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06-09-14 00:00关键词:传感器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传感器技术是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传感器产业也是国内外公认的具有发展前途的高技术产业,它以其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渗透能力强、市场前景广等特点为世人瞩目。
我国自动化方面的专家呼吁:目前复杂系统越来越复杂,自动化已经陷入低谷,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传感技术的落后,一方面表现为传感器在感知信息方面的落后;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传感器自身在智能化和网络化方面的技术落后。
分析仪器产业迫切需要新型传感器。分析仪器是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无论在工业过程控制、设施农业、生物医学、环境控制、食品安全乃至航空航天、国防工程等领域,均迫切需要各类新型传感器作为信息摄取源的小型化、专用化、简用化、家庭化(甚至个人化)的新一代分析仪器,实现更灵敏、更准确、更快速、更可靠地实时检测,以迅速改变我国分析仪器的落后状况。
而技术推动是加速传感器技术发展的保证和机遇。几十年来,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促进了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未来10~20年,传统硅技术将进入成熟期(预测为2014年~2017年)。届时,直径300mm硅晶片将大量用于生产,使得硅的低成本制造技术和硅的应用技术将得到空前的发展,这无疑将为研制生产微型传感器、智能传感器等新型传感器提供技术保障。从总体发展看,传统硅技术将一直延续到2047年(即晶体管发明100周年)才趋于饱和(即达到芯片特征尺寸的极限)和衰退。而当前微电子技术仍将依循“等缩比原理”和“摩尔定律”两条基础规律走下去,在尽力逼近传统硅技术极限中,不断扩展硅的跨学科横向应用(如MEMS等)和突破“非稳态物理器件”(量子、分子器件),而上述微电子技术发展中的两大方向正是当前乃至未来20年传感器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同时,多学科、多种高新技术的交叉融合,推动了新一代传感器的诞生与发展。例如:当前我国正在重点开发的MEMS(微电子与微机械的结合)、MOMES(MEMS与微光学的结合)、智能传感器(MEMS与CPU、信息控制技术的结合)、生物化学传感器(MEMS与生物技术、电化学的结合)等以及今后将大力开发的网络化传感器(MEMS网络技术的结合)、纳米传感器(纳米技术与传感技术的结合)均是多学科、多种学科技术交叉融合的新一代传感器。
(1)传感器产业化发展模式
要加速形成从传感器研究开发到大生产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走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相结合的跨越式发展道路,使我国成为世界传感器的生产大国。
(2)传感器产品结构向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产品品种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倾斜,尤其要填补“空白”品种。
(3)企业生产规模(年生产能力)向规模经济或适宜规模经济发展。
量大面广的通用传感器的生产规模将以年亿只计,一些中档传感器的生产规模将以年产1000万只(含以上)计;而一些高档传感器和专用传感器的生产规模将以年产几十万只~几百万只计。
(4)生产格局向专业化发展。
专业化生产的内涵为:
1.生产传感器门类少而精;
2.专门生产某一应用领域需要的某一类传感器系列产品,以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3.各传感器企业的专业化合作生产。
(5)传感器大生产技术向自动化发展。
传感器的门类、品种繁多,所用的敏感材料各异,决定了传感器制造技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综观当前传感器工艺线的概况,多数工艺已实现单机自动化,但距离生产过程全自动化尚存在诸多困难,有待今后广泛采用CAD、CAM及先进的自动化装备和工业机器人,予以突破。
(6)企业的重点技术改造应加强从依赖引进技术向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的方向转移。
(7)企业经营要加快从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相结合的国际化方向跨越发展。
(8)企业结构将向“大、中、小并举”、“集团化、专业化生产共存”的格局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不曾想这个春日,春风不再似剪刀,却似青龙偃月刀。4月11日至14日,我国多地出现极端大风天气,华北、西北地区东部、东北地区中部、等地最大阵风风力普遍8级以上,内蒙古、甘肃、山西、河南等局部地区阵风风力达11~13级。同时,受大风和传递路径影响,内蒙古西部、宁夏、甘肃中部1及陕西、山西、河北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促进检验检测认证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推行涉碳类认证。推动重点产品国家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率先在钢铁、电机等行业编制国际通行的碳足迹认证规则,完成20个与国际接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前,广西正以真抓实干的姿态,锚定农业现代化目标稳步前行。近日,笔者走访南宁宾阳、玉林博白等地发现,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广泛融入农业生产,车间育苗、自动喷灌、智慧种植等技术已在田间地头“扎根”,而支撑这些技术落地的关
4月14日,浙江宁波供电公司用能精算师专业服务团队一行6人携带红外热成像仪、智能传感器等检测设备,走进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热电公司开展能效诊断和碳资产核算专项服务行动。在热电公司中控室,团队成员通过企业生产调度管理平台调取历史运行数据,结合现场勘查情况,针对企业现有热力系统开展能效评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在绿色低碳领域,技术创新阶段。围绕退役动力电池、废塑料等资源循环方向,开展重大技术、装备和工艺研发,最高给予市财政资金500万元项目支持;围绕绿色氢能、前沿储能、碳捕
塔筒平台盖板自动开闭系统是一种通过传感器感应触发,实现盖板自动化开闭的安全保护装置。配合免爬器使用,有效改善了免爬器单人登塔作业开关盖板太麻烦不关,多人登塔作业盖板不能关的作业现状。提高免爬器登塔作业的安全性、规范性以及作业效率。01更安全平台盖板自动开闭系统用技术手段消除了操作人
近日,大唐水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成功在海勃湾水利枢纽公司2号机组上部署国内首台(套)水轮机转轮室智能监测系统,实现了对转轮室多维度健康状态的实时感知与智能诊断。针对现场复杂环境下的信号传输距离远、延时及干扰问题,该院技术团队基于机组转轮室实际结构,采用5G传输技术和新型数据滤波算法,设
4月5日14时42分,昆柳龙直流工程柳州换流站内,在±800千伏电压环境下,量子电流传感器与传统纯光互感器的红色波形一致。“接线顺利,波形一致,运行正常!”振奋的声音在现场的上空飘荡着,宣告着量子电流传感器的调试成功。时间倒回20小时以前。广西柳州郊外,高大的铁塔在探照灯下泛着冷光。南方电
4月8日,世界首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量子电流传感器在昆柳龙直流工程柳州换流站投入运行超过72小时,标志着我国电力领域首个量子传感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依托量子特性,这套传感器可以在-40摄氏度至+85摄氏度极端环境下,实现从毫安级到10千安级的超宽量程覆盖,成功将量子精密测
“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问世,光量子芯片首次实现多比特“连续变量”量子纠缠,基于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探索实现全球化量子通信的可行性……近年来,我国量子技术不断突破,应用场景逐渐向纵深拓展。电力行业正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型,对电力设备状态感知、数据传输安全性和计算能
“我们采纳供电公司的建议,在园区规划时就融入了节能减碳的环保理念。”4月7日,在位于湖北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风猛士科技智慧园区内,该园区制造支持室主任吴青海说。此前,在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建议下,园区利用员工停车场、焊装车间及总装车间屋顶,安装了总容量为6200千瓦的光伏发电设备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