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2003年中国电力论坛召开 聚焦电力安全

2003-09-09 09:22关键词:电力安全中国电力中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8月中旬以来,陆续发生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停电事故使电力安全问题成为热门话题。

  在9月8日于上海召开的“2003中国电力论坛”上,其“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经济与电力安全”的主题为大家所关注。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赵希正承认,我国目前电力供需总体上的平衡是一种低层次上的、脆弱的平衡;加之区域性、季节性、时段性缺电的现象还在继续蔓延,这种情况不仅难以充分满足社会需求,而且也对系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电监会副主席宋密认为,近几年,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动用电负荷大幅增加,同时经济结构调整引起了用电结构变化,出现了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这对电网的安全供电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电网网架结构还不强,网络结构也相对比较薄弱,特别是长距离输电和负荷中心的电源支撑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电力系统存在许多安全隐患。还有区域市场建设试点刚刚启动,相应的法规不健全,关系未理顺,相关经验不足等因素。

  对此,宋密明确表示:“电力的安全运行将经受新的考验。”

  反思美加大停电,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李彦梦认为,他们的电网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没有形成合理的网架结构,电网建设不足,网络运输能力不足,电网管理体制滞后,难以统一调度,电网的二次系统协调性差,没能阻止事故的继续扩大。因此,中国必须吸取他们的教训,要加快电网发展,坚持统一规划原则,强化电网管理和保障电网安全。

  赵希正认为,高速发展的电力工业也必须把安全放在更加重要和核心的位置。电力市场安全在我国还是一个新问题,要通过市场交易,充分满足用户需求,做到供需基本平衡,不因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引发价格的大幅波动,不因价格波动而影响电力的充足可靠供应。在积极推进改革的同时,如何确保价格的基本稳定和供求的基本平衡,同时在市场模式选择、相关法律规则制定、价格调节机制和配套政策方面,都必须要充分考虑市场安全问题。

  电监会副主席宋密认为,厂网关系的变化为电力安全提出了新课题。她认为,厂网分开后,旧的体制已经被打破,新的体制尚在探索完善中,需要妥善处理和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各个市场主体之间应加强协调,互相配合,确保安全。

  宋密认为,不同市场主体之间在利益上的矛盾会直接影响电力安全。厂网分开后,资产关系的变化使得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分属于不同的利益主体,电网调度机构过去采用的行政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改革后的新形势和利益格局。在垂直一体化的电力管理体制被打破后,市场主体分属于不同的企业集团,一些原来比较容易协调解决的问题,现在通过协调来解决的难度加大;一些原来使用行政手段可以化解消除的内部矛盾,特别是电力系统生产运营环节的和谐配合,在当前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正常的电力生产,进而影响到电力安全。

  宋密也表示,过去调度的行为是以安全法规为准则,强调安全性,目前在保障电网安全的前提下,兼顾调度的经济合理性,平衡各方面的经济利益;过去电网运行的管理主要依靠行政命令,现在依靠法律法规和经济等综合手段,强调合同的履行;过去调度管理体系的建设主要以安全为主,现在要求安全体系与市场体系同步建设,相互协调;过去的调度信息不公开,现在则需要公开、透明。这一切必然要求电力调度必须兼顾安全性、公平性和经济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安全查看更多>中国电力查看更多>中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