和 HMU 方案 (TIDA-010272) 加入了爬电满足 15mm 的超宽体数字隔离器 ISO7841DWW,还专门设计了为隔离器供电的加强绝缘 DCDC 模块 UCC33421,一并集成封装在芯片内,由此获得了更高集成度的芯片,提升元器件的可靠性。
据悉,在储能集成领域,隔离器与隔离驱动技术的协同开发存在较高技术壁垒,并非所有厂商都具备这样的能力。而 TI 则将二者深度融合打造出更前瞻性的集成方案,有效推动了储能系统集成技术的迭代。
长效+降本
电池“包间”主动均衡需求显现
当下储能正在迈入市场化阶段,业内越来越关注储能系统转换效率、实际可用容量、可用寿命等指标。然而随着储能电站规模增大,电芯数量急剧攀升,电池的不一致性也被进一步放大,储能系统短板效应愈加明显,整体的运行收益将严重打折。
为了进一步提升储能系统可用容量,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 BMS 技术内核的选择,逐步从被动均衡转向主动均衡管理。但是,这种均衡仅限于解决电芯间的不一致性。
在大容量电芯、大容量电池 PACK 以及大容量储能系统趋势下,业内还需要关注电池 PACK 间的均衡。TI 专家指出,“52 个电芯组成的 PACK,其电压功率都在同步增长,能量差异将更明显。”
今年,华东地区率先发布了储能领域“最严令”,率先开启了储能领域的存量电站改造计划。而改造的首个重点,就是要解决储能电池可用容量、循环寿命问题。但如果只是简单更换单一的储能电池包,那么新旧电池包之间天然存在的能量差异会更大,进一步压缩储能系统整体可利用容量。
而对于海外户用储能来说,目前企业大多都在推广堆叠式、可扩展的模块储能电池产品。这类产品更加需要包间主动均衡技术,来平衡可用电量、提升储能系统能效。
而 TI 率先在这个环节实现了突破。谐振双有源桥有源包间均衡设计方案,可以有效提升储能可用容量,解决新旧电池包混用的不一致性难题。而且无论是工商业储能或源网侧高压储能,只要设备预留了接口,就可以加装 TI 的 DCDC 模块,以通用的 CAN 总线支持 BMU 之间的堆叠,实现储能寿命和可用容量的显著提升。
TI 基于谐振双有源桥的有源包间均衡参考设计
不过,这种主动均衡技术难度较大,目前鲜有企业能够做到。它需要识别电池包之间的微弱差异,并迅速反馈给控制系统,最后再通过“自适应调节”,整个过程真正考验的是系统对电芯数据的监测精度、传输效率和管理能力,这些其实都受制于芯片能力,而若采用更多数量的芯片则会带来成本的上升。
而 TI 自研的 BQ78702B 电池管理芯片,最多可以支持 18 通道、支持更多的数据传输,可以实现在 -40℃~125℃ 工作温度下 ±2.4mV 超精度电压监测,能有效监测和预防热失控的发生。基于此打造的主动均衡方案,不仅适用于大型储能,更适用于支持可堆叠式拓展的户用储能产品。每个独立电池包可用容量不打折,将明显提升系统整体的转换效率。
而若要进一步推动储能系统能效提升,或许无线 BMS 将是重要突破口之一。
电池管理系统的连接线束和插件都存在自身寿命局限,尤其在在储能领域还需要人工检测维修,随着储能系统容量增大,这些连接线束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和运维成本也在随之上涨。而无线 BMS 意味着可以减少连接线束用料成本、且大大降低运维难度和成本,将推动储能系统结构简化、提升空间利用率和储能系统能量密度。
TI 可堆叠无线电池管理单元
当然,这种前沿的技术也面临多重挑战,其中包括数据处理速率、监控技术的精准度、无线通信可靠性等等。而 TI 已经深耕无线技术 20 余年,专注于 Sub1GHz、2.4GHz 和 Wifi 的应用与创新,可以利用其丰富的无线芯片设计经验助力无线电池管理系统技术实现快速突破。
光储一体
半导体技术重构能源系统升级
目前,储能严重的市场内卷、价格战,令部分企业储能成本倒挂,企业收入已经无法覆盖日常经营及研发成本。而现有的储能系统降本方案,大多仍聚焦于直流侧储能电芯容量的提升,却忽略了交流侧才是储能系统层面降本的关键。
无论是分布式光储、还是工商业应用场景,系统长期运营收益需要聚焦降低能量转换损耗与运行成本,而氮化镓 (GaN) 作为高功率器件则是提升储能系统经济性的关键。
当下,GaN 凭借阻抗低、寄生参数小的优势,正在高速深入新能源储能领域。其中阻抗低意味着在同样大小的电流模式下,系统的损耗更低、效率会更高;而寄生参数小,则意味着可以提高开关频率,并将磁性元器件和电容做的更小。
随着家庭大功率电器普及、电动汽车渗透率提高,叠加光伏政策驱动,海外堆叠式户用储能需求日益增长。而 GaN 尤其适合这类堆叠式系统设计,不仅可以提高集成度、节省体积空间,还相较于传统设计方案节省了部分零部件和材料。
对于相同容量的储能系统,采用 GaN 设计方案可以使芯片尺寸更小、支持电流更大、且能确保开关元器件的高频率稳定运行,在储能系统的层级,这一特性可以支持减少零部件设备数量,从而显著降低原材料成本和储能系统整体造价。
交流侧作为电力能量转换的核心部件,尤其需要通过提升功率来降低能耗,因而也更依赖 GaN 材料,而且这种技术应用场景不仅限于储能、也同样适用于光伏。
TI 基于 GaN 开发的光伏逆变器 (TIDA-010938),直流功率可高达 10kW,在保持高转换效率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提升开关频率,减小无源器件的尺寸、重量和成本,且极大缩小了 PCB 板尺寸。该设计方案由两个串式输入组成,每个输入能处理多达 10 个串联的光伏电池板,另外还具有一个储能系统端口,用于处理 50V 至 500V 范围内的电池组;另外在单个实时 C2000TM MCU 支持下,可将设备功率密度提高 2 倍达到 2.5kW/L,使光伏逆变器更轻、更易于安装。
