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2004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监测情况

2004-06-04 00:00关键词:电力一季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总体情况  

    2004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形势继续向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拉动全社会电力需求持续旺盛。由于用电需求持续大幅度的增长,而水电发电量增长不大,致使电煤用量激增,煤炭的产能、运能已出现难以满足增长需要的状况。此外煤炭市场价格涨幅较高,也加大了电煤市场采购的难度,造成部分电厂供煤不正常,导致电煤库存下降甚至被迫停机。华北、华东、华中地区电厂存煤总量只有合理水平的40%—60%,大部分电厂库存接近警戒线,一季度全国缺煤停机累计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从水电来看,去年全国大部分水库水位偏低,各水电站水量减少对今年一季度水电发电仍造成不利的影响。不过一季度末长江以南一些地区河流来水情况略所好转,部分地区用电紧张形势有所缓和。此外,因供电紧张,电厂、电网设备处于满负荷运行,造成机组非计划停运情况有所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力供应。  

    2004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继续延续了2003年以来的紧张局面,除吉林、辽宁、黑龙江、新疆、海南、西藏电网外,其他省级电网一律出现拉闸限电现象,全国拉限电地区由上一年的22个进一步扩大到24个省级电网,京津唐电网、山东和陕西也加入到拉限电行列,拉限电范围进一步扩大,供电形势比去年更加严峻。截止到3月20日,国网公司系统各电网最大电力缺口达到1700万千瓦,拉限电损失电量共计53亿千瓦时;一季度南方电网拉电和错峰累计6.8万条次,最大错峰和限电负荷达到500万千瓦,累计拉限电损失电量14.7亿千瓦时。  

    拉限电地区中,山东、江西、河南、陕西、甘肃、上海、安徽等7个省拉限电持续时间和范围较小,而山西、浙江、江苏、福建、湖南、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十几个区域电网拉闸限电现象较为严重。  

    二、需求方面  

    一季度,全国电力需求继续保持上升态势,全社会用电量48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7%。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13亿千瓦时,同比减少0.19%;第二产业用电量35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58%;第三产业用电量5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95%;居民生活用电5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6%。第二产业用电是用电增长最快的产业,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也进一步提高到82%以上,比去年同期猛增6.79个百分点,增长势头十分强劲;而其他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增幅和贡献率均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2004年一季度,我国电力需求呈现以下特点:  

    1、行业用电增长差异较大,工业用电增长最快一季度工业用电同比增长17.61%,高居各行业用电增长首位;交通运输、商业、建筑业和其他事业用电增长分别为15.88%、14.22%、15.64%和12.04%,地质普查业和农林牧渔业用电增长较慢,分别为7.89%和1.29%。  

    2、工业用电增长势头强劲,对行业用电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  

    1—3月,工业用电增长对全行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为88.38%,较去年同期提高了4.9个百分点,是行业用电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与去年同期相比,除工业用电增速与去年基本持平外,其他各行业用电增长速度和对全行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均有所下降,其中地质普查勘探业、商业和其他事业等行业用电增速下降较为明显。  

    3、重工业用电增长继续快于轻工业,对工业用电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  

    一季度,我国轻、重工业用电增长分别为13.93%和18.63%。由于一季度重工业增加值增长明显高于轻工业,重工业用电增长继续高于轻工业的用电增长格局得以延续,重工业用电占工业用电的比重上升到78.93%,对工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2.78%,比去年同期均有较大的提高。  

    4、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长加速,黑色、有色、建材业用电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长  

    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一季度用电同比增长高达29.1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8.65个百分点,是制造业各行业中用电增长最快的行业;建材和有色用电增长分别为20.7%和21.87%,这些高耗电行业的快速增长成为拉动工业用电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耗增大的趋势继续保持。此外,交通运输业用电增长也超过了20%。  

    5、居民生活用电增长减缓,乡村居民生活用电增长明显快于城市居民  

    1—3月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比增长10.56%,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8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居民用电增长9.85%,较去年同期下降了9.1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2003年冬季是一个暖冬,居民采暖负荷增长不大;乡村居民生活用电同比增长11.68%,同比提高了1.7个百分点。  

    三、供应方面  

    1—3月份,全国发电量4793.62亿千瓦时(由于月度全国发电量采用国家统计局数据,发电和用电统计口径不一致,存在统计误差),比去年同期增长15.7%。其中,火电4198.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3%;水电455.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核电112.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4%。  

    全国各省份发电量快速增长,发电量同比增长较快的省份依次是:湖北(59.7%)、青海(52.5%)、内蒙古(31.3%)、宁夏(25.8%)、广东(25.5%)和山东(21.6%)。其中湖北发电量的高速增长主要是受三峡机组陆续投产所拉动。广西和云南发电量同比出现了负增长,主要是受水电大幅减少的影响。  

    由于去年夏秋季枯水,今年一季度各水电站水量减少造成开机不足,在三峡机组增发65.3亿千瓦时的背景下,全国水电发电量比去年同期仅增加10亿千瓦时。其中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和贵州等水电发电量同比大幅度下降,福建、湖南、广西、贵州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幅度超过了30%,对当地的供需矛盾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而黄河上游来水量好于往年,西北地区水电同比增长较快,其中青海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高达115.5%。东北电网、四川电网的水电厂来水情况也好于去年同期,一季度,四川水电同比增长达到31.8%。从三月下旬开始,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降雨开始增多,各地区水电发电量普遍增加,全国水电发电量也从1—2月份同比减少3.5%转变为同比增加2.2%。  

    由于发电装机容量增长持续低于发电量增长,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进一步提高。1-3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1313小时,同比增加79小时。其中火电1512小时,同比增加113小时。河北、山西、内蒙、上海、江苏、重庆和宁夏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超过了1500小时,广西、甘肃、青海和宁夏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超过了1800小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内蒙、湖北、广东和青海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增加了200小时以上,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和广西火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增长均超过了300小时。而云南、贵州由于电煤供应紧张,火电厂开工不足,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同比都减少200小时以上。  

    四、网间电力电量交换情况  

    一季度,跨区跨省电力电量交换非常活跃,资源优化配置作用进一步体现,比较有效地缓解了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1—3月份,全国区域间净送电量累计84.78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加49.19亿千瓦时,交换电量几近去年同期的两倍半。其中东北净送华北电量13.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16亿千瓦时;华北(阳城)送华东27.9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97亿千瓦时;华中净送华东电量31.67亿千瓦时,受三峡送电华东的影响,由去年一季度的净受电3.2亿千瓦时,转变为向华东输出电量。由于去年下半年三峡机组和鲤鱼江电厂相继投产,与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增加了华中向南方电网送电,一季度华中净送南方电量11.59亿千瓦时,其中三峡送出电量3.46亿千瓦时。  

    南方电网西电送广东13.16亿千瓦时,送广西12.04亿千瓦时;广东供香港和澳门22.80亿千瓦时,购香港电量5.27亿千瓦时。  

    五、全国电力供需监测情况  

    根据2004年一季度各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计算各地区的电力平衡指数、电量平衡指数、电力供需指数,再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全国的电力平衡指数、电量平衡指数、电力供需指数。根据2004年一季度各地区情况得到全国电力供需监测指标的取值得出:  

    一季度全国的电力供需形势比去年还要紧张,电力平衡指数达到78.1,电力供应能力已处于紧张状态;局部地区由于装机不足、电煤供应紧张以及干旱造成水电发电能力下降,使得全国电量平衡指数为70.9,电量供应偏于紧张。全国合成的电力供需指数为76.4,总体上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已经处于紧张状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