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中国核能与时间赛跑

2005-09-23 00:00关键词:中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35年核电要占发电总量五分之一

  中国的核能发展正从过去的“适度”转向“加快”。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规划,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核电建设大幅提速,并形成较大的商业化开发格局,以此补充油、煤等能源的不足。

  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1公斤的铀全部裂变所释放出的裂变能,大约相当于2500吨煤或2000吨的石油燃烧时所释放出的能量。

  根据2020年中国GDP翻两番的发展目标估计,国内约需发电装机容量为8亿-8.5亿千瓦,但目前已有装机容量仅为3.5亿千瓦,按水电资源已探明储量和以天然气与煤为燃料的火电最多可提供的装机容量计算,将会有3200万-4000万千瓦的缺口。

  目前,中国能源的布局很不平衡,从发电结构看,煤电约占74%。若电力需求再翻一番,每年用煤就将超过16亿吨,而长距离的煤炭输送将加剧环境和运输压力,使得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每年分别新增500万吨和5326万吨以上。

  而当下中国加快发展核电尚有另一个深层次的考虑。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分析指出,在国内,水电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其开发难度相当大。而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遇到核心技术的瓶颈,其使用成本极高。在未来的30年内,这些新能源不具备成为我国主力能源的条件。高效率、高清洁的核能无疑将在解决中国电力缺口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特殊角色。

  一份相关资料显示,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法国、比利时、德国、英国、日本、加拿大、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共建造了437个核电站,其发出的电量已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6%。而发达国家国内核电早已超过这一比例,法国77%、韩国38%、日本36%、美国29%、英国28%。目前,中国核电只占2%。依据国家发改委的规划,到2020年,中国核电将达到总装机容量的4%,即3200万-4000万千瓦。而此前对核电采取适度发展的方针,其当时的基本思路是缘于对核安全的把握。

  其实,中国在这一领域一直保持了良好的记录。据悉,目前由国家原子能机构负责核安全管理、核材料管制、放射性废物管理与治理,由国家核安全局独立对核电站在内的所有民用核设施活动进行监管,政府则通过核安全许可证制度对核安全活动实施全过程的监查,并形成了中央、地方政府和核电业主三级核事故应急体系。

  核电代表了当今最高的科技应用水平。业内都知晓,核反应堆是其关键的技术,目前分为热堆、快堆和聚变堆三种形式。热堆核电站只能利用天然铀中1%左右的资源,其余部分需作为废料处理。而快堆核电站正相反,“吃”的多、“吐”的少。据悉,目前包括中国在内,其核电站均属于第一代的热堆及第二代的快堆。

  对未来中国核能发展的轨迹,国家原子能机构是这样描述的:从目前的“热堆”全面进入到“快堆”,在积累之上,再从“快堆”稳步跨入“聚变堆”。按中国核电发展需要,应在2035年前后实现快堆核能系统的商用化,而这主要取决于快堆核能系统的技术成熟度。

  如果计划实施顺利,新的30个核电机组将在2035年前建成,由此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在电力结构中的比率可达20%。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