TI 适用于电池储能系统、基于 GaN 的 10kW 单相串式逆变器参考设计 (TIDA-010938)
此外,针对光伏领域高发的拉弧风险,TI 基于自研的 C2000™ 系列 TMS320F28P55x 芯片,融合边缘 AI 算法,以及 C2000 MCU 内部的硬件 NPU 加速单元,相较纯软件方案可以降低系统资源占用率,将拉弧检测速率提高 5~10 倍,最快可以在 0.5 秒内检测到拉弧信号并发出告警信息,破解当下拉弧检测所面临的各项难题。
TI 在太阳能应用中用于机器学习电弧检测的模拟前端参考设计 (TIDA-010955)
在全球能源转型变革中,各地频发的各类电力事故再次印证了,电池储能技术对于电网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而为了推动储能更好的应用,各类创新技术也更需要接受市场洗礼。从内部创新设计反向推动储能集成的升级,也许是推动储能产品“高效迭代进化”的不二选择。
关于德州仪器 (Texas Instruments)
德州仪器(T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XN)是一家全球性的半导体公司,从事设计、制造和销售模拟和嵌入式处理芯片,用于工业、汽车、个人电子产品、企业系统和通信设备等市场。我们致力于通过半导体技术让电子产品更经济实用,让世界更美好。如今,每一代创新都建立在上一代创新的基础上,使我们的技术变得更可靠、更经济、更节能,从而实现半导体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广泛应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为响应国家和省市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有关要求,持续优化区域能源结构,今年初,成都高新区正式启动高新西区虚拟电厂试点建设工作。目前成都高新西区虚拟电厂已正式上线运行,这也是西部首座上线运行的虚拟电厂。成都高新西区鸟瞰图能源管理“可观、可测、可控”全面提升“数智化”水平“虚拟电厂”并
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逐步推进下,数智化与减碳化两大趋势的交集出现了芯片新的应用突破口,光伏储能作为近些年增速最快的可再生能源细分领域,为半导体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芯片的“新”战场2023年上半年,中国的新能源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达
德州仪器将联合行业专家与古瑞瓦特、海博思创、特来电、新能安、阳光电源等企业领袖共同讨论如何让可再生能源变成可能。峰会将围绕光伏、储能和电动汽车充电桩三大前沿话题,结合理论与实践,共同探讨半导体技术在可再生能源产生、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应用,推动安全、可靠、高效的绿色能源系统落地,加速
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延续良好发展势头。2月以来的俄乌冲突及美欧等西方国家对俄密集制裁,或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发展机会,但同时造成缺芯可能进一步延续、上游金属原材料价格骤涨进而抬高终端价格、出口面临更大不确定性、产业竞争加剧等问题。对此,我国应努力提升新能源汽车关键原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汽车产业在供给侧形成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新方向,同时需求侧对汽车消费的理念也正由单一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终端转变。汽车产品的颠覆性变革给汽车后市场与后服务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后市场与后服务正由过去销售、
近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古瑞瓦特与德州仪器(TI)签署合作备忘录。
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光伏行业亦是如此。建造一个光伏电站,用手机就可随时查看电站的运行信息,如直流电压、电流、输出功率、每天的发电量等等,如果遇到电站发生故障,手机APP监控程序第一时间就会得到通知,并且可查到故障类型。许多问题远程就可解决,缩短电站维修
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发展对于突破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瓶颈至关重要,是构建移动能源互联网、实现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关键举措。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但仍然存在受制于人的短板和卡脖子的地方。其中,车规级芯片被国外厂商垄断,
