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欧盟环保令考验中国机电企业

2005-05-10 00:00关键词:电企业环保中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成本增加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

  离今年8月份和明年7月份实施的欧盟两项环保指令已经越来越近,有人形象地将这两项环保指令比作是把守欧盟大门的两尊雄狮,如果没有达标的中国机电产品将被无情地拦在门外。

  欧盟在2003年制定了针对电子电器产品的环保指令,包括《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WEEE)和《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RoHS)。其中WEEE指令要求生产商(包括其进口商和经销商)在2005年8月13日以后,负责回收、处理进入欧盟市场的废弃的电子电器产品,并在2005年8月13日后投放市场的电子电器产品上加贴回收标识。RoHS指令则要求,2006年7月1日以后投放欧盟市场的电子电器产品不得含有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等六类有害物质。

  欧盟颁布的环保指令已经箭在弦上。记者注意到,日前在深圳开幕的第65届全国电子产品展览会现场,索尼等电子巨头已根据指令出台了《部件和材料中的环境管理物质管理规定》,所有上游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都必须经过重新检测,达不到要求的将一律停止合作。

  与外资企业的提前“进入状态”相比,中国家电企业并不轻松。记者了解到,国内多数大型家电企业虽然从去年已开始成立专门部门应对这些新标准,但效果并不明显。

  浙江宁波“宏一电器”是中国民营500强企业,常年在欧洲市场上打拼,积累了许多欧洲客户。但在把原材料拿去检验发现有“毒”后,其董事长沈国强把相关的20来家供应商找来,向他们解释欧盟两项环保指令,希望供应商们调整产品,生产符合要求的原料。不料供应商们都说,“产品蛮好的,为什么要改,这改是要钱的,要增加成本的。到时候再说好了”。

  最近,宁波某电器公司就因为没法出示有关环保证明,丢失了两个上亿元的订单。

  对于国内的一些规模稍大的企业,找到替代产品早已不成问题,关键是如何不让成本增加。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欧盟是我国家电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因此多数企业到时肯定能达到标准,但任何提高成本的举动都会丧失一定的竞争力。而某企业则明确表示,在我国执行这些标准之前他们肯定不会主动实施,“毕竟中国市场的环境仍以价格为王”。

  专家认为,欧盟的这一措施,很可能被美国、日本等其他国家借鉴,这将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提出严峻的考验。为此,业内人士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够出台相应的举措或加强对我国机电企业进行培训,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