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 2021—2025年月度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
图2 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月度走势
从分省数据来看,5月份,位列前五的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原煤产量均保持正增长,特别是新疆和贵州,月度同比增长分别达18.8%、9.9%。1—5月上述五大煤炭主产区合计生产原煤16.7898亿吨,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84.57%,煤炭产能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今年以来,山西省马力全开,5月完成原煤生产1.1亿吨,1—5月累计完成5.4亿吨,同比增长达13.5%,超过内蒙古1000万吨,成为全国第一。而黑龙江单月增速稳居全国第一,增速保持在20%以上;1—5月,原煤产量2521万吨,同比增长36.2%,保持全国最快增长劲头,煤炭产能全面恢复。
另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统计,1—5月排名前10家企业原煤产量合计为9.8亿吨,同比增加4961万吨,占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的49.2%。除国家能源集团及华能集团同比下降外,其他8家企业原煤产量均保持正增长。具体情况为:国家能源集团25427万吨,同比下降1.4%;晋能控股集团16848万吨,同比增长17.5%;山东能源集团11552万吨,同比增长5.2%;中国中煤11307万吨,同比增长3.0%;陕煤集团10739万吨,同比增长2.1%;山西焦煤集团7767万吨,同比增长20.6%;华能集团4285万吨,同比下降8.4%;潞安化工集团4138万吨,同比增长14.3%;河南能源集团3128万吨,同比增长7.0%;淮河能源集团3026万吨,同比增长1.8%。
6月正值一年一度的安全生产月。今年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而近期煤矿事故频发,略有反弹之势。据煤炭行业统计,近期多个主产地的煤矿事故已造成17人遇难。其中山西490万吨产能的紧急停产,直接冲击全国煤炭供应链。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西局要求,督促辖区煤矿做好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重大灾害治理,持续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规范采掘秩序,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系统稳定可靠,牢牢守住不发生颠覆性事故的底线。而各煤炭主产省份也将进一步加强安全检查力度,确保不再发生安全事故,最大可能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在此背景下,预计6月煤炭产量或有所缩减。
◆ 5月煤炭进口量同环比双降,后续或将继续缩减
受性价比不足和国内需求疲弱影响,5月份进口煤继续实现环比、同比双降。5月份全国进口煤炭3604万吨,较去年同期的4381.6万吨减少777.6万吨,同比下降17.7%。5月份进口量较4月份的3782.5万吨减少178.5万吨,环比下降4.7%。5月份煤炭进口金额为258980万美元,同比下降38.7%,环比下降7.1%。据此推算进口均价为71.9美元/吨,同比下跌24.5美元/吨,环比下跌1.8美元/吨。1—5月份,全国共进口煤炭18867.1万吨,同比下降7.9%;累计进口金额1468260万美元,同比下降29.5%。其中,5月份,我国进口动力煤(非炼焦煤)2865.3万吨,同比下降16.06%,环比下降0.96%;1—5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动力煤14500.2万吨,同比下降7.9%。
图3 2021—2025年煤炭月度进口量
进口来源方面,5月进口印尼煤炭1247.73万吨,占比34.6%,环比减少180.85万吨;进口澳大利亚煤炭746.32万吨,占比20.7%,环比增加49.37万吨;进口俄罗斯煤炭824.75万吨,占比22.9%,环比增加85.01万吨;进口蒙古煤炭618.80万吨,占比17.2%,环比减少82.58万吨;进口加拿大煤炭62.96万吨,占比1.7%,环比减少18.74万吨;进口菲律宾煤炭65.40万吨,占比1.8%,环比减少24.58万吨;进口哥伦比亚煤炭16.06万吨,占比0.4%,环比减少0.38万吨。
自3月以来,随着国内煤炭价格持续回落,进口煤价格倒挂致电厂采购进口煤的积极性不断下降,我国煤炭进口量持续下滑。特别是印尼煤进口量大幅下滑,2025年1—5月,我国从印尼进口的煤炭7934.81万吨,较去年同期9109.47万吨同比减少1174.66万吨,大幅下降了13%。同时,我国自非主流煤炭出口国(除印尼、澳大利亚、俄罗斯、蒙古国以外的煤炭出口国)的煤炭进口量被挤出。价格博弈中,煤炭进口市场供应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国产煤也迎来了新机遇。
