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项目正文

宏观调控定调 遏制电力投资过快

2006-08-08 00:00关键词:电力宏观调控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五部委急刹车高耗能项目 电力调控为重中之重

  对于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控再一次加紧。在进入8月份的第一天,由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银监会等五部委以“特急件”发布的《新开工项目清理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对今年上半年列入统计范围的总投资1亿元及以上的新开工项目逐项进行全面清理。其中对电力、钢铁、电解铝等行业要求清理总投资30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煤炭行业被要求清理设计能力3万吨/年及以上的项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3%,增速为近三年来同期最高。全国有8个省(区、市)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幅超过50%。

  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李军杰指出,本次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与2003年、2004年还是有很大的不同,那时是煤电油运供求紧张。

  但现在这种状况已经有所缓解,尤其是电力供应。在他看来,这种由于电力供应缓解所带来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更令人担忧,如果调控不好会重新陷入2002年以来的经济发展老路。

  事实可能正在显现出这种趋势,2002年以前,电力供应出现小幅过剩。富余的电力为高耗能行业带来投资机会,自2002年以来,由于经济结构出现重化工倾向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造成国内电力供应趋紧。正是由于电力趋紧所带来的危机感,国内开始专门针对电解铝等行业开始宏观调控。同时,国内的电力投资高峰也伴随而来,一直到2006年电力供应趋缓。

  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预测室李军杰博士认为,在目前电力供求缓解的时候,应该当机立断,对违法的高耗能项目停止供电,避免再陷入“盲目上马高耗能项目—电力供应紧张—电力项目投资热—电力供应出现富余—新上高耗能项目—电力供应紧张”这样的“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怪圈。

  

 
 


  ■链接

  8月1日公布的最新能耗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能耗增长仍快于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0.8%.合计占全国能源比重80%的原煤产量、发电量上半年分别同比增长12.8%和12%,增速分别比上半年经济增速高出1.7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总体看,今年实现节能降耗目标难度较大,节能降耗形势十分严峻。

  上半年,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3%,比近年平均增幅高出6个百分点。我国工业能耗约占全社会能耗的70%,而上半年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增长13.2%,超出经济增速2.3个百分点。进入二季度,工业生产更是逐月提速,6月份增速高达19.5%,几乎是经济增速的一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能耗较低的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上半年仅分别增长5.1%和9.4%.

  高耗能项目投资高企

  就在清理新开工项目政策出台的同时,四川省眉山市的明星企业———眉山启明星铝业公司,又迎来一笔重量级的投资,拟投资12.7亿元的眉山启明星电解铝续建项目开工仪式7月31日如期举行。

  出席该仪式的包括四川省副省长在内的重量级人物,可见这笔投资对当地的重量性不言而喻。

  在开工仪式上,该市市委书记蒋仁富表示,将在土地、环保、水、供电等方面为后续项目核准创造条件,并配合企业积极考察和争取配套水电资源。其还表示,力争到2008年,眉山铝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就是这家企业,曾因今年1—6月销售收入增速达40%而受到了当地政府的奖励。除了上述电解铝项目,本文开头提到的铝工业发展集中区也正在进行电解铝二期工程招商,投资额在15亿元左右。据记者了解,目前已经有十家左右的企业入驻这家围绕电解铝工业上下游的专门开发区。

  除了电解铝之外,化工、建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行业的投资也在增长。根据2006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这四大行业用电增长较快,对工业用电增长贡献率达到50.1%.

