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项目正文

十一五环保投资需13000亿 缺口近半

2005-04-11 00:00关键词:环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月29日上午,“2005中国环保投融资国际论坛”的第一位主讲人、国家环保总局规划财务司副司长陈斌说:“尽管中国近年来环保投资总量不断攀升,但占GDP的比例依然较低,与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需求差异较大。”  

  环保投资缺口不断扩大  

  陈斌和同事最近刚完成“十一五”环境保护投资初步测算,结论是:“十一五”期间全国环保投资占GDP的比例将达到1.4%~1.5%左右。  

  “2003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17251.9亿元。”陈斌说,如果按“十一五”期间GDP年均增长率不低于7.5%计算,以环保投资占GDP1.4%测算,“十一五”期间全国环保投资在13000亿元左右。但扣除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预计投资,“十一五”期间,约一半的环保投资需求存在缺口。  

  “目前环保的形势非常好,但‘钱’是最大的问题。”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曲格平称。  
  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七五”期间,全国环保投资476.42亿元;“八五”期间达到1306.57亿元;“九五”期间的投资达到3447.52亿元;“十五”期间突破7000亿元。2003年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1.39%。  

  “这在发达国家也是中上线水平。但为什么这么多的环保投资,结果仍不理想呢?”曲格平说,原因是环保历史欠账太多。  

  不仅如此,我国环保投资的效率也不高。据陈斌介绍,“十五”项目的中期评估结果显示,全国重点环保工程项目1066项,计划投资2297亿元。截至2002年末,实际完成投资643亿元,投资完成率仅27.97%。“近两年投资虽然有较大的增加,但到今年底,投资完成率也不会超过70%。”  

  而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投融资体制的缺失。  

  投融资体制缺失三大成因  

  深圳市环保局刘征兵和中南大学李一智刚刚完成了《中国地方政府环保融资缺口解决方案的若干设想》,他们分析,造成目前环保投资严重不足的原因是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机制落后以及融资权责不分。  

  “目前环保企业的投融资、土地使用、税收以及承担社会各种费用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样的待遇。”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张庆杰认为,环保产业作为一个社会效益大、经济效益在产业发展初期相对较小的行业,在发展初期应该得到国家的支持。   

  国家环保总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认为,政府应该扶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具有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的污染防治,但企业最终必须承担大部分污染防治的成本。企业可以采用贷款、担保、发行股票债券、吸纳民间资本等商业性融资手段。  

  刘征兵分析,“十一五”期间,环保利用外资可能遇到前所未有的良好形势,环保领域必将会像发达国家一样形成一个有着稳定收益甚至是高回报的投资市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