不过随着北半球夏季来临,国际动力煤市场扰动因素也在增多,市场走势出现分化。印尼雨季结束后产量稳定增加,但中国进口市场维持刚需采购,内贸煤价企稳抑制进口煤反弹,在需求依旧疲弱之下低卡煤价持续下跌。6月20日,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进口指数)7000大卡到岸价报收于728元/吨,已连续7周累计下跌121元/吨。6月27日,该指数结束了此轮下跌,报收于750元/吨,环比上涨22元/吨。
图4 2024年至2025年CECI进口煤(规格品:7000大卡)采购价格指数
6月下旬以来,内贸煤价持续小幅上涨,低卡进口煤价格优势明显,印尼市场外盘价格呈现企稳趋势。当前印尼矿方挺价情绪渐起,3800大卡大船FOB主流报价围绕42美元/吨窄幅震荡,下游询货给价40.5~41美元/吨,但国内沿海电厂采购节奏有所放缓,对价格接受度未有明显提升,一定程度上压制外盘上涨空间。俄澳高卡煤因成本支撑及性价比不及中低卡煤种,买家接受度较低,市场实际成交活跃度尚未出现明显改善。
前5个月我国煤炭进口煤量大幅下行,年化量相较于去年减少1亿吨以上。而随着夏季高温来临,我国步入电力需求紧张时期,空调使用激增可能推动火力发电需求反弹,给动力煤进口市场带来一定变数,但在国内供应充足和进口价格优势不再的背景下,煤炭进口量大幅回升可能性较小。后续进口煤价格优势若不能有效恢复,进口量或仍将继续缩减。
煤炭消费:迎峰度夏临近,火电发电量增速由降转增
◆ 光伏发电装机快速增长,火电装机占比降至约40%。
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0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增速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第二产业用电量54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第三产业用电量15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0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6%。1—5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96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37266亿千瓦时。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5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6%;第二产业用电量259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第三产业用电量74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58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
图5 2025年5月全社会用电量及构成
在关税阴霾笼罩和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背景下,5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依然强势增长,虽然一二产业用电量增速回落,但第三产业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保持了较高的增速,特别是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势头强劲,预示着我国经济结构进一步向服务业转型的趋势。根据中电联发布的全国电力消费系列指数(CNECI),2025年5月,全国全行业用电指数为137.5,全行业用电量比2020年基期(以2020年基期为100)增长了37.5%,年均增长6.6%,同比增长3.7%。与前一月相比,交通运输、信息软件、住宿餐饮、充换电等服务业用电指数均有所增长。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经济的韧性和潜力正在持续显现。
图6 月度全国电力消费系列指数(CNEC)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电力生产平稳增长。5月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73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增速比4月份放缓0.4个百分点;日均发电238.0亿千瓦时。分品种看,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火电由降转增,水电降幅扩大,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增速放缓。其中,因5月来水较去年偏弱,水电同比下滑,给火电提供了一些空间。规模以上工业火电结束了连续6个月的同比下降,首次由降转增,同比增速转正至1.2%,4月份为下降2.3%;规模以上工业水电下降14.3%,降幅比4月份扩大7.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核电增长6.7%,增速比4月份放缓5.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风电增长11.0%,增速比4月份放缓1.