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储能系统储能安全企业正文

价值重构:当“硬件赛道”拥挤,“服务生态”正成为头部玩家新护城河

2025-07-04 09:01来源:北极星储能网作者:清稚关键词:高特电子工商业储能储能数据服务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纵观成功商业案例,无论是小米的科技生态还是海底捞的服务体验,其核心都在于为用户创造超越产品本身的价值。

对于兼具电力存储与金融资产属性的储能产品而言,构建“生态锚定+服务增值”的双轮驱动模式,正成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盈利能力的关键路径。

精准把脉储能之“痛”

“为了拿下一个项目,我们方案反复改了20多次。”一位从业者的感慨,道出了工商业储能的普遍痛点。问题根源何在?高特电子市场部负责人一针见血:“目前工商业储能最大难点,就体现在‘一项目一方案’的开发模式上。”

高度定制化,意味着每一次对接都像一次“量身裁衣”,前期投入成本居高不下。究其根源,在于工商业项目普遍体量小、分布零散,而各地安全规范和电价政策不仅差异显著,且频繁变动,这意味着无法依靠一套通用方案走天下。此外,早期设备的不稳定性也加剧了挑战,频繁故障和高昂的现场运维成本,进一步侵蚀了项目的长期利润空间。

如何让后期持续稳定的运营收益成功跑赢前期高昂的定制开发成本?这成了横亘在众多企业面前的现实考题。

挑战的另一面,是诱人的新机遇。

近年来,虚拟电厂等新型市场主体的出现,为储能参与更广泛的电力交易、拓展收益空间提供了新的可能。然而,抓住这一机遇的核心,在于智能的交易策略和高效的产业协同。它要求设备足够“聪明”,更需要产业链打破藩篱、携手共舞。

定制化成本、政策变量、运维压力、协同需求……多重挑战交织,让越来越多的储能企业意识到:要在新阶段稳健发展,不仅需要资金支持,更离不开高效、可靠的设计与解决方案引导。这关乎提升设备研发能力、优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最终保障项目的可持续运营收益。

作为服务过上千储能项目的技术型企业,高特电子深度理解业主、EPC及运维各环节的共性挑战,以“你的需求,我的方案”为核心理念,重磅推出“ETANK全栈解决方案”。这不仅仅是一套产品,更是一套致力于协同产业链伙伴,共同破解定制化困局、激活储能新价值的赋能体系。

沙海凿井,解储能之“渴”

“ETANK全栈解决方案”的核心价值,是致力于为合作伙伴打造“更安全、更省钱、能赚钱”的储能系统。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球累计发生超108起储能安全事故;仅2025年上半年,韩国又新增5起储能火灾。面对行业首要风险——安全挑战,高特电子构建了贯穿预防、监控、响应与预警的多层防护体系。

高特电子创新的大侧面液冷设计使电芯覆盖面积达到70%,攻克了传统方案电芯散热不均与冷凝老化难题;独创的G2.BMS首次实现单体电芯电压、温度、安全阀状态1:1:1高精度采集;三重主动消防机制——电芯级点对点喷淋、簇级化学药剂灭火、柜机高效水淹没。多重防护体系,实现了安全防护比热失控更快一步。

在筑牢安全基石的同时,突破日益严峻的成本瓶颈成为行业当务之急。当供应链各环节降本空间日益逼仄,高特电子将目光投向系统集成层面的创新,开辟了更高维度的降本路径。

通过CTP(Cell to Pack)技术,高特方案大幅简化电池包结构设计,有效降低组装成本。此外,独创的ICM革命性地实现了5S合一(BMS、EMS、PCS、TMS、FFS),使柜体体积较传统方案缩减30%,不仅降低了设备本身的物料成本,更在安装部署、设备调试等环节大幅节省了空间、物流、人力等综合成本,实现了从设备端到应用端的全方位降本。

解决安全与成本问题后,如何切实提升用户收益、拓宽价值增长渠道,成为储能价值闭环的关键。高特电子通过平台化与生态化服务积极构建这一增长通道。

面向日益活跃的电力交易市场,高特将其在BMS领域积累的海量储能运行历史数据转化为核心资产,依托自主研发的数据服务及便捷的APP小程序,无缝对接虚拟电厂(VPP)等新兴场景,不仅可以实现对储能资产的精细化监控,更能利用历史数据训练AI模型,生成更智能、更具盈利潜力的电力交易策略。在峰谷套利、需求响应、辅助服务等环节创造多元化的数据增值与电力交易收益,显著提升储能资产的经济回报和市场地位。

与此同时,高特敏锐把握“零碳园区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及国家推动绿电直连发展的重大政策机遇期,布局拓展能够为企业提供的从综合能源管理、节能改造、双碳咨询,到售电+绿证、零碳认证及碳金融支持的一站式服务,赋能企业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正如高特储能系统方案总监所言:“传统储能卖柜子,高特卖的是‘省钱的能力’和‘赚钱的生态’。”

通过交付更安全可靠、更具经济性、且拥有持续盈利潜力的设备与生态服务,为投资者和用户创造实实在在的高效收益,这恰恰是其“服务用户”根本宗旨的最佳诠释。

战略转型,为储能企业续航

当储能行业因市场饱和、竞争加剧步入利润压缩的深水区,深耕BMS领域27年的高特电子,以一场主动转型引发行业关注。

谈安全,高特电子就在持续深耕BMS,将电池管理发挥至极致;

谈降本,企业需要增强产品力、创新力、甚至经营能力,而高特电子跳出BMS业务向上提供系统级全栈解决方案;

谈持续收益、要更高的收益,高特电子打造“BMS +数据服务”模式,以数据驱动挖掘资产价值。

这家老牌企业证明:真正的护城河从来不是某款产品,而是将技术积累转化为客户持续价值的能力。

高特电子的转型,本质上是对自身技术资产的战略重构。企业打破传统BMS硬件供应商的角色定位,将电池管理核心技术深度融入储能系统全链路,通过算法优化、数据整合与功能集成,实现从单一设备研发向系统级解决方案的跨越。这一转变不仅拓宽了业务边界,更构建起难以复制的技术壁垒。

通过开放系统层解决方案的技术接口,高特电子与电芯厂商、系统集成商等产业链上下游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在技术层面,与设备厂商协同开发适配性更强的产品;在市场层面,帮助集成商快速完成项目交付,大幅缩短从方案设计到落地运营的周期,同时降低设备兼容性风险与技术研发成本,实现双方在产业链中的价值互补与协同增效。

这种“不卖柜子 只供方案”的服务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客户的实际问题,更在行业内树立起专业、可靠的品牌形象。某新能源投资企业负责人表示:“高特电子的系统层解决方案,让我们无需再为不同设备间的兼容性、系统的整体优化等问题操心,同时降低了项目的实施周期与开发成本。”

当下,储能行业正在从“设备竞争”转向“服务竞争”,与此同时也逢我国碳达峰目标收官之际。高特电子多维的战略布局,证明了在终端竞争之外,企业同样可以通过技术整合、客户服务与生态构建,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与行业的共同进步。这一转型模式,或将引发更多企业的思考与借鉴。

( 来源: 北极星储能网 作者: 清稚 )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高特电子查看更多>工商业储能查看更多>储能数据服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