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06-01-09 00:00关键词:风电市场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风电市场为啥迟迟做不大(市场分析) src="http://image2.sina.com.cn/cj/roll/20060109/196fc2509f2c075fe1918fe8a9845f45.jpg" border=1>
近几年,随着我国能源的持续紧张,合理地开发利用绿色新能源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中科院专家提出: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的开发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的能源供应困局,其中,产业化条件最为成熟的首推风力发电。
但是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我国风力发电产业举步维艰。虽然大大小小的风电场遍布全国,却并不因“发电”而受人关注,有些甚至成为当地供人观赏的旅游景点。在历经20年漫长的“试验期”后,风力发电尚无法扛起缓解国家能源紧张的大旗。
价低使风电陷入怪圈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储量超过32亿千瓦,可开发的装机容量约2.53亿千瓦,居世界首位。可2004年全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仅76.4千瓦,占全国电网总装机容量的0.17%。对此,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施鹏飞认为,风电价格偏低的现状,将影响整个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以江苏省为例,国华能源投资公司以0.487元/度的价格中标成为江苏东台20万千瓦风电项目的投资者。据专家估算,按照江苏沿海滩涂的风能资源和地质条件,电价要在0.6—0.65元/度企业才能有所收益,按照目前这个价格预计,收回成本至少要在15年以上。
在内蒙古朱日河、辉腾锡勒等几个大型风力发电场,美国、丹麦等国的进口设备几乎一统天下。仅有的三台国产风机尽管价格低,却根本没法用,设计能力是600千瓦,用起来只能达到几十千瓦。发电设备国产化水平低成为目前公认的风电产业化阻碍因素之一。
直到今天,进口设备垄断国内市场的局面仍在持续,内蒙古风电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徐成龙对此表示:国内数十家有能力开发生产大型风力发电设备的企业都在观望,等待国内风电市场能做大、能有钱可赚。所以,设备国产化水平低的根源在于风电市场没有做起来。风电市场的这种现状,导致风电产业陷入“成本高—电价低—市场小—投资少—相关产业滞后—科研投入不足—成本难以下降”恶性循环的怪圈。
扶持政策难落实
目前在我国,已初步具备产业化条件的风力发电迟迟无法迈出关键一步,关键在于缺乏“绿色政策”来护航。专家表示,由于电价、贷款、税收等优惠政策与扶持措施不到位,我国的风电产业化进程从市场这个源头便被束缚住了。对于一个产业而言,市场是起跑线,可是因为缺乏投入和开发,风电始终没有市场。内蒙古是我国利用风力发电最早、规模最大的省区之一,由于风力资源得天独厚,设备年有效利用达到2400小时左右,每度电成本已经降至华东、南方一些电网火电成本以下。然而这种良好态势却一直受电力市场分割的制约,只在蒙西电网内销售。另外,在进口风电设备时,根据有关规定,300千瓦以下的机组可以减半关税,而目前的主流机组均达到600千瓦以上,这使关税优惠的政策也无法落到实处。业内专家坦言,《可再生资源法》于1月1日正式实施,这对新一轮风电竞争至关重要,但并不意味着所有阻碍就自动消除了。事实上,当前国内电力市场的分割与壁垒依然十分严重,这不利于中国未来的替代能源发展战略。
近20年,尽管我国风电上网的装机容量已发展到50多万千瓦,但是从市场占有率、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发电设备制造水平等方面看,依然表现出严重不足。不论是与先于我国开发风能的丹麦、德国等国家比,还是与后于我国开发风能的印度比,我国风电始终发展缓慢,迟迟迈不过产业化这道“坎儿”。采访中,一些风电业人士表示:“做风电项目,就得跑审批、跑贷款、跑关税、跑电价,主要的精力都放在‘跑’上面了。想装一台风机都那么难,风电产业化从何谈起?”
