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到了梅溪,道路两侧满是被积雪压垮的树竹,他们一路清障一路“挪”,到达山顶时已是中午。山上一片白茫茫,雨雾缭绕,能见度非常低。逮着雨雾稍稍散开的间隙,他们操控无人机对220千伏安溪线84号塔附近导线开展除冰作业。1次,2次,3次……多次撞击下,覆冰一点点松动,最终脱落下来。
这是2024年2月浙江持续性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期间的一个场景。彼时寒潮的影响范围和强度创下2008年后新高,为历史同期罕见。
大多数人已经淡忘了11个月前的凛冽,但对亲身经历抗冰保电的电力员工而言,当时的一切细节仍历历在目。“下山时已是傍晚,路很滑,每个人都摔了。我背上也有‘覆冰’,就像穿了铠甲。”焦晓鹏回忆道。
眼下,冷空气一波接着一波南下,浙江又将开启“速冻模式”。浙江电网准备好应对新一轮“湿冷魔法”攻击了吗?
“湿冷魔法”可怕在哪儿?
“低温雨雪天气时,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的输电线路均有可能覆冰。”焦晓鹏说。输电线路覆冰是造成电网灾害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1950年以来,我国湖南、宁夏、湖北、河南、青海、贵州、云南、四川等地电网都遭受过冰雪灾害。其中,2008年,我国南部发生大面积电网冰灾,造成近3.7万条10千伏及以上电力线路、2016座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停运,10千伏及以上杆塔倒塌及损坏超31万基。当年浙江电网遭遇了有气象系统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冰灾,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国外也深受其扰。公开数据显示,1984至2006年,美国有5%的电网事故由冰灾引起。其中,2021年美国冬季冰灾导致得克萨斯州超过380万用户失去电力供应,损失负荷近2万兆瓦。
看似轻盈的覆冰为何对输电线路有如此大的破坏力?“可能有些难以想象,但覆冰确实能把钢芯导线拉断。”国网湖州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主管张鹏对电网冰灾有着深刻的认识。
覆冰对输电线路的危害主要体现在电气故障和机械损伤两个方面。电气故障主要是指因绝缘子闪络、导线舞动、脱冰跳跃等发生的短路跳闸。而机械损伤则是指在覆冰厚度超过限定值时,输电线路“不堪重负”而出现的断线、倒塔等严重现象。
“输电线路覆冰的发生机理纷繁复杂,涉及气象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电工学、热力学等多学科,有极大的随机性、不可预见性,是极具挑战的科学技术难题。”张鹏说。
寒潮之下,浙江电网如何应对?
浙江山区广且海拔高,处于我国西北向冻雨带末端,当地冬季湿度大,每逢寒潮,高山区极易覆冰。此外,浙江还是典型的电力受端省份,外来电占比超三分之一。如何护送每一度来之不易的电平稳穿越寒潮、抵达用户,是每年迎峰度冬期间的必答题。
解题的第一个关键字是“抗”,也就是对输电线路抗冰能力开展校核和补强。2024年12月10日,220千伏安溪线抗冰改造工程完工,这是当年浙江省内诸多抗冰改造工程中的重头戏。该工程将改造段设计覆冰厚度从15毫米提升到20毫米。同时,通过选用高一个强度等级的钢材、改钢芯铝绞线为抗拉强度为1.6倍的钢芯铝合金绞线、直线塔改耐张塔等多样化技术手段,有效提升输电线路自身的抗覆冰能力。
国网浙江电力数据显示,2024年,该公司累计校核2.1万余基铁塔,完成147条输电线路抗冰补强,其中包含了±800千伏线路1条、±500千伏线路1条、500千伏线路43条、220千伏及以下线路102条。
第二个关键词是“测”,即提升对输电线路覆冰的监测、感知能力。回顾2024年年初寒潮,浙江电网部分线路在36小时内覆冰厚度即超过设计值,比历史同期快了近60小时,覆冰速度之快打破历史记录。
新趋势的出现对电网企业实时掌握输电线路运行状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应对此问题,2024年,国网浙江电力新建了15座标准化观冰站,加密部署拉力传感、微气象等覆冰监测装置,健全覆冰监测网络,实现203回易覆冰线路重点区段全覆盖及通道环境全感知。
第三个关键词是“融”,即综合应用除融冰手段及时干预,避免覆冰厚度超过输电线路的承载能力。当前,国网浙江电力除融冰能力正全方位提升。主流的融除冰手段主要有机械除冰和直流融冰两种。机械除冰主要采用人工、无人机、除冰机器人等方式。而直流融冰是指通过向输电线路送入直流电,使导线或避雷线发热从而融化覆冰。2024年,国网浙江电力对38回500千伏易覆冰线路开展融冰改造,新增4座500千伏固定式融冰装置和2套500千伏移动融冰装置。
今年1月9日,±800千伏金塘输电线路地线直流融冰改造工程竣工投运。至此,±800千伏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800千伏宁夏灵州-浙江绍兴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800千伏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三大“西电入浙”特高压工程地线均具备了直流融冰能力。
“近年来,地线逐步升级为复合光缆地线,不仅需要扛雷,还承担着通讯重任。”张鹏说,地线又称避雷线。输电线路地线架设在铁塔顶部,不承担输送电流任务,相比于带电导线,地线在寒潮天气下更容易发生严重覆冰。而地线(OPGW光缆)一旦断裂,将直接导致电力通信业务中断,还有可能搭接到下方导线上导致跳闸,影响电网安全。从导线融冰到地线融冰,国网浙江电力全方位提升冰灾防御水平的信念坚决有力。
