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05-09-23 00:00关键词:中国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2035年核电要占发电总量五分之一
中国的核能发展正从过去的“适度”转向“加快”。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规划,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核电建设大幅提速,并形成较大的商业化开发格局,以此补充油、煤等能源的不足。
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1公斤的铀全部裂变所释放出的裂变能,大约相当于2500吨煤或2000吨的石油燃烧时所释放出的能量。
根据2020年中国GDP翻两番的发展目标估计,国内约需发电装机容量为8亿-8.5亿千瓦,但目前已有装机容量仅为3.5亿千瓦,按水电资源已探明储量和以天然气与煤为燃料的火电最多可提供的装机容量计算,将会有3200万-4000万千瓦的缺口。
目前,中国能源的布局很不平衡,从发电结构看,煤电约占74%。若电力需求再翻一番,每年用煤就将超过16亿吨,而长距离的煤炭输送将加剧环境和运输压力,使得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每年分别新增500万吨和5326万吨以上。
而当下中国加快发展核电尚有另一个深层次的考虑。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分析指出,在国内,水电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其开发难度相当大。而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遇到核心技术的瓶颈,其使用成本极高。在未来的30年内,这些新能源不具备成为我国主力能源的条件。高效率、高清洁的核能无疑将在解决中国电力缺口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特殊角色。
一份相关资料显示,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法国、比利时、德国、英国、日本、加拿大、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共建造了437个核电站,其发出的电量已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6%。而发达国家国内核电早已超过这一比例,法国77%、韩国38%、日本36%、美国29%、英国28%。目前,中国核电只占2%。依据国家发改委的规划,到2020年,中国核电将达到总装机容量的4%,即3200万-4000万千瓦。而此前对核电采取适度发展的方针,其当时的基本思路是缘于对核安全的把握。
其实,中国在这一领域一直保持了良好的记录。据悉,目前由国家原子能机构负责核安全管理、核材料管制、放射性废物管理与治理,由国家核安全局独立对核电站在内的所有民用核设施活动进行监管,政府则通过核安全许可证制度对核安全活动实施全过程的监查,并形成了中央、地方政府和核电业主三级核事故应急体系。
核电代表了当今最高的科技应用水平。业内都知晓,核反应堆是其关键的技术,目前分为热堆、快堆和聚变堆三种形式。热堆核电站只能利用天然铀中1%左右的资源,其余部分需作为废料处理。而快堆核电站正相反,“吃”的多、“吐”的少。据悉,目前包括中国在内,其核电站均属于第一代的热堆及第二代的快堆。
对未来中国核能发展的轨迹,国家原子能机构是这样描述的:从目前的“热堆”全面进入到“快堆”,在积累之上,再从“快堆”稳步跨入“聚变堆”。按中国核电发展需要,应在2035年前后实现快堆核能系统的商用化,而这主要取决于快堆核能系统的技术成熟度。
如果计划实施顺利,新的30个核电机组将在2035年前建成,由此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在电力结构中的比率可达20%。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1日,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现场,海博思创5MWh-AC储能系统产品,获得由权威机构TÜV莱茵颁发的欧美澳全系列认证证书,这标志着海博思创的5MWh-AC产品成功通过了欧洲、北美、澳洲的产品检测认证,该产品在电气安全、功能性能、环境适应性与电网兼容性等核心维度全面满足国际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14日-2025年4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400MWh!万里扬广东佛山高明独立储能项目开工4月11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西江产业新城的万里扬高明独立储能项目举行动工仪式。该项目占地38亩,总投资8亿元,计划建设200MW/400
近年来,马鞍山市大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在无废细胞建设、固体废物信息化管理和传统行业绿色转型方面迈出坚实步伐,各阶段性指标基本达成,市场体系、技术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无废城市”制度体系、监管体系逐步完善,“无废文化”培育工作初步完成,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水平显著提升,全市生产、
在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下,废弃物能源化已成为全球科学固废管理的共识。作为“固废科学家”,康恒环境正以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实践经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固废管理“中国方案”。自国际化战略开启以来,康恒环境自东南亚成功布局、中东开启新篇后,近日中亚市场接连传来捷报
日前,山东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海洋生态保护与渔业融合发展EOD项目EPC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中建青岛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日照市东港区城乡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联合体),投标
中国电动低空飞行领域开启“载人时代”,产业链企业正合力加速构建电动“飞天”大生态。近期,亿航智能及其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终于“集齐”了产品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生产许可证(PC)和运营合格证(OC),也即“低空四证”。至此,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家具备无人驾驶载人eVT
2025年4月,香港——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有限公司与南京六合市政公用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南京六合新型城镇化再生资源循环产业转型升级项目上展开深度合作。以循环产业升级项目规划布局为依托,力争在零碳园区建设、绿色能源(光伏与沼气发电)、餐厨垃圾、污泥干化等领域开展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时代电气”)自主研发的IGBT制氢电源设备累计交付突破100台,成为国内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装备制造企业。自2022年3月以来,中车时代电气顺利完成中石化组织的IGBT制氢电源“揭榜挂帅”实证测试项目,依托其在“轨道交通+新能源
4月16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清洁能源首席科学家、太原理工大学校长孙宏斌表示,随着中国南极秦岭站首个规模化新能源系统启用、《南极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十二年发展纲要》发布等,中国技术和理念正推动南极考察快速进入绿色能源时代。“如何在南极实现清洁能源转型是全球科学界的重要议题。”孙宏斌在
4月18日,四川省经信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7年,主要承载地和协同发展地融合态势基本形成,新能源产业链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和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市场机制、标准体系和管理体制更加健全,链主链核企业规模实力不断壮大,产
集邦储能获悉,摩洛哥国家电力水力局(ONEE)电力分公司近日发布招标意向书(AMI),计划招募BESS集成商(可与EPC公司联合投标),负责1600MWh-AC电池储能系统的设计、设备供应、施工、测试、调试及长期运维,项目将分为多个标段并在多个站点实施,计划于2025年底至2026年年中投运。此次招标不仅是摩洛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