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对电力形势估计不足 电价上调难解矛盾

2004-06-22 00:00关键词:电力电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上调南方、华北、华中、华东四大区域电网的销售电价水平,平均每千瓦时上调2.2分。对于众多电厂和电网企业来说,这个消息不啻于久旱之际盼来的一场甘霖。然而上调电价对于自去年开始的电力紧张局面的缓解仍然收效甚微,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短期内增加不了自1998年以来减少的装机容量。如何未雨绸缪,科学的预计电力供需形势,从而合理安排电力投资,仍是一个难题。 

    比原先多涨0.8分钱  

    国家发改委早在4月底就已经开始酝酿上调电价,而一些传言则在更早前就开始流传。当时国家发改委向各地区一些电厂、电网企业和物价部门下发文件征求电价上调幅度。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国家发改委当时确定的上调幅度为每千瓦时上调1.4分。由于只是征求意见,一些媒体不明就里报道了电价要上涨1.4分的消息,发改委还曾经出面辟谣。 

    最终的上调幅度为2.2分,比原先高出50%,加上今年1月1日上调的0.8分,每千瓦时总计上调3分,而国家发改委在年初制定的2004年电价矛盾疏导方案计划全年销售电价总水平每千瓦时平均上调2分。2004年尚未过去一半,就已经超出计划方案1分钱,可以想象电力供应的矛盾多么紧张。  

    此次调价将有效降低电网企业和发电企业由于还本付息费用增长和电煤价格上涨而提高的成本。北京证券电力行业分析师刘景德表示,销售电价每千瓦时提高2.2分钱,对于电厂的利润影响较大。分析表明,电价每上调1分钱,可以提高电厂每股收益0.02元至0.14元,一般情况下每股也能提高0.05元。电价上调的消息迅速刺激了电力股的市场预期,祥龙电业、桂东电力等电力股都出现较大涨幅。  

    电力紧张的真正原因  

    始于去年的电力紧张直接原因是部分高耗能行业的过度投资和扩张,再加上煤炭供应和运力不足,加剧了电力的紧张局面。而这一轮电力紧张的深层次原因却是1998年以来由于对电力需求估计不足而导致的每年新增装机减少。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叶荣泗告诉记者,1998年时,考虑到二滩水电站和三峡电站将在未来陆续投产,由于担心电力供应过剩,尽管当时存有争议,但是国家从1998年起开始大幅降低新增火电装机,1998年降为1000多万千瓦,1999年进一步缩减至500万千瓦,2000年有所提高,达到700万千瓦。1998年至2000年三年间新增的装机容量只有大约2000万千瓦,相当于正常情况下一年的新增装机容量。2001年起,才恢复每年2000万千瓦时的装机量。  

    而2001年开工的电厂今年下半年才能投产,但是钢铁、电解铝、水泥等高耗能行业从去年就开始迅速扩张。这就是为什么今年电力供应紧张局面比去年还要严峻的原因。在这种局面下,2003年新开工装机容量超过3000万千瓦,今年将达到4000万千瓦的跳跃式发展无异于对前几年电厂建设不足的“恶补”。但是这种做法已经受到质疑,人们担心在未来几年电力将出现过剩。调价难解深层矛盾  

    虽然存在质疑,但是当前解决电力紧张的最有效的做法莫过于新建电厂。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叶荣泗也表示,电力的供需形势其实很难估计:“1998年控制火电时,谁也想不到这两年的需求增长这么快。”  

    而某些高耗能行业的扩张实在快得惊人。今年前4个月,钢铁、水泥、有色金属固定资产投资在去年增长90%以上的基础上,又分别增长99.1%、79%和82.9%,新增用电量占工业新增用电量的比重达35.8%。  

    发改委的资料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电力供需缺口将达到3000万千瓦。而2001年起重新增加的装机容量今年下半年才能投产,去年开工的最早要到2006年才能投产,目前几乎所有机组都已高负荷运转。显然,远水解不了近渴,事实上,电监会已经向国务院提交了《电网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  

    在这种情况下,电价上调对于电力紧张的缓解作用就十分有限。  

    未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需求增加在所难免,如何跳出“缺电—上项目—过剩—减少投资—缺电”的怪圈,避免再次出现电力建设的大起大落,科学预计电力供需形势,合理安排投资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值得重点研究的问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