一哄而上警惕“绿色泡沫”
目前,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约有100万千瓦。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要达到500万千瓦,且所有项目的机组本地化率要达到70%,否则不予核准。也就是说,“十一五”期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约400万千瓦,未来5年内平均每年要增加80万千瓦。
对此,施鹏飞副理事长认为,我国的风电产业刚刚起步,应该走得稳些、好些,目前国内对风力发电的复杂程度明显估计不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建成40多个风电场,然而风电装机容量仅占全国电力装机的0.14%,风力发电设备主要依靠进口。要知道风电机组在野外恶劣的天气下运行20年,即使在技术相对成熟的欧美国家也难免出现故障,更何况我国的风电设备发展才刚开始。
风电是个非常有前景的产业,但鼓励开发并不等于“揠苗助长”。目前在我国,风电产业的专业人才奇缺。“全国仅百十号科技人员搞风能发电,相比核电的上万人才,技术研发、风电厂规划、选址设计的人太少。目前全国还没有任何一所高校设置有风机制造专业。”等国内风电设备产业的开发、制造能力都有所提高的时候,发展的步子可以迈得大一些。
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为东则担心,一哄而上的风电建设可能会造成“绿色泡沫”。目前,广东、福建、山东、河北、甘肃、新疆等省区都在规划风电项目,江苏省近千公里的海岸线,几乎县县都在规划建设10—20万千瓦的风电场。顾为东表示:“各自布点、小规模的风电场不易于管理,发电密度不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他建议国家应加强对风电等新能源的整体布局规划,避免低端重复建设。
国内数十家有能力开发生产大型风力发电设备的企业都在观望,等待国内风电市场能做大、能有钱可赚。所以,设备国产化水平低的根源在于风电市场没有做起来。风电市场的这种现状,导致风电产业陷入“成本高—电价低—市场小—投资少—相关产业滞后—科研投入不足—成本难以下降”恶性循环的怪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4年海上风电项目核准动态频繁,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2024全年广东、浙江、福建、山东、上海五个沿海地区共计核准14473.3MW,涉及32个海上风电项目。“更火”——广东、浙江、福建居TOP3从项目核准数量和装机容量来看,广东、浙江、福建均居TOP3。其中,广东11个海上风电项目获核准批复,
四月以来,电气风电成功中标多个风电项目,当月中标规模突破百万千瓦,展现了电气风电在风电领域的强大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4月7日,在国家电投2025年第一批陆上风力发电机组规模化采购中,电气风电中标8个标段,总容量达642MW;4月11日,中标中广核新能源贵州龙里3个项目共计300MW;4月17日,中标大唐
4月28日,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厦门象屿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象屿能源发展”)总经理林超群一行到访明阳集团,与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座谈交流。双方就深化新能源领域合作、风电产业协同、制造业互补及全球化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张传卫对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28日,龙源电力公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40亿元,同比下降19.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02亿元,同比下降22.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61亿元,同比下降22.34%。2025年1-3月,龙源电力新增投产控股装机容量3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28日,三一重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7.92亿元,同比增长19.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12亿元,同比下降9.70%;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414.0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7.24亿元。新增订单均创新高。报告期内,公司国
2025《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海上风电”。预示着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即将迈入新一轮高速增长与全面升级的阶段。目前我国沿海各地政府纷纷释放出强烈信号,全力支持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河北等多个沿海省区市已公布的2025年海上风电重点建设项目清单近百个,规模超4500万
4月22日,国能信控河北公司为印度阿达尼集团定制的首批4套ADANI3.3MW-164型风电变桨系统正式完成报关发货,由上海装船启航,发往印度MUNDRA港,标志着公司与海外整机制造商的首次合作取得关键性进展,正式迈入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作为全球领先的可再生能源投资方,阿达尼集团近年来加速布局风电领域,
为深化中越能源合作,助力越南实现绿色转型目标,4月25日,电气风电与全球权威认证机构ULSolutions在越南河内联合主办“电气风电2025年越南客户推介会”,吸引了来自越南及东南亚能源领域的行业领袖、技术专家及企业代表近100人参会。本次推介会以“上海电气共赢新程”为主题,聚焦风电技术创新、本土
2025年4月25日,南高齿2025风电客户日在蜀绣春深的成都盛大启幕。本次活动以“高质驭风,共创未来”为主题,南高齿集团携手风电整机厂商、风电开发商及行业专家共15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全球能源变革机遇与关税贸易壁垒加剧的双重背景,共商风电产业破局之道,探寻全生命周期降本增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8,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电机组及塔架附属设备采购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中车株洲所预中标,中标价格为32.26亿元。4月15日,河北建投祥云岛2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三一重能预中标,中标价格
近日,中广核新能源贵州龙里元宝100MW陆上风电项目、贵州龙里县谷龙100MW一期、龙庆100MW一期陆上风电项目公开招标结果公告。电气风电成功中标该项目,将为其提供48台陆上卓越平台机组。电气风电与中广核已有十余年的合作历史,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这也是继电气风电在2025年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