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中广核集团探索核电自主化之路

2005-08-29 00:00关键词:中广核核电自主化核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集团)是我国唯一以核电为主业、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中央企业。到今年7月,该集团总资产达到566亿元,净资产则从1994年成立时的32.6亿元增加到目前的226亿元,11年间增加6.9倍,年平均增长率超过
20%。有效地保证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记者来到大亚湾,采访了有“核电事业摇篮”之称的大亚湾核电基地。

  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亚湾核电站高起点起步,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设备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实现我国百万千瓦级大型商用核电站“零”的突破。

  作为我国内地首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工程项目的设计和供货主要由外方负责。国内施工安装队伍首次参与了建设。至1994年电站建成投产,中广核集团基本培养形成了自己的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队伍,解决了国内核电设计、制造和施工单位进入百万千瓦级核电工程建设领域的“入门”问题,实现了高起点起步,跨越式发展。1994年,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当年就荣获美国权威杂志《国际电力》年度大奖。1999年以来,在法国电力公司(EDF)组织的同类机组安全运行挑战赛中,大亚湾核电站多次获得“核安全”、“辐射防护”与“工业安全”第一名。

  大亚湾核电站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之途,岭澳核电站一期则踏上了自主创新之路。岭澳一期是在广东地区建设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1997年5月15日,中广核集团开工建设岭澳核电站一期,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参考,实施了52项重大技术改进,按照国际标准稳步推进,实现了工程管理自主化、建安施工自主化、调试和生产准备自主化,部分设计自主化和部分设备制造国产化,设备国产化率达到30%。2003年1月8日,该核电站提前66天全面建成投产。

  2002年11月,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专家在评审后认为:“岭澳核电站一期的大部分指标都可以与新的IAEA国际安全标准相媲美,其业绩将成为全球核工业界极有价值的参照”。2005年8月20日,岭澳核电站一期2号机组实现安全运行934天,创造了自首次临界及商运以来无非计划停堆的世界纪录。

  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的建成,使大亚湾核电基地成为我国目前在运行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基地。1994年至2005年7月底,中广核集团累计实现上网电量1895亿千瓦时,其中输往香港1014亿千瓦时;2004年输往香港的电力约占香港全年总用电的25%,输往广东的电力约占广东省全年用电的13.4%。中广核集团累计上网电量,相当于为国家节约用煤7150万吨,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1.83亿吨。

  尽管中广核集团在核电自主发展之路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记者采访中广核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时,他谈得更多的还是我国现有核电规模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我国核电仅占电力生产总量的2.3%,远远落后于世界核电的平均水平。现在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决策,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在运行核电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的目标。钱智民说,中广核集团理应担负起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重任,不断创新,为实现国家核电发展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广核查看更多>核电自主化查看更多>核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