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我国集成电路孕育8000亿商机 形成“三大亮点”

2003-06-10 00:00关键词:集成电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已形成三大亮点

  记者龙昊北京报道 适值我国《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出台三周年之际,记者日前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部获悉,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已形成三大亮点。专家预计,到2005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额可达600-800亿元,并带动6000-8000亿元的相关信息产业发展。

  核心技术研发取得新突破。2002年,国内第一款商品化的自主知识产权通用高性能CPU芯片——“龙芯”1号研制成功。今年2月26日,我国首个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0.18微米16位DSP(数字信号微处理器)芯片“汉芯一号”在上海通过技术鉴定。以“方舟”、“龙芯”为代表的一批嵌入式CPU和军用CPU芯片,以及以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非接触IC卡芯片为代表的各种IC卡芯片的开发成功,标志着我国在ICCAD领域已经拥有一批自主的知识产权;我国集成电路加工水平提高到0.25-0.18微米,缩短了与国外技术的差距;熊猫CAD系统的开发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日、欧之后,能够自主开发大型ICCAD软件工具的国家。

  市场需求旺盛,投资持续增加。据信息产业部统计,2002年,我国集成电路市场总销量达到350.4亿块,比1999年增长102%。市场需求带动进口增加,据海关统计,2002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量为342.2亿块,比1999年翻了一番。今年以来,我国集成电路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1-4月,市场总销量达到137.22亿块,比去年同期增长42.1%。消费的带动导致投资迅速增长。从2000年至2002年两年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投资总额约合1013亿元,相当于过去40年的投资总和。今年1-3月份,共有6个大型半导体项目启动或即将启动,计划投资总额约118.7亿元。其中,我国有两家企业进入2003年全球半导体投资前20名。

  产业链日趋完整,配套能力增强。据半导体行业协会的统计,截至2002年6月底,国内IC企业达651家(不含集成电路设备材料企业),从业人员11.5万人,已形成由46家芯片制造骨干企业、108家封装测试企业和367家IC设计公司组成的包括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业配套发展的产业格局。与此同时,我国已经形成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集成电路企业集聚群。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部统计分析中心副主任邵春光认为,按照目前的市场需求和投资进度,到2005年,我国集成电路总产量可望达到200亿块,销售额达到600-800亿元,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30%,同时可带动6000-8000亿元的相关信息产业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集成电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