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电力企业“省钱需求”如何满足

2006-07-11 00:00关键词:电力企业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目前,电力供需平衡局面正在形成。对电力企业而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日子渐行渐远。种种迹象表明,电力企业成本负担日益加重,经营压力日渐加大,电力企业“省钱需求”变得非常迫切。   
 
  金融需求升级引发银行业务创新

  如今,电力企业的成本意识已有所提高,财务主管已经不满足于传统银行提供的“存、贷、汇”的简单服务,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正在悄然升级。7月3日起,中国民生银行正式启动“行业金融联席会议制度”,率先在业界改革其公司业务。此举旨在为每一个行业打造一个虚拟的专业银行,使客户享受到更加专业的创新金融服务。而且,他们将首选目标锁定在电力等能源行业。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浪潮使电力企业不得不自我加压,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寻找节约成本的机会。传统的银行只知电力企业有巨额的贷款需求,却没有意识到“财大气粗”的电力企业也有着强烈的“省钱需求”。并且,这种“省钱需求”蕴藏于电力企业每一笔资金周转的环节中。“需要资金”和“需要省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需求,一些商业银行已经逐渐认识到这一点。

  中国民生银行总行公司银行部总经理冯剑松说:“客户的需求是金融服务创新的智慧源头。”本着为客户服务的宗旨,民生银行着力创新金融服务,力求满足电力企业日益强烈的“省钱需求”。

  电力企业正在受益“创新金融服务”

  中国民生银行电力能源中心负责人王笑丛说,成本意识的高低,往往决定了电力企业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和对创新金融服务的接受程度。其实,在电力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间,在电煤采购、电费回收等环节里,如何节约成本有很多文章可做。目前,一些大型的电力企业已经从中受益。

  太原某电厂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上网电价过低,资产负债率高达108%。这让企业背上了沉重的财务费用包袱,电厂的财务主管为此一筹莫展。2005年底,该厂在电煤采购环节开始使用民生银行的“大额票据支付”,较以往的贷款支付不同,这项创新金融服务在煤炭采购环节为他们节省30%以上的财务费用,超过1000万元。

  2005年全国社会用电量24689亿千瓦时,工业用电比重达到73%,每年工业用电的电费结算金额巨大。对电网企业而言,经常会面临这样的财务尴尬:一边是巨额电费亟待回收,一边是巨额电费支付捉襟见肘。同时,还要面对大量的贷款利息支出。提前保证电费足额回收,提前支配这笔费用,降低财务费用,民生银行“电费回收金融革新计划”让这个美好的愿望变成了现实。而通过这个计划受益的还包括那些资金短缺的用电大户,只要参加这个计划,他们将可以通过短期贷款或买方付息票据的方式得到资金支持,专门用于每月的电费结算。这样一来,用电大户缓解了资金压力,降低了融资成本。

  据了解,2005年,福建地区的电力公司和用电大户,通过参加民生银行的“电费回收金融革新计划”,降低了30%以上的财务成本。

  “专业化金融服务”为电力企业省钱

  专家建议,省钱并非就是过紧日子,对一家大型电力集团而言,科学的财务管理可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其中的资金集中管理和信息交流需要借助良好的金融服务。

  王笑丛说,其实,电力企业非常重视资金的运用和管理,几乎所有的电力集团都有内部资金结算平台,但要更有效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还需要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支持。

  近年来,众多商业银行都在潜心研究如何对电力行业进行深度开发。不仅向企业提供无差别的存贷款服务,还在向专业化金融服务方向发展。2005年,民生银行实施的“煤电共赢金融服务计划”,就是综合运用票据和流动资金贷款等金融产品,采用“电费回收、煤款支付”的金融服务。这既缓解了银行自身中长期资本缺乏的问题,又为电力企业节约了财务成本,真正实现了双赢。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企业查看更多>电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