莱斯大学利用太阳能和纳米颗粒净化海水的方法比其发明者最初认为的更有效。莱斯大学纳米光电子实验室(LANP)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可以通过添加廉价的塑料透镜将阳光集中到“热点”,从而将太阳能淡化系统的效率提高50%以上,其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莱斯大学布朗工程学院应用物理学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行业似乎正在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今年2月,成立十余年的美国无线充电企业WiTricity宣布,并购通信巨头高通旗下电动车无线充电平台Halo,获得高通1500项相关专利、所有的客户和授权。WiTricity公司CEO亚历克斯·格鲁森近日对《能源评论》表示,将以开放的心态,通过与TIER1、主机厂合
近日,由天合储能供货,AMEAPower投资与浙江火电共同建设的埃及Abydos大型储能电站项目成功并网投运,正式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项目容量超300MWh,天合储能提供了全面的Elementa金刚2储能解决方案,覆盖从电芯到直流舱再到交流侧的整个储能系统。项目的成功投运,充分验证了天合储能在复杂苛刻环境下交
7月9日,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特股份”)与临工重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工重机”)在临工重机总部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森特股份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主板IPO上市的金属围护企业,深耕行业二十余年。公司积极响应“双碳”目标,通过与隆基绿能的深度合作,共同研发隆基森特BIPV(建筑
7月9日,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储能项目采购公告发布,招标人拟在攀长特公司厂区内建设分布式储能系统,通过储能系统为生产、生活提供一定的用电电量,减少国网供电负荷,并节省最终用户的用电成本。使用于用电尖峰时段,减少尖峰时段部分用电成本,以获取最大化的收益。本项目储能系统建设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4日,深圳坪山区人民政府发布《深圳市坪山区落实“双碳”战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指出,支持企业建设新型电池及储能、充电设施、光伏、氢能、智能电网和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中试生产线,对项目总投资额(不含土建)在500万元以上的,按设备投资额的1
6月1日,引发市场巨震的江苏分时电价新政正式施行。该新政《关于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促进新能源消纳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调整幅度大、影响面广,以至于4月25日发布之时,江苏工商业储能圈直呼“天塌了”:峰谷价差显著收窄,峰谷套利空间大幅压缩。江苏是工商业储能项目最优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9日晚间,天赐材料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就陈春财、金石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江山金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侵犯公司六氟磷酸锂产品技术秘密信息的侵权行为提起的民事诉讼,已向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并获法院准许。
7月10日-12日,金时科技亮相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暨电力储能技术与应用装备展览会(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E10展位),展示其核心技术成果与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与能源低碳转型。核心技术:超级电容与锂电混合储能架构金时科技自主研发的“超级电容与锂电混合储能架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9日,龙头山镇复合型光伏电站配套储能系统EPC总承包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项目招标人为广东省能源集团旗下鲁甸广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本期在升压站交流35kV系统侧增加储能系统,按装机容量10%配置,储能建设容量不低于20.8MW/41.6MWh。储能系统布置在升压站内,输出电压等级35kV,接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要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广核深耕山西清洁能源领域多年,始终以绿色发展为底色、科技创新为引擎、社会责任为担当,书写着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篇章。中广核自2009年进驻山西,深耕清洁能源领域16年,截
