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西门子恶意抢注商标:贸易保护新动向

2005-03-03 00:00关键词:西门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华商标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春田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商标海外维权研讨会上的发言,他说:“中国的企业再也不要一厢情愿地认为市场上有君子小人之分,不要以为大户人家就不会做贼。”

  刘所谓的“大户人家也会做贼”指的是海信商标被西门子恶意抢注一事。而在此外,据悉西门子还抢注了6家中国企业的商标。

  如果从宏观的角度而不仅仅是企业的微观行为来看,西门子有预谋的恶意抢注等事件实际上反映了欧美厂商在贸易保护方面的处心积虑。近年来,中国企业的迅速崛起,打破了众多领域国际商业巨头对世界市场的垄断格局。在反倾销不能阻挡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后,跨国公司开始利用两种知识产权来阻挡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一种是产品的技术知识产权。这就是我们熟知的“贴牌”生产。你可以使用我的技术类知识产权,但是你用到哪里我的收费就跟到哪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的脖子上好像被栓了绳子,被时时刻刻地牵住,而利润永远稀薄,企业也一直处在营养不良的状态,但是幸好还能活着。

  另一种就是品牌产权,把中国的优秀品牌在不同国家抢注,剥夺这些优秀品牌在国际市场空间中的生存权利,根本就不给中国企业进入的机会,这是最极端的方式。品牌权是企业的生存权,对正在走向全球的中国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如果中国的品牌生存权只局限在本国市场,那么这样的企业就永远长不大,也就永远不能形成对跨国公司的威胁。

  跨国公司就是企图用这两种知识产权特别是品牌权来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道路设置障碍。在残酷而又温情脉脉的市场竞争中,这种以知识产权为背景的诉讼以后会越来越多。比如,我们看到,在所谓的知识产权面前,国内的DVD产业已经濒临全盘崩溃;而去年有关WAPI的标准之争,国内企业高调而起,但在英特尔的强硬表态下,最终不得不以最不体面的方式选择了妥协。

  由此也使我们认识到,虽然中国企业鉴于目前的实力还不能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但是,必须改善品牌产权的薄弱状况,这是中国企业走向强大的必由之路。海信与西门子的品牌纠纷显示出中国企业品牌管理的最大漏洞是,对自己品牌在国外的生存权没有管理。就连最先走向国际市场的很多家电企业,所谓的品牌管理实际上仅仅局限在营销面的用户关系的管理上,品牌海外的法律生存权根本没有规划,只是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才想起来补救,这说明我们的品牌管理者缺乏应有的国际视野。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2002年公布的100多个中国名牌产品的商标,有近50%没有在美国、加拿大注册,近80%没有在澳大利亚注册。相反,中国商标却已进入了被境外抢注的高峰期,尤其是驰名商标、知名商标和原产地保护产品名称是境外抢注的热门。西门子的抢注行为之所以一再得逞,正是利用中国企业在欧盟未将商标注册的市场盲点和法律空子。

  可以说,品牌意识的落后导致中国企业品牌自主权的缺乏,这突出表现在我们有“世界级的产品,无世界级的名牌”上。没有强势的品牌自主权就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发言权,而“有品无牌”的最终结果就是中国更多的企业充当了外国品牌“打工仔”的角色。

  所以,海信和西门子的品牌纠纷得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跨国公司给中国企业设置的障碍,并看到了我们在品牌管理和战略上的差距。从这个意义上说,“大户人家也会做贼”也是件好事。今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企业的进一步壮大,跨国公司将会更多地借助于其在市场中的有利地位,利用规则之便,交替使用反倾销、特保措施、商品生产社会标准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手段,来阻止中国企业分食国际市场。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切实措施,培育品牌意识,改善品牌管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西门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