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我国核发电量仅占1.5% 发展核电买还是建?

2003-09-15 09:28关键词:发电核电发电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些核工业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是我国核电发展的大好时机。在我国已基本具备自主发展的情况下,发展核电业应该走以我为主的道路。 

       据专家们介绍,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核大国之一。然而,由于在采取“引进为主”还是“以我为主”的技术路线方面举棋不定,严重制约了核电产业的发展。2002年我国核发电量仅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5%,远低于16%的世界平均水平。 

       著名核能专家、原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钱积惠说,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国内业界关于我国核电发展战略问题曾有过多次热烈的讨论。但这些讨论大多停留在对国外几家核电供应商产品的比较和评定上,变成了评标选标的订货预备会。这从总体上已偏离了党中央确定的“以我为主、中外合作”的发展核电的总方针。核电界的争论,表面上看是技术路线和方案之争,实质是自主设计还是单纯引进之争。在这场争论中,很少听到对中国已具备的核电设计和开发的基础和能力以及已取得成绩的客观评价,更多的是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否定。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程平东说,我国核电的起步成就卓著,有目共睹。但是以后的发展过进程受到制约。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没有明确的核电发展思路和政策。突出的表现是:战略管理争论不休,组织机制屡理难顺,优化组合壁垒重重,项目管理五花八门,机组堆型各自为政,工程造价居高不下。现在,包括秦山二期、岭澳、田湾在内的6台压水堆机组和秦山三期2台重水堆机组,除了秦山二期2号机组和田湾项目在建外,其余都已建成投产。下一步如何规划,下一代大型核电机组的建设如何坚持自主化、国产化,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如何定位,管理体制和技术路线如何调整、如何实施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正在等待主管部门的决策。我国核电发展已经到了十字路口。 

       接受采访的专家们普遍认为,买电站不如自己建电站。首先,核电业是战略性产业,核心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郑明光说,而如果一味引进技术,将严重抑制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不断引进,一味引进使自己的科技投入没有回报,开发没有市场,科研人员没有成果,最后将瓦解国家的科研开发体系,只能跟在别人后面,受制于人。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汪兆富说,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自主设计和建造首座核电站技术的国家。我们设计的核岛控制系统的有关参数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自我设计的控制棒驱动机构达到了850万步(250万步即达到要求)。我国在引进必要的设计软件的前提下,组织国内设计院、科研院所和设备制造厂进行一些关键项目的攻关,完全有能力按照"以我为主、中外合作"的模式,设计建造百万千瓦级的国产化核电站。 

       其次,核电国产化更具有经济优势。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有关部门专家介绍,秦山二期核电站1号机组的比投资为1330美元/千瓦,远低于同期引进的核电项目。从近期来看,国产化核电站的上网电价虽然比火电、水电略高,但这是核电国产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建设规模达到一定批量后,核电成本可以逐步降低。专家们预测,如果中国的国产化核电站的数量达到世界的平均水平,电价完全可以和常规能源竞争。并且,随着国家对常规电厂"三废"排放的严格控制,核电更具竞争优势。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院长孙汉虹建议,国家应尽快研究制定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保护中国核电产业,防止人才、技术的断档和流失。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