据外媒报道,日前,新泽西州公用事业委员会(NJBPU)批准了“花园之州储能计划”(GSESP)第一阶段,旨在快速扩大该州电网级电池储能系统规模。根据2018年《清洁能源法》要求,将推动新泽西州到2030年实现部署2GW电网规模储能系统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新泽西州公用事业委员会(NJBPU)表示,储能系统部
日前,根据研究机构SolarMedia公司发布的电池储能市场调查报告,目前,英国已经投运的电网规模储能系统装机达9.8GWh。这使得英国投运的电网规模储能系统总装机量达到6745MW/9796MWh。TagEnergy公司在苏格兰地区部署的49.9MW/99.8MWhPitkevy电池储能系统是英国最引人注目的储能项目之一。该项目采用特斯
当地时间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使其生效。美国国会众议院3日下午以218票赞成、214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总统特朗普推动的“大而美”法案。该法案已于本月1日获参议院通过。美国国内担忧该法案将进一步加剧美国财政赤字与债务风险。这份长达940页的法案,通过调整税收
在磷酸铁锂储能赛道陷入同质化竞争的当下,海辰储能以1175Ah与587Ah大容量储能电芯技术为支点,完成了从跟随者到规则重构者的角色跃迁。这一技术布局不仅改写了储能系统设计的底层逻辑,更折射出中国储能企业从“规模竞争”向“价值竞争”的战略升级,为全球电化学储能产业提供了技术创新与商业落地的
近期充电宝安全问题频登热搜,背后是行业监管与产业模式的双重震荡。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官网披露,6月28日实施的3C禁令已拦截多起充电宝风险,该政策源于全球民航今年15起充电宝起火事故的严峻现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数据显示,充电宝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率高达43.6%,罗马仕、安
2025年7月2日至4日,第21届泰国国际可再生能源展在曼谷诗丽吉王后国家会议中心圆满落幕。作为东南亚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盛会,豪鹏科技携多款储能电芯、电池模组及家用储能电池包等创新产品解决方案重磅登场,充分展现了企业在储能领域的技术实力与本地化服务承诺。多元储能产品,满足泰国市场多样化需求
7月2日,泰国国际可持续能源周(ASIASustainableEnergyWeek,ASEW2025)在曼谷盛大举办。面对“2050年碳中和”和“2065年净零排放”目标,泰国正加快能源结构转型,清洁、高效、可靠的能源解决方案需求持续增长。天合储能携行业领先的光储解决方案亮相展会,以卓越实力助力泰国加速实现低碳能源转型。
新型储能是加快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中国储能电池市场已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作为储能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和电芯技术创新的践行者,鹏程无限自成立以来,在业界同仁的支持下,不断取得优异成绩。2025年7-8月,鹏程无限计划在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分别举办“储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宁德时代洛阳基地项目整体建设“四箭齐发”,一期项目累计产值突破92亿元,二期项目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三期项目推进主体结构施工,四期项目将于近日实质性开工,为洛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年产能30GWh的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一期项目包含3条电芯产线、10条PACK
在新能源电力加速市场化的关键拐点上,储能产业正迎来价值逻辑的重塑期。一方面,政策驱动型的“强配储”逐步让位于市场主导的“优配储”;另一方面,储能系统也从传统的成本压缩型资产,演变为兼具灵活调节能力与电力生产价值的关键资源。如何降低度电成本(LCOS)正成为储能投资者的关注重点。近日,
从电价不断上涨、到能源转型战略规划,越南电力领域的每条新的政策,似乎都预示着一个新的储能市场即将爆发!6月26日,2025越南国际电池储能与新能源供应链合作大会开幕,作为合作单位之一,惠州德赛电池全球业务副总裁胡国飞在论坛发言指出,“越南作为东南亚经济增长的亮点,正迎来能源结构升级的关
当越来越多建而不用的储能项目被贴上“无效资产”的标签,当行业对“大容量电芯”的竞赛日益白热化,储能行业终于走到了一个关键分水岭。一场关于储能本质的拷问正浮出水面: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储能?是追逐虚标数字游戏的“大容量”,还是回归功能价值的“真支撑”?是沉迷于低价竞争的短期红利,还是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