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凭什么电力员工要降薪?

2006-08-02 00:00关键词:电力电力员工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们的收入增长都停止了,从年初开始就一直在减薪。”浙江省电力公司的一名中层干部说。“我们从这个月开始减薪了,算下来大概减了10%。”天津电力系统职工李宏博说,他刚转正一个月,原来的奖金每月有1700元左右,但这个月减了500元。“我们降了28.5%,再降,估计以后要出去做兼职了!”江苏省某电力系统一位姓洪的工作人员称,他做了详细统计和对比,认为减薪对像他们这种基层人员影响最大。“我们的工资本来就是中等,难道一定要减成低收入群体才算符合社会公平?”广东省电力系统职工王先生说。种种迹象表明,电力行业减薪已在全国多个省市开始实施。(见7月31日《中国青年报》)

  笔者以为,电力行业员工收入比社会平均水平略高并不足以作为减薪的理由。有关部门应该在降薪时拿出科学的依据来,比如电力行业的合理人工成本是多少?员工工资在行业成本中所占比重是多少?即便是减薪,减到什么程度才算合理?我想,如果没有这些足够科学的依据,电力行业减薪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仇视高薪、同拿低薪,而不是合理分配。

  社会是由不同行业、群体组成的,在收入分配上也理应求同存异。一些行业拿高薪是一种必然和客观存在。但是,在此之前的2005年,审计署的审计便已给电力行业贴上了“系统工资增长过快,没有统一的分配制度”的标签,让电力行业给人留下了“收入高且分配混乱”的印象。其实在我看来,“收入增长过快”并不等于不合理,问题在于我们是否从中找出了它增长过快的不合理之处,并且,分配混乱还不止于电力行业,反观其它行业亦是如此。社会分配如果没有一个横向的科学系数比较,我们就难以确定电力行业是否应该减薪。正如一位电力系统职工王先生所言:“我们的工资本来就是中等,难道一定要减成低收入群体才算符合社会公平吗?”

  进一步问,电力行业因何而减薪?仅仅是垄断吗?我想不是的,这里面主要是电力涨价影响了大众心态。近年来,煤价接连上涨、运费提高、厂网分开等一系列的原因,使原本就利润不高的电厂(以前靠电网补贴)难以消化增支因素,而电价稍有提高,居民就会不满。再加上媒体见树不见林的新闻报道,使得公众对电力行业员工收入产生了异议甚至仇视心态。

  几位电力行业员工对减薪的看法和认识无疑就说明这一点,迫于舆论的压力实施减薪,显然不是一种理性的表现。在现今社会,我们应当尊重舆论,但我们不应向舆论献媚。因而,只有正确审视电力行业(当然也包括其它行业)员工收入的高与低,才能决定是否应该减薪以及它的对与错。

  在电力行业减薪的问题上,电力行业内部一片质疑,其中有不少都是对媒体报道的反驳,其中还有一部分电力系统的员工将自己的工资收入明细发到论坛上,质问:“这样的工资水平算高吗?”每个行业和群体的收入分配平等地停留在低水平,即使符合社会公平和公正以及大众认可,也未必符合社会发展的文明与和谐。

  从始至终,我们都没有看到对电力行业减薪的科学依据。而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有一个通行的复合财务系数计算方法,即采用人工成本系数作为不同企业、行业和地区的社会人工成本比较的参考标准。在同一地区或行业内,如果某一个企业的人工成本系数排位发生较大的变动,则说明该企业的整个经营管量状况一定发生了大变化;如果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或居高不下,则说明该企业经营状况一定出现了不可逆转的恶化。因此,我最后要问:我们有人工成本系数吗?我们对电力行业减薪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如此盲目地对电力行业减薪,最后的结果会不会是仇视高薪、同拿低薪?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查看更多>电力员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