未来,还可如何继续发力?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日益频繁,逐渐成为新的常态。“即便全力防御,依然不能高枕无忧。谁都不知道下一次寒潮会不会更猛。”张鹏说。
寒潮或将更猛烈?那不如将防御关口再前移一点。
2024年11月25日晚,浙江迎来下半年首场寒潮,部分山区出现冰冻。国网浙江电力在嵊州完成浙江省首次输电线路防冰涂料试点涂覆,探索电网防冰抗冰新途径。该涂料具备“荷叶疏水”“光热吸能”等特性,能够达到防冰疏水的效果,使冰雪难以附着在输电线路上。以往这种材料多应用于船舶、飞行器、道路等交通领域,在输电领域尚未大范围应用,“尝鲜”效果值得期待。
此外,“微地形”概念在业内也已成为新的焦点。
“微地形”是大地形中局部小范围地形,其地理特征如高山、垭口、峡谷等会使风速、湿度等气象因子发生显著变化,导致输电线路覆冰风险大幅增加。
充分考虑覆冰“微地形”气象环境,或可探讨,在规划阶段尽力避开,在设计阶段进行差异化补强设计,是否能从源头上减少输电线路覆冰事件发生?
不过,“微地形”多存在于交通不发达的偏远地区,气象信息获取存在点位少、难度大的问题。同时,现有输电线路主要采用统一化标准设计,难以做到细分到某几基塔的差异化设计。此外,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很多,比如是否符合地方规划,覆冰往往不是首要的决定性因素。
如此看来,推动电网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不仅需要电网企业全力以赴,更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姚羽霞 徐梓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一切准备就绪,开始作业!”4月12日,云南电网公司首次采用“载重无人机+机器人”联合作业的方式,在丽江地区海拔3200米的500千伏线路上,成功完成带电修补架空地线散股任务,及时消除2项紧急重大缺陷,保障了西电东送重要线路安全稳定运行。一声令下,无人机巡检员操控FC30大载重无人机将地线修补机
4月16日,在哈密市镜儿泉的东天山区,作业人员正在对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新疆段)线路进行验收,工程建设进入投运前冲刺阶段。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之一,也是“疆电外送”的第三条直流通道。工程起于新疆哈密市,止
近日,由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建设的500千伏科学城变电站完成主控楼基础施工,全面转序进入主体钢结构施工阶段。一季度,该公司加快重点电网工程建设,按期复工63项工程,新开工6项输变电工程,建成投产2项输变电工程和6条输电线路迁改工程,同时推动500千伏房山变电站增容等12项工程取得立项核准。为了
4月13日,在上海市松江区,一架重型无人机悬停在百米高空,将X光检测机器人精准放置在1000千伏安塘Ⅰ线下相导线上。随后,机器人沿着导线移动作业,完成了耐张线夹的X光探伤。这是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首次应用“无人机+机器人”对输电线路本体设备开展X光探伤检测。以往对两基铁塔间线路的设备开展探伤
日前,可再生能源开发商ACEPower公司宣布,该公司计划在昆士兰州部署5.6GWh电池储能项目的申请已经获得澳大利亚政府批准。根据《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案》,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已经批准ACEPower公司在昆士兰州开发部署两个公用事业规模的电池储能项目,并且部署这两个项目都被认定为“非受控行为”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3月25日,江苏省南京市发改委发布了同意实施六合龙袍大河口30MW渔光互补项目35kV送出线路工程的核准批复文件。据了解,六合龙袍大河口30MW渔光互补项目35kV送出线路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六合区龙袍街道大河口村,项目总投资约870万元,所需资金由南京星益新能源有限公司自筹解决。
4月8日,内蒙古扎兰屯100万千瓦风储基地项目送出输变电工程核准获批。一、为满足扎兰屯100万千瓦风储项目送出需要,同意建设扎兰屯100万千瓦风储基地项目送出输变电工程,项目代码2501-150783-60-01-699257。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作为项目法人,负责所投资项目的建设、经营及贷款本息偿还。二、
4月8日,内蒙古科左后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核准获批。一、为满足通辽南部地区新增负荷供电需求,提高地区供电能力和可靠性,提升地区新能源消纳水平,同意建设科左后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代码2412-150522-60-01-704553。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作为项目法人,负责所投资项目的建设、经营及贷款
4月8日,内蒙古红崖湾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核准获批。一、为满足包头中部区新增负荷用电需求,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电力保障,同意建设红崖湾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代码2412-150207-60-01-997184。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项目法人,负责所投资项目的建设、经营及贷款本息偿还。二、建设