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太阳能发电增长7.3%,增速比4月份放缓9.4个百分点。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372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水力累计发电量同比下降2.5%,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累计值)的10.74%,比重较2024年同期下降0.44个百分点,较2024年底下降2.7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火力累计发电量同比下降3.1%,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累计值)的65.6%,比重较2024年同期大幅下降3.23个百分点,较2024年底下降1.7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核能累计发电量同比增长11.5%,占全国规上工业发电量(累计值)的5.28%,比重较2024年同期提升0.46个百分点,较2024年底提升0.5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风力累计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11.1%,占全国规上工业发电量(累计值)的12.72%,比重较2024年同期再次提升1.65个百分点,较2024年底大幅提升2.7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太阳能(光伏)累计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18.3%,占全国规上工业发电量(累计值)的5.65%,比重较2024年同期再次提升1.56个百分点,较2024年底提升1.2个百分点。
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截至5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1亿千瓦,同比增长18.8%。其中,光伏发电装机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实现历史性突破。1—5月,累计新增并网规模近2亿千瓦,同比增长57%,推动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达10.8亿千瓦。这相当于约48个三峡电站的总装机,占我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30%,占全球光伏装机总规模的近一半。同时,火电装机占比进一步下降。截至5月底,火电累计装机约14.6亿千瓦,占我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降至约40%。
◆ 贸易摩擦不确定性仍存,非电行业煤炭需求增长动力不足
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49.5%,比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4%,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总体产出保持扩张。随着中美经贸高层会谈重要共识的达成、双方互降关税举措的落地,5月份,我国制造业出口下行态势放缓,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5%,较上月上升2.8个百分点。叠加国内需求稳定释放,市场需求整体趋稳运行,新订单指数为49.8%,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市场需求的趋稳带动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止降回升。5月份,制造业生产指数为50.7%,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在短暂降至50%以下后重回扩张区间。原材料采购活动相应有所回稳,采购量指数为47.6%,较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
图7 中国制造业PMI
5月关税冲击显现,我国经济顶住压力,多数指标实现超预期增长。5月“两重”“两新”政策效能持续释放,产业转型升级提速支撑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另一方面,中美关税摩擦对部分中下游企业生产造成扰动,拖累工业生产增速放缓。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增速较4月小幅放缓0.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小幅放缓;但下游劳动密集型产品制造业受关税冲击影响较大,相关行业如纺织服装生产由增转降,家具制造降幅走阔。未来,中美贸易摩擦不确定性仍较大,且美国对华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仍处高位,后续“抢出口”效应衰减,部分中下游行业生产增长压力或加剧。国内稳生产、扩内需政策或加码扩围,在政策托举以及高端智能产业带动下,工业和服务业生产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增速或边际放缓。
