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西电东送”强力拉动 资源产业优势凸显

2005-11-01 00:00关键词:西电东送西电东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纳雍电厂附近的老鸡场村,农民郝永全的1.5亩蔬菜园里,黄瓜新鲜翠绿,西红柿红彤彤。正为蔬菜上肥的郝永全,盘算着今年的收入:这些菜全部卖给电厂,年底就可收入8000多元,明年看来要多种点。像郝永全这样瞄准电厂生活需求而种菜的农民越来越多,阳长、中岭等乡镇先后种蔬菜3000多亩,既为电厂提供了生活便利,又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 

    纳雍县在电厂动工后的第一年,全县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2003年投产两台30万千瓦机组的当年,电力拉动的煤炭的税费收入达5492万元。电厂8台30万千瓦机组全部建立后,纳雍县将进入富裕县的行列。纳雍县发生的变化正是“西电东送”能源项目建设对我省经济产生拉动效应的一个缩影。 

    在贵州绵延的群山中,铁塔林立,电网横空,一条条输电线路,犹如一条条空中高速公路,将贵州丰富的煤炭资源、水力资源汇成的强大电流,送往广东等省区。 

    “西电东送”工程为贵州提供了一个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大好机遇。10月底,贵州电网成功实现黔电送粤450万千瓦,贵州电网日发电量突破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3%。今夏每日计划有1055万千瓦的西部电力送入广东,其中贵州380万千瓦,居送电各省之首。今年,我省电力装机已达1186万千瓦,向广东省及周边省区市送电高达511万千瓦。开始造福于民的能源产业,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全省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已逐渐取代烟酒成为第一支柱产业,并继续做大做强。目前,贵州电力与邻近的云南、广西相比,在装机、年发电量等主要经济指标上走在了前列,成为南方电网5省中仅次于广东的电力大省。 

    在电力工业的拉动下,我省煤炭年产量已从1999年的3300万吨,增加到今年的1亿多吨,预计到2007年将突破1.5亿吨。著名的“产煤大市”六盘水市“电、煤强市”的战略转移已现雏形,除已建成的130万千瓦火电机组外,在建火电规模520万千瓦,带动了3000万吨煤炭资源开发能力的加快形成。如今全市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三项主要指标的增幅连续2年在全省9个市、州、地中名列第一。 

    大规模的电力建设,使贵州打造能源强省的战略逐步成为现实,对全省经济发展产生了三个拉动:大规模的电源电网建设拉动机械、运输、化工、建材、煤炭等行业的发展,培育壮大了新的支柱产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电力直接为财政创收每年以两位数增长,已成为重要的税源;支撑了全省工农业尤其是高耗能工业的发展。“西电东送”强有力地推动了新阶段扶贫开发,“四水四火”电源项目所在县财政和农民收入迅速增加,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最新的数据表明,目前,贵州电力、煤炭能源产业增加值突破百亿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近7个百分点,贵州电力工业对于GDP的贡献率已经超过5%,每年拉动贵州省经济增长超过2个百分点。上年贵州电网创造利税达12.5亿元。能源工业已经成为贵州最大支柱产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西电东送查看更多>西电东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