4月8日,高新东500千伏输变电工程。一、为满足包头南部地区新增负荷用电需求,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电力保障,同意建设高新东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代码2412-150222-60-01-516563。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项目法人,负责所投资项目的建设、经营及贷款本息偿还。二、建设地点:包头市
4月8日,阿风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核准获批。一、为满足阿拉善盟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汇集送出需求,为周边新能源项目就近接入和送出提供条件,提高地区新能源消纳水平,并为临哈铁路(临河至额济纳段)扩能改造工程牵引站供电,同意建设阿风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代码2501-152923-60-01-468494
一季度,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交出亮眼成绩单:总发电量达250.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单日最大发电量达到3.82亿千瓦时,均创历史新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其中,风电发电量达148.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光伏发电量达102.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数据增长的背后,是一线员工全力做好
一季度,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交出亮眼成绩单:总发电量达250.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单日最大发电量达到3.82亿千瓦时,均创历史新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其中,风电发电量达148.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光伏发电量达102.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数据增长的背后,是一线员工全力做好
南方电网公司携50余项数字化成果亮相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全方位展示数字化转型成果。2023.5月“慧眼”无人机V2.0●使用场景:用于大规模电网精细化巡检及应急响应巡检需求●功能:“慧眼”无人机V2.0是国内首款面向电力巡检的行业级微型无人机,具有雷视融合感知、导线级自动任务绕障、同机
3月14日,在新疆库尔勒市普惠乡10千伏牧夏线253号杆带电搭接引流线的作业现场,巴州供电公司员工身穿人体外骨骼装备开展作业。这是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首次使用该装备。在以往的带电作业中,作业人员需身着厚重的绝缘装备。长时间负重高空作业对体力的消耗较大,存在安全风险。此次作业采用的人体外骨
从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2月28日,全国首套便携式中继一体无人机在吉林500千伏金庆1、2号线验收现场投入使用,无人机内置的中继技术解决了无信号区巡查、远距离信号中断难题。吉林500千伏主网架覆盖全省,输电线路巡检作业环境复杂,部分山区、林地存在信号遮挡、信号中断等问题。便携式中继一
2月25日,重庆市北供电公司首次应用无人机机巢开展配网架空线路无人机远程自主巡检,实现农网线路巡检自动化、智能化,有效提高线路巡检效率。春节前夕,市北供电公司无人机管控班已完成农网适航区所有重载运行线路的无人机红外测温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对线路运行情况的监测和巡查,该公司输电运检中心
2月11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省级配网故障分析系统发出告警:射阳县某重要民生客户线路20号至23号杆之间发生缺相故障。根据警告,运维人员赴现场排查,发现因线路线夹脱落引发故障,立即处置后避免了故障范围进一步扩大。这是国网江苏电力应用缺相故障定位功能模块识别定位缺相故障
2月10日,国网辽宁本溪供电公司员工来到500千伏白徐一、二线,对500千伏线路“三跨”部分开展无人机巡视。近期,本溪山区气温骤降,该公司组织人员密切关注线路设备情况,计划本周内完成140基500千伏重点运维区段的低温特巡工作。巡视中,国网本溪供电公司运维人员对杆塔基础、塔材状况、警示标识进行
看花灯、逛市集、游园会……春节假期,各地群众走亲访友、旅游出行,一派欢乐祥和景象。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员工坚守在生产运行、客户服务等岗位,奔走在特巡特护、保电运维等现场,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全力守护人民群众欢度佳节。国家电力调度中心数据显示,1月28日至2月4日(农历除夕至正月初七),