受基建投资增速边际下行、财政收入增长承压、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偏慢、项目资本金不足等因素制约,5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3.7%,较前值下降0.3个百分点。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下降3.3%和6%,增速较4月分别下行1.2个百分点和上行0.7个百分点。房地产销售端持续转冷,房企资金仍承压,投资收缩加剧。投资结构上,增量存量均处低位。新开工、竣工面积降幅小幅收窄。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亟待巩固。
5月份钢铁行业PMI为46.4%,环比下降4.2个百分点,结束连续3个月环比上升态势,再度回落至收缩区间,显示钢铁行业运行压力再度增大。分项指数变化显示,钢铁市场需求下滑,钢厂生产有所回落,库存去化有所放缓,原料价格低位运行,钢材价格震荡走弱。中美经贸关系不确定性抑制钢材出口潜力,并加剧了钢厂内销压力;国内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态势未改,房企资金链紧张及新开工面积降幅仍然偏大,持续压制建筑钢材需求,地方化债进程缓慢同样制约基建项目用钢放量强度。尽管货币政策维持宽松提供流动性支撑,但资金拨付速度较慢,对大宗商品市场支撑有所不足,同时南方雨季持续,极端天气影响施工强度。在多个因素的影响下,6月份钢铁需求将延续弱势格局,供给端也继续下降,原材料和钢材价格保持低位震荡。
受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下滑及基建资金到位延迟影响,需求端持续低迷,叠加南方雨季提前导致施工进度受阻,5月水泥市场延续供需双弱格局,价格持续探底。5月全国水泥产量1.98亿吨,同比下降0.8%,全国水泥库容比攀升至78%,创近5年新高。价格方面,P.O 42.5散装水泥均价环比下跌4.3%至320元/吨,部分区域价格跌破成本线,企业亏损面扩大至70%。错峰生产覆盖率提升至85%,但库存消化缓慢,行业盈利压力加剧。6月份建筑材料工业景气指数为100.6点,高于临界点,处于景气区间,环比5月份回落2.3点,比上年同月低1.4点,建材行业运行稳中趋缓。
5月化工下游需求偏弱,价格整体跌多涨少,综合测算,化工行业综合景气指数初值为101.2点,较4月份下降0.2点。受国际环境缓解及原油大跌影响,甲醇期货盘面随之大幅下挫,拖累现货市场情绪走低,市场交投偏淡。虽然当前企业库存压力可控,且部分装置存检修预期,但在外围环境转空及终端需求仍偏弱影响下,市场看跌预期有所增强。近期国内尿素行情大稳小动,情绪暂时向好,提振现货市场氛围,行情止跌企稳。根据市场信息,截至6月20日,甲醇、尿素开工率为88.65%、88.3%,区域内装置保持正常生产,市场整体供应维持稳定。
6月中下旬随着气温升高,居民制冷用电负荷需求明显提升,电厂日耗逐步增加。非电行业用煤方面,虽然化工行业新项目投产带动煤炭需求稳定增长;但钢铁行业、建材行业煤炭需求均有所下降。整体非电行业煤炭需求增长动力不足,对市场拉动作用有限。
煤炭市场价格:迎峰度夏高温救主,煤炭价格企稳探涨
自5月下旬以来,北方港煤炭库存持续去化。截至6月27日,北方港库存2818万吨,较5月11日3316万吨的历史高位减少了498吨。随着气温升高沿海六大电厂日耗缓慢增加,对煤炭的需求有所提升,促使电厂增加煤炭采购,进而导致北方港口煤炭库存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港口煤炭库存的下降,并不完全是市场需求拉动使然,而更多的是市场之外的其他因素。首先政策要求“6月底前实现华北、华东重点电厂库存满仓运行,确保极端天气下的能源安全”,叠加气温升高下日耗的增加,促使近期电厂长协兑现有所提升,进而影响港口调出增加。其次,高库存压力下,北方港各港区严控菜单,提升仓储费用,引导原有货物尽快出清,致使货源进入港口的难度大幅提升,进少出多,港口库存持续下降。与此同时,主产地安全检查、环保检查加强,煤炭供应有所缩减,且产地发运倒挂,煤矿和贸易商发运积极性偏低,铁路运量较长时间内处于低位,北方港煤炭调入有所减少。5月,大秦铁路完成货物运输量3296万吨,同比减少1.85%。1—5月,大秦铁路累计完成货物运输量15631万吨,同比减少3.59%。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北方港煤炭库存持续下降,但动力煤整体社会库存依旧偏高。
图8 2021—2025年北方九港合计库存
5月煤炭市场价格整体以持续下跌为主,至月底附近伴随供应收紧,个别刚需用户采购节奏有所改善,市场整体止跌,局部略有探涨。6月,需求向传统旺季过渡,动力煤市场供需关系改善,且随着北方港口库存持续下降,锚地船舶数量高位徘徊,港口煤炭市场价格企稳,但向上波动仍有限。6月28日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曹妃甸指数)5500大卡报收于617元/吨,月环比持平,5000大卡、4500大卡分别报收于547元/吨、483元/吨,月环比分别上涨12元/吨、15元/吨。
图9 2024年至2025年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曹妃甸指数)
