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国内半导体企业寻求知识产权制衡点

2005-09-26 00:00关键词:半导体知识产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由于国内集成电路企业的发展势头位居世界前列,并对国外同行的市场占有格局形成了威胁,国外企业已开始动用各种知识产权手段。我国企业不能再仅限于“口号式知识产权战略”,他们需要树立起真正的知识产权危机意识,并了解、尊重和利用知识产权游戏规则,在未来发展中,扭转局面——   
 
  盛群起诉士兰、矽科、珠海南科、贝岭并行政告诉埃派克森,台积电起诉中芯国际、SigmaTel起诉珠海炬力……到目前为止,我国本土半导体业已经遭遇多起知识产权纠纷,这表明,国外企业及我国台湾省企业已在新一轮经济利益争夺中,向本土企业挥舞起“知识产权利器”。

  规避侵权有法则吗?

  “我国集成电路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对国外同行的市场占有格局形成了威胁,为此,国外企业已经开始动用各种知识产权手段,对我国集成电路企业展开竞争。”上海市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副总经理朱剑声介绍说。他说,国外企业采用的知识产权策略包括积极在全球及中国申请并取得专利,以标准与私有协议相结合提高进入壁垒,组成专利联盟收取许可费及对有足够竞争力的企业启动专利诉讼或“337机制”等方式,从而将我国产品挡在欧美市场门外。

  从知识产权纠纷波及的企业看,最初多是国内半导体企业制造和设计方面的老牌或领军人物,但最近的一些诉讼表明,那些营收不高而增长较快,或是仅仅有些“名气”的企业也进入了国外企业打压的范围。“很多企业虽然在喊‘狼来了’,但其实他们认为知识产权纠纷离自己还很遥远,即使有,也有前边的企业挡着,因此,仅限于‘口号式知识产权战略’。”中兴通讯法律部王海波说,“现在,国内企业,特别是企业的‘一把手’要建立起真正的知识产权危机意识,真正重视起知识产权工作。”

  规避知识产权侵权的风险,已成为国内企业的当务之急。业内人士介绍了一系列在这方面的法则。

  美国普衡律师事务所周孜冶博士介绍说,企业在开发新的产品技术之前以及在开发过程中,应对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态势做透彻的分析。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有多种形式,其中,专利是目前在集成电路领域内最广泛采用的法律保护形式之一。通过知识产权态势分析,可以充分了解某技术领域中的知识产权壁垒及自由操作领域。

  “此部分工作,因涉及公司的经营策略,必须严格保密,应由公司内部专业人员负责较佳,但为求周全妥当,也应视情况考虑委托外部专业机构再行鉴定,确认公司的技术检索分析结果。”某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法务主管谢福源博士介绍说。

  据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法律顾问邢路介绍,半导体专利的查新可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www.sipo.gov.cn),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建立的中国集成电路专利数据检索库的免费网站进行检索,该数据库拥有七国两组织的835万项半导体专利,覆盖是比较全的。而科技文献检索,可以到各公共科技文献库,例如图书馆的网络上进行查询,也可以委托一些机构去检索。

  “确认技术和产品研发的知识产权壁垒后,企业应尽快拿出应对方案,并赋予实施。具体方案包括规避设计,获得技术许可以及限制产品生产销售范围等。”周孜冶博士介绍说,“企业应在自由操作领域发展与企业商业目标吻合的技术和产品,并积极获取对新技术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这包括在相关地域申请并获得高质量、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专利。” 

  “而在此过程中,公司应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与策略规划的部门,以处理前述相关事宜。”谢福源博士介绍说。一位曾在国外著名半导体公司做过知识产权布局的业内人士表示,企业应在法务部配置IP工程师职位,该专职人员应该既懂技术,也懂法律,负责检索、监测相关IP情况,处理IP事务。他认为,目前,一些回国建立自己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或中科院等机构的专家有能力担当这一角色。

  而在规避知识产权侵权方面,还有很多策略和技巧。一位国外著名公司人士介绍说,相关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及企业应有计划地进行案例积累,组织企业分析和学习相应的案例,以便从案例中成长起来。

  在规避知识产权侵权风险方面,政府的导向以及行业的自律也非常重要。业内人士希望政府建立起一种尊重知识产权的氛围,坚决反对抄袭、盗版行为。上海复旦微电子副总工程师沈磊表示,企业在规避知识产权侵权过程中,政府尽早制定国家的知识产权战略性保护政策很重要,而行业的自律也对行业长久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能绕过巨头的IP吗?

  企业在查新确认知识产权壁垒后,要采取规避设计,获得技术许可以及限制产品生产销售范围等应对方案。周孜冶博士介绍说,其中,进行规避设计的宗旨是设法通过取消、取代或改变专利权利要求中的某一关键元素,以避免新技术或产品对专利权利要求构成侵权,这和在专利技术基础上改进发展新技术有所不同。改进后的技术往往可以获得新专利,但不一定能避免对原专利构成侵权。

  就规避设计这一举措,业内有两种不同观点:一是国内企业完全可以实现规避设计,另一是一些核心技术专利往往很难规避。

  一位曾在国外著名半导体公司做过知识产权布局的业内人士持第一种观点。他认为,由于产品技术是一代一代向前发展的,武林高手总会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而且更巧妙,成本也更低。他表示,中国企业要在这方面建立起自己的自信。此外,他还介绍说,以前一些日本公司就是通过研究美国专利书写中不完善的地方,找出了这些知识产权申请的漏洞并加以利用,规避了美国大企业的关键技术,因此,中国企业也可以学习借鉴这方面的经验。

  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专利律师吴锦伟进一步分析说,从近年半导体行业的专利诉讼中可以看出,专利侵权有时并不是对被侵权产品或技术的简单复制,而是侵权者尽管已经对发明或设计做了一定程度的变形,却仍落入权利人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内。由此可见,专利的规避设计值得我们充分关注,也是规避设计中的重中之重。目前,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已就这一问题开展研究。

  还有部分企业认为,由于专利的保护不一定是可实现的,它可以是一个原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一些半导体企业已在一些领域进行了严密的布局,因此,对于一些领域的核心专利,我们很难规避。周孜冶博士表示,在这种状况下,企业应在获取专利拥有者的许可后,合法地运用专利技术。在获取专利技术许可过程中,若企业拥有技术领域中一些关键专利,则可通过交叉许可来降低许可成本。另外,很多国家和地区政府都对一些核心专利技术有强制许可要求。而专业从事芯片分析的上海圣景公司总经理姚海平认为,最过硬的规避设计是以加入自己的创新为基础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半导体查看更多>知识产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