“220千伏古王Ⅱ线#015号大号侧山火已熄灭,现场已无浓烟,经无人机检查导线无损伤。”1月31日,株洲供电公司输电检修公司运维人员刘建在山火现场蹲守汇报情况。春节期间,阖家团圆、灯火通明,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许。为确保株洲地区电力可靠供应,让市民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新春佳节,该公司全
4月14日,浙江宁波供电公司用能精算师专业服务团队一行6人携带红外热成像仪、智能传感器等检测设备,走进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热电公司开展能效诊断和碳资产核算专项服务行动。在热电公司中控室,团队成员通过企业生产调度管理平台调取历史运行数据,结合现场勘查情况,针对企业现有热力系统开展能效评估
日前,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浙江电力市场年报》,“绿保稳”成效显著。绿电绿证交易活跃,分布式绿电成交总量、绿证成交总量在国网经营区中位列第一,完成年度外购电目标的107%,充分发挥电力保供作用,全面深化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省间、省内价格保持稳定。自2015年9号文发布开启新一轮电
浙江电网具有高外电依赖、高新能源渗透、高峰谷差压力“三高”特征,与此同时,煤电占比下降,新能源随机性加剧,极端气候下频率、电压稳定性承压。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需求侧资源已具备发挥更大价值的技术条件。虚拟电厂通过聚合空调、储能、充电桩等分散资源,可形成百万千瓦级可调能力,其“灵活聚
4月14日,从国网浙江电力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浙江全社会用电量1526.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4%,显示经济运行开局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数据显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为7.18亿千瓦时、987.19亿千瓦时、280.95亿千瓦时和251.63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2.03%、5.35%
近日,随着宁夏送浙江外来电协议的签订,浙江已和多个能源大省签订中长期协议,全年计划外购电量2050亿千瓦时,较上年增加50亿千瓦时,规模创历史新高。其中,浙江计划外购中长期清洁能源电量1117亿千瓦时,占比54.5%,同样创历史新高。浙江是能源资源小省和消费大省,电力供应对外依存度高。2024年,
“没想到现在充电这么快,只要半小时就能充满80%的电了,据说充的还都是绿电。”4月11日,在浙江次坞高速服务区,刚充完电的新能源车主张先生满脸欣喜。就在当日,浙江首个智慧零碳供能高速服务区——次坞高速服务区在经历3个月的试运行后正式投运,投运后预计每年可实现128万千瓦时绿电替代、减少碳排
翻开2024年浙江电力生产消费统计表,两个数据很有意思。一个是2024年浙江最高负荷1.23亿千瓦,其中受入外来电力4594万千瓦,约占1/3。另一个是2024年浙江全社会用电量6780亿千瓦时,其中受入外来电量2297亿千瓦时(包括中长期电量和现货市场购入电量),同样约占三分之一。两个占比1/3,可见外来电无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顺利收官”。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加快电网投资建设,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推动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截至3月底,电网投资同比增长27.7%,创一
4月2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3月31日,浙江通过中长期协议计划采购清洁能源电量约1117亿千瓦时,计划绿电采购约750亿,清洁能源电量和绿电占比分别达到54.5%和36.5%,均创历史新高。浙江是能源资源小省和消费大省,电力供应对外依存度高。目前,已建成的两条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和三条
3月28日,2025中国企业碳中和峰会暨第四届碳中和行动联盟成员大会在杭州召开。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中国能源研究会三方共建的碳管理体系(电力行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在大会上正式成立。据了解,服务中心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授权成立、中国能源研究会统筹指导、
4月2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千户万灯”服务品牌发布会在宁波召开,发布“千户万灯”服务品牌及品牌IP“亮宝”,将“千户万灯”从公益项目升级为“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双轮驱动的品牌标杆,全力打造央企参与社会治理的“浙江样板”。本次活动也是国网浙江电力邀请媒体记者“走进国家电网”专项活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