根据中国气象局信息,今年6月我国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降水“东多西少”差距拉大;有两轮高温过程影响华北、西南地区;台风显著生成偏晚,登陆较早。虽说炎热的天气利好煤炭的民用需求,但清洁能源高发挤占火力发电量。气象预测显示长江中下游梅雨将持续至7月上旬,强降雨带北抬至江淮地区,水电出力维持高位。三峡出库流量7900立方米/秒,虽低于去年同期,但仍可满足满发需求。火电出力不足,煤炭需求亦随之下滑,并未随气温上升而大量释放。中电联电力行业燃料统计数据显示,6月13日至6月19日当周,纳入其统计的燃煤发电企业日均发电量周环比减少0.9%,同比减少6.0%;日均耗煤量438万吨,环比减少0.5%,同比减少8.8%。发电企业入厂煤量远高于耗煤量,煤炭库存11991万吨,较6月12日增长248万吨。
6月下旬,我国华北等地高温天气频发,局部地区气温超过40摄氏度。国家气象局亦预测7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国家发展改革委6月份新闻发布会提出,一般来讲,夏季是全年用电负荷高峰,能源保供关键在“电”,初步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同比增加约1亿千瓦。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会同有关方面,聚焦提升电力保供能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前布局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发电能力。燃料供应方面,要加强煤炭稳产稳供和产运需衔接配合,保障发电用煤需求,目前全国统调电厂存煤充足。用电负荷的增长,除了被新能源发电消化外,特高压输电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加强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和省际间互济工程建设,今年甘肃送山东、新疆送重庆等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建成投运,来自西北的电力通过这些能源“动脉”可以支持人口密集区、工业区的用电需求。
中国气象局预计6月30日至7月5日,江南中东部、华南中东部、江淮、江汉东部、黄淮东部和南部等地有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35至39摄氏度,局地达40摄氏度以上。江浙沪乃至整个长江中下游有可能一举出梅,最高气温迅速攀升到37摄氏度左右,最低气温也将维持在28摄氏度的高温水平。高温酷暑天气必将带动居民生活用电量的大幅攀涨。同时据预测,2025年主汛期(6—8月)长江中下游降水预计偏少20%,三峡水库前期蓄能释放后,若来水不足可能限制发电量。多因素叠加下,为国内电煤消费带来一波“大行情”,这将有力支撑国内电煤价格。
煤炭供应方面,6月受环保检查与煤矿事故影响,主产区产能受限,港口中低卡煤种出现结构性短缺。但随着安全生产月结束和环保督察收尾,叠加迎峰度夏能源保供,7月主产区煤矿开工率有望回升,供应或将恢复至正常水平。
当前,市场整体表现稳中偏强。6月26日大型煤炭企业新一期站台外购价格小幅上调,加之进入港口报价继续小涨,产区市场情绪依然尚可,不过在此前连续涨价后,下游观望情绪也逐渐提升。而由于下游需求释放量有限,北方港口煤价在经过小幅上涨后,下游对于高价煤接受意愿较差,观望情绪渐起,成交寥寥。7月煤炭市场或呈现供需双增格局。虽然随着高温天气范围扩大,电厂日耗仍会有较大提升,后续需求或出现阶段性好转;但受库存高位影响,短期内电厂库存或难以快速去化,终端采购迫切度有限,且在长协煤供应充足的背景下,市场煤炭需求尚未大幅且集中释放。因此煤炭价格虽有上涨的预期,但上行幅度或有限,维持震荡格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务院国资委在2024年12月23日至24日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强调,扎实做好2025年发展改革工作,加大力度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2025年上半年,各大电力上市公司加快资产重组步伐,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整合资源,聚焦主营业务,进一步增强上市公司的实力。六大电力上市公司重组预案及最新进展整理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
当前,氢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能源转型、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的能源属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氢能纳入前沿新兴产业,《能源法》赋予氢能法定能源地位,国家设立万亿级创业投资引导基
6月27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提出,打造绿色低碳港口。加快港口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推动港作机械和港内运输装备使用绿电、氢、LNG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内河近零碳码头。
