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财经正文

上市公司国有股何去何从 国资委催生国有股变局

2003-06-16 00:00关键词:国资委上市公司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国有股权协议转让审批程序的简化、市场化,将大大降低上市公司的重组成本,加快以场外协议转让为主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出售转让的进程
  国有股问题作为长期制约证券市场的因素,拖得越久矛盾积聚得就越大,如果监管层能制定一个公平竞争进入的平台,二级市场的走势可能就会发生分化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已经成立,《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也将公布施行,这标志着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开始进入新的阶段。

  信号

  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当前中国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中国有股占到79%,一股独大的现象可见一斑。但是随着中央、省、市三级国资委先后成立,意味着各级国资委对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处置方式将更加灵活:一方面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对象比以前更加明确,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协议转让的审批程序更加简化和趋于市场化,由此将大大降低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成本,加快以场外协议转让为主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出售转让的进程,从而为上市公司展开积极的资产重组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此外,《暂行条例》的通过并实行,使得今后国有资产管理“有法可依”,推动和实现国有资产按“有进有退、能进能退”的原则有序流动,对促进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国资委从财政部手里接下了国有股如何解决的难题,尽管国资管理头绪繁多,但怎么也绕不过国有股这道坎。事实上市场和市场监管人士一直没有停止过解决国有股问题的思考。证监会有关人士一年来不停地征求各方意见,就是想要找到更合理的方案。国资委最近也在各方征求对于国资改革的意见,包括国有股问题。因此有市场人士据此认为,李荣融的讲话,为重新大范围研讨国有股问题打开了大门。

  “减持、流通要找到一个很好的办法。但是我想这样的办法肯定会找到。所以不要着急。”李荣融的讲话,其实颇有意味。我们也许可以这样理解:什么时候管理层认为找到了好办法,国有股减持就可以进行了。

  方案

  在去年10月下旬期间,监管层先后出台了允许向外资战略投资者出让国有股,和通过MBO平台向公司高管层转让国有股的措施,虽然小有试行,但却遭到市场普遍非议,尔后市场中类似现象明显减少或者已经搁浅。

  可是,在国有股占上市公司的股权比重这么大的情况下,它的释放是促进证券市场深化改革、特别是建立发达成熟的公司购并市场的一个必要条件,否则,这么大一块股权不能流通,对整个市场的定价始终是一个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市场没法正确定价。资本市场最主要的功能是价值发现功能,如果市场不能正确定价,也就不可能有价值发现,价格信号一定会出现错误和扭曲,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对推动整个市场基本体制建设和基本机能完善而言,最佳的做法就是向社会公众股股东按净资产转让国有股。国有股向外资转让,即转让给外资战略投资者,当然是一种可以选择的安排。还有一种选择,是向管理层转让。根据目前的政策安排,这两种转让的定价一般都是基于净资产值。相比之下,同样基于净资产值定价,向个人股东转让将是最好的安排,是一种最为公平、最有效率、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股市系统性风险和提高股市长期投资价值的选择。

  通过国有股向个人股东转让,国有资本实现了退出,同时也完善了证券市场,一步实现了全流通,股权分割的问题解决了,二级市场定价和投资所面临的最大系统性不确定因素被消除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功能深化和制度发展就有了一个非常好的运作平台和出发点,股权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将得到显著改善,股权市场的竞争机制和公司控制权市场也将更加完善。

  而转让给外资、民营企业、公司管理层,这部分股权最终还是面临着流通的问题需要等待解决,因此,将会成为新的历史遗留问题。而且会使以后解决这部分问题更为困难,障碍更多,回旋的余地更小。此外,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之类的问题依然存在。公司治理机制仍旧难以完善。

  更有甚者,如果按去年10月中下旬出台的允许向外资战略投资者转让国有股,或通过MBO平台转让给公司高管层,而且是按每股净资产值附近定价进行转让,不但会形成新的社会不公平现象,还会滋生权力经济的腐败温床,不仅不利于社会平衡机制的建立和发展,不利于股权割离并解决股权治理结构不合理问题,反而可能会使矛盾加剧,给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埋下新的隐患。

  事实上,国有股中的权益,相当一部分应属于社会公众股东,他们有权分享这块权益,因此以每股净资产值附近的价格,将国有股低价转让给外资和高管层,是一种侵犯社会公众股东权益的行为。为什么去年10月中下旬两市大盘选择不断地破位下行,尤其是庄股跳水现象更为明显,就是市场投资者纷纷用脚投票,抛丢手中持有的二级市场股票,直到向外资和高管层转让国有股暂缓执行时,市场才得以喘息。

  国有股问题作为长期制约证券市场的因素,拖得越久矛盾积聚得就越大。可以预计,国资委将着手制定解决国有股的一系列问题。如果监管层制定了一个外资、高管层、社会公众股东公平竞争进入的平台,二级市场股票的走势可能就会发生分化,一些成长性稳定的蓝筹股,将受到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追捧。

  国资委已经成立,上市公司国有股何去何从?这里面很可能酝酿着新的动向,因此,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国资委即将要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以便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资委查看更多>上市公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