  电价回落增大高耗能行业利润空间

  李军杰认为,目前来看,影响高耗能行业的利润的两个因素:电力供应,尤其是电价,以及产品的市场需求都在拓宽着高耗能企业的盈利空间。

  在产品价格方面,电解铝、钢铁等价格已经有所回升。这主要是受“十一五”开局之年以及地方政府换届的影响,许多地方的城市化进程都在加快,这直接带动了对钢铁、电解铝等原材料的需求,从而使价格回升。据记者了解,上半年,一些电解铝企业的销售收入增长甚至达到了100%.电力方面,由于供应缓解,许多针对高耗能的电力价格正在回落。记者在近期青海省对电力价格进行调整的规定中看到,对大工业电价中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碳化硅生产用电价格每千瓦时提高0.2分,非居民照明电价、商业电价、非普工业电价、大工业电价每千瓦时提高1.31分。如果做个对比,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差别并不明显。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电力需求的改善,耗能产业有重新抬头的趋势,个别地区为刺激电力需求又出台优惠政策扶持高耗能产业发展。

  电力供需形势继续缓解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京发布的2006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显示,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继续缓解,缺电省份由2005年初的25个,减少到目前的4个。据新华社报道,在陕西、山西、内蒙古等能源大省,部分地区电量出现富余。预计西北电网富余电量304亿千瓦时,除去向华中跨大区送电28亿千瓦时外,全网富余电量仍将达到276亿千瓦时。其中仅陕西省就将富余电量107亿千瓦时。

  地方的招商引资中也可以看出电力过剩的趋势,就拿电解铝行业这个耗电的大户来说,在过去电力紧张的时候,对这类的企业是严格禁止实行电力优惠的。不过,刚于上半年建成的西部某省铝产业发展集中区已经对入驻园区的电解铝企业实行电价优惠了,据其工作人员介绍,对于进驻该园区的企业,在地价、电价方面都有优惠,电价是实行省政府直购电试点政策,每度电可以优惠3.5分。

  电力过剩的情况在今后的一两年内可能都会存在。西南证券的一份报告认为,2007年、2008年将出现电力过剩,2010年起实现新的均衡。新华社的报道同样以山西的例子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十一五”期间,山西计划新投产的2200万千瓦外送电力,现已落实的省外市场容量只有1047万千瓦,尚有1100余万千瓦没有着落。

  调控需要平衡各方利益

  为了防止在电力出现富余之际,部分地区再重新启动高耗能项目,7月份发改委下发的一份通知规定,无论电力供应处于紧缺或是宽松状态,各地区一律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自行制定出台对高耗能企业用电实行电价优惠的政策,已经自行采取优惠电价政策的,应立即停止执行。

  不过,一位电解铝企业工作人员表示,“从国家这个层面当然要控制电解铝这样的高耗能行业,但是下边还是都在做。

  地方政府也面临着发展经济的实际情况。”

  李军杰认为,一些地方之所以热衷于投资钢铁、电解铝、电力这些行业,主要是因为这些项目的投资额度都比较大,对拉动地方的GDP、税收都有好处,可以很容易为地方官员带来政绩。

  其实对于地方而言,尤其是水电资源充足的那些地区,在电力有富余的情况下,不上高耗能项目,可能对当地带来双重损失。一是由于电力富余而出现的产能闲置会导致企业亏损;二是如果不再新上高耗能项目会让地方失去许多招商机会,从而对地方GDP、税收都不利。

  因此,就实际而言,主要还是一个利益问题。如果国家要停止对高耗能项目供电,就需要调整好地方政府、电力企业的利益。

  避免陷入“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怪圈

  由于电力行业上半年的利润总额增长迅速,这对后续的电力投资仍然是一个很大的利好刺激,电力投资高潮可能还将持续。

  这让更多人对当前的状况产生担忧,如果不能控制住由于电力投资所带来的高耗能项目的重新扩张,将可能使宏观调控再次陷入““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怪圈。

  针对电力投资所带来的怪圈,李军杰认为,调控的政策目的是要停止对违法的高耗能项目的电力供应。这样既避免了又一轮针对这些项目的继续投资,同时还可以抑制时下的电力项目投资热潮。为了达到整个宏观调控想要的效果,而由此带来的电力行业的亏损也只能让位于大局了。

  发改委在《防止高耗能行业重新盲目扩张的通知》中强调,要科学调度合理利用现有电力资源。电力企业要妥善处理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对于违规盲目扩张和不按期淘汰落后高耗能装备及产品的企业,电力供应企业要依法停止供电。

  从发改委的上述表述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电力行业的调控关系到整个宏观经济的大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查看更多>宏观调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