安全月已过,进入七月份,前期停产的部分煤矿恢复生产,产能供应和产量释放增加,叠加安全监察、环保检查趋向宽松,铁路调入量将出现恢复性增加。需求端,正值“迎峰度夏”前半程,受华东地区提前出梅影响,我国江浙沪闽等地气温急剧攀高至26-35摄氏度,带动民用电负荷拉起,电厂日耗增加,刚需拉运增
全球能源价格走势分析报告(2025年6月)赵君陶(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核心提示国际原油市场:6月,俄乌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美伊核谈判陷入僵局,以色列与伊朗互相发动空袭,紧张的地缘政治氛围主导全球原油市场,叠加沙特希望“欧佩克+”进一步大幅增产、加拿大野火减少本国原油生产、中美经
近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云南局发布3则公告。其中1座煤矿停止建设,2座煤矿停产整顿。详情如下: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云南局关于责令云南鑫衢矿业有限公司富源县鑫衢煤矿改建项目停止建设的公告2025年6月14日至15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云南局对云南鑫衢矿业有限公司富源县鑫衢煤矿进行监察执法时,发现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公司认真落实陕煤集团“保碳、去碳、减碳、固碳、易碳”的“五碳”发展战略规划,将新发展理念融入推动高质量发展之中,积极布局“双碳”新赛道,竭力跳出“唯煤”舒适圈,勾勒出了一幅“立足煤、延伸
上周的煤炭市场呈现稳中趋涨态势,产地与港口价格双双上扬,市场供需关系持续得到改善。随着“迎峰度夏”高峰期的临近,民用电负荷拉高,电厂日耗明显增加,可用天数下降,促使下游需求保持一定水平。而供应端也毫不示弱,安全月过后,主产区各大煤矿将加快生产和外运,站台大量堆存的煤炭等待外运。七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编制办公室发布的《CECI指数分析周报》(2025年第23期)显示,CECI沿海指数中高热值煤种现货成交价格小幅上涨。曹妃甸指数中低热值煤种涨幅近10元/吨,高热值煤种价格相对稳定。进口指数现货成交价除到华南5500千卡/千克环比上涨5元/吨,其它煤种持续下降,降幅继续收窄。
安全月已过,进入七月份,前期停产的部分煤矿恢复生产,产能供应和产量释放增加,叠加安全监察、环保检查趋向宽松,铁路调入量将出现恢复性增加。需求端,正值“迎峰度夏”前半程,受华东地区提前出梅影响,我国江浙沪闽等地气温急剧攀高至26-35摄氏度,带动民用电负荷拉起,电厂日耗增加,刚需拉运增
全球能源价格走势分析报告(2025年6月)赵君陶(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核心提示国际原油市场:6月,俄乌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美伊核谈判陷入僵局,以色列与伊朗互相发动空袭,紧张的地缘政治氛围主导全球原油市场,叠加沙特希望“欧佩克+”进一步大幅增产、加拿大野火减少本国原油生产、中美经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6月中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5年6月中旬与6月上旬相比,27种产品价格上涨,17种下降,6种持平。煤炭方面:无烟煤(洗中块)863.7元/吨,与上期相比下降5.6%;普通混煤(4500大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6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5年6月上旬与5月下旬相比,11种产品价格上涨,35种下降,4种持平。煤炭方面:无烟煤(洗中块)914.8元/吨,与上期相比下降3.6%;普通混煤(4500大
第二章煤炭行业发展本章作者韩继园(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PART.01煤炭供需01全国原煤产量47.8亿吨,再创历史新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原煤产量47.8亿吨,同比增长1.2%,能源供应保障有力。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过去4年,全国累计生产煤炭181.8亿吨,约占全国一次能源生产
2025年,江苏、广东、山东、蒙西等电力市场化进程较快的地区,电价跌破预期,触底态势明显。由于煤价回落,火电成本降低,企业为保份额竞相压价;新能源大量涌入,凭借低成本与政策优势冲击市场;更多省份进入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长周期结算运行),用户侧现货低价时段购电等多因素共同推动电价持续
编者按绿氢之新,新在定位。绿氢之难,难在创业。在全球加速奔向碳中和的时代洪流中,绿氢正从实验室和示范项目快步驶入产业化赛道,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备受关注的前沿阵地。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氢能生产消费
