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综合正文

集成电路行业2003年走势预测 [ 国家计委 ]

2003-03-26 00:00关键词:集成电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集成电路行业2002年景气分析及2003年走势预测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中国宏观经济与行业预测课题组

  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产业内部结构渐趋合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投资迅猛增长

  1.近五年来,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年均增长率达到27%

  据统计,1997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16.8亿块,销售金额52.5亿元,2001年,在全世界半导体市场下降32%的情况下,我国集成电路的产量仍达到63.6亿块,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8.2%,与1997年相比增长了2.7倍;2001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额为188.3亿元,与1997年相比增长了2.6倍。另据海关统计,1997年,我国集成电路出口24.8亿块,出口金额9.4亿元,2001年,集成电路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分别为63.4亿块和24.7亿元,与1997年相比均增长了1.6倍。

  2.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内部结构渐趋合理

  目前,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加工和封装测试三业并举;内资、合资、独资企业三足鼎立,竞相发展;市场需求旺盛,消费类电路、通信电路持续增长,IC卡电路和存储器电路已成为新的增长点;技术进步步伐加快,大生产技术已达0.25—0.18微米,与国外技术水平的差距开始缩小。

  3.投资大幅增长

  随着国务院18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和我国加入WTO所提供的历史性机遇,外国企业纷纷来华合资或独资建立集成电路企业,集成电路产业的投资主体也由单一的国有走向国有、外资和民营等多种形式。“九五”期间,集成电路领域共投入140亿元,其中外资近70亿元,特别是在2000年国务院18号文件颁布实施后,在集成电路领域更是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预计“十五” 期间,全国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的投资可达100 亿美元,相当集成电路产业2000年前30年投资总额的三倍,其中,外资将占一半以上的份额。

  4.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在国家86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和企业技术开发经费的支持下,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支由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和企业科技人员组成的上万人的科技攻关队伍,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如提出了半导体功率器件耐压层结构,开发成功了ICCAD设计系统,开发成功了以“方舟”、“龙芯”为代表的一批嵌入式CPU和军用CPU芯片,还开发成功了以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非接触IC卡芯片为代表的各种IC卡芯片,使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加工水平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从2~3微米提高到0.25~0.18微米,上了3~4个技术台阶,缩短了与国外技术的差距。“十五”期间,我国将在SOC、CPU、工艺技术、关键设备、重点材料等方面重点攻关,力争取得一批科研成果。

  (二)2002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2年1-10月,我国集成电路产量和销售量同比增长超过40%,出口更为强劲,达到34.7亿美元,同比增长140%以上。另据信息产业部统计,2002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达到85亿块,技术上已具备0.18微米芯片设计开发、规模生产能力,以方舟、龙芯、星光为代表的高性能核心芯片开发成功,并在许多重点整机产品上得到应用。

  (三)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回升的主要原因分析

  1.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增长,成为拉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主要源泉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7—2001年电子信息产业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的年均增速居各工业部门之首,其年均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GDP的三倍以上,并在1998年首次成为我国的“龙头”支柱产业,机电产品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2002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了销售收入1.4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0%,1997-2002年的五年平均增长率为25.2%,对全国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产业规模是1997年的2.5倍,居各工业部门首位;年生产程控交换机3800万线,彩电5000万台,均居世界第一位。移动通信产品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群体突破,国产移动交换机、基站和手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50%、70%和30%。

  根据国际经验统计,10个单位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约需一个单位的集成电路产业产值来支撑。上述数据表明,1997-2002年期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持续高速增长正是拉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增长的主要源泉。

  2.电子产品门类、功能、速度、性能等方面不断提出新要求,成为集成电路产业持续高速增长的不竭动力

  当今,人类正进入数字化时代,一系列数字化产品正源源不断地进入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之中,使以电脑为代表的数字化产品的应用领域不断延伸。而在我国,由于电脑等产品的应用起步晚、普及率较低,其应用模式、档次、规模等无论在家用还是商用上都无法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芯片的数量、速度、性能上的需求还有相当大的潜力。

  3.集成电路本身的技术进步,创造了多种多样的需要,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英特尔、超微(AMD)等集成电路技术的领跑者不断适时地推出最新、功能更强的芯片,带动整个IT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各个企业共同为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廉物美的产品,引导消费者不断增加需求。最近几年,英特尔公司已经开始把芯片从电脑上移植到更多的电子信息产品中,使芯片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展到包括从个人电脑(PC)、笔记本电脑(NB)、服务器及手机等等各种各样的计算平台上。如果将用于仪器仪表、家电等所有领域的嵌入式芯片计算在内,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些芯片巨头在赚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同时,也为我国在集成电路产业取得社会平均利润创造了条件。

  4.2000年以来,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加入地方丰富多彩的配套政策,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大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环境

  二、我国集成电路产业2003年增长预测及长期展望

  (一)我国2003年集成电路产业与市场预测

  据预测,我国2002年消费性电子产品将需求94亿个IC晶片,到了2003年,需求量上升到115亿个。另据所罗门美邦预测,我国8英寸晶圆厂在2004年第四季前,在全球市场占有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集成电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