本周,动力煤市场延续偏弱走势。阶段性高温天气驱动下,部分地区电厂日耗煤量有小幅提升,但电厂大多以消耗现有库存为主,采购需求释放不明显,刚需补库用户仍存一定压价情绪。建材、化工等非电行业开工率变化不大,原燃料市场下行的大趋势下,用户心态谨慎,普遍按需拉运节奏。(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5月下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5年5月下旬与5月中旬相比,11种产品价格上涨,38种下降,1种持平。煤炭方面:无烟煤(洗中块)948.5元/吨,与上期相比下降1.2%;普通混煤(4500大
全球能源价格走势分析报告(2025年5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赵君陶(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核心提示国际原油市场:5月,“欧佩克+”决定加速增产引发市场供应过剩担忧,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下跌。但中美经贸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美英达成有限贸易协议、美伊局势和俄乌局势的不确定性对油
安全月已过,进入七月份,前期停产的部分煤矿恢复生产,产能供应和产量释放增加,叠加安全监察、环保检查趋向宽松,铁路调入量将出现恢复性增加。需求端,正值“迎峰度夏”前半程,受华东地区提前出梅影响,我国江浙沪闽等地气温急剧攀高至26-35摄氏度,带动民用电负荷拉起,电厂日耗增加,刚需拉运增
全球能源价格走势分析报告(2025年6月)赵君陶(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核心提示国际原油市场:6月,俄乌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美伊核谈判陷入僵局,以色列与伊朗互相发动空袭,紧张的地缘政治氛围主导全球原油市场,叠加沙特希望“欧佩克+”进一步大幅增产、加拿大野火减少本国原油生产、中美经
上周的煤炭市场呈现稳中趋涨态势,产地与港口价格双双上扬,市场供需关系持续得到改善。随着“迎峰度夏”高峰期的临近,民用电负荷拉高,电厂日耗明显增加,可用天数下降,促使下游需求保持一定水平。而供应端也毫不示弱,安全月过后,主产区各大煤矿将加快生产和外运,站台大量堆存的煤炭等待外运。七
电厂负荷缓慢爬升,电煤进入缓慢去库模式。由于当前市场煤相较于长协煤有性价比优势,部分电厂基于成本考量,有采购市场煤的计划,并且已经着手招标采购。对于后市预期,受南方部分地区高温影响,用电负荷出现回升,电煤需求增加;但大部分电厂库存依然在高位,没有大量补库的积极性。下周,诸多利好和
贸易商报价以稳为主,部分低硫中低卡煤报价上涨;个别电厂刚需及少量投机性需求释放,且对价格接受度小幅提升。本周,买卖双方博弈,成交价重心小幅上移,部分用户拉不到货,促使贸易商继续挺价,尤其优质低硫煤成交价继续探涨。环渤海港口动力煤市场呈现差异化走势,中低卡低硫煤种更受用户青睐,煤市
受安监及环保检查趋严影响,叠加整体供应有所收紧,主产区煤矿挺价意愿较浓。环渤海港口方面,上游产量收紧,及发运成本高企,致使港口部分中低卡市场货源紧缺。近期,局部地区高温,空单提前补货,促使市场交易活跃,中低卡优质煤种成交价率先上调。(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作者:董盈)目前,正值“迎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能源转型已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重要挑战与机遇。由世界经济论坛(WorldEconomicForum,WEF)发布的《2025年促进有效能源转型》报告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这一复杂议题的机会。该报告分析了118个国家的能源转型指数(EnergyTransitionIndex,ETI),还探讨了各地区在推进能
本周,坑口货源供应阶段性收紧,矿方稳价意愿增强。正值安全生产月期间,安监升级及环保形势趋严情况下,主产区煤矿生产心态较为谨慎,货源供应有阶段性收紧趋势,化工等终端保持常态化刚需拉运,市场供需基本面逐渐趋紧。(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作者:宫海玲)华东、华南地区高温接踵而至,正式进入“
产地煤价稳中震荡,少数煤矿价格小幅涨跌调整。产地安全环保检查严格,部分煤矿检修停产,供应小幅收紧,下游化工、焦化等客户刚需稳定,部分用户对低卡煤询货采购好转,个别低卡煤价格探涨。受大秦线常规检修以及装船量提升影响,环渤海八港再次进入去库模式,单周去库28万吨,秦港、曹妃甸港成为主要
主产区煤价稳中小幅探涨,化工终端采购需求尚可,站台大户按需采购。受港口上涨情绪带动,部分站台贸易商拉运积极性有所好转,少数煤矿库存低,市场煤交易量不大,价格小幅探涨。(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作者:吴文静)产地到港价格持续倒挂,中低卡市场煤报价小幅上扬;但沿海电厂库存充足,除政策性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