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泸州电厂瞒报重大污染!

2006-11-30 00:00关键词:治污电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川省投资公司泸州电厂近日发生泄油事故,16.94吨柴油排入长江。重庆江津等地采取紧急拦截处理措施,由于各方面的全力抢险,这次漏油事件没有影响到重庆市区的饮水和三峡库区的水质。调查中发现,在整个泄油事故中,这个电厂明显存在瞒报行为。

  电厂瞒报泄油数量   
 
  11月15日下午3时,四川省投资公司泸州电厂输油管线柴油泄漏,造成长江水体污染,泸州市环保局在次日凌晨3时向下游的重庆江津等地通报,泄油数量为0.38吨。这380公斤柴油泄入长江,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警觉。

  国家环保总局西南督察中心主任马宁介绍说,当时认为380公斤比较少,所以和重庆方面商量的结果就是加大常规监测,在频次和密度上加大一些。由于数量不多,加上目前长江1万多个流量,不会有什么大的危害。

  重庆启动环境应急案

  16日下午3时多,泸州下游250公里的重庆江津市环保局监测人员发现,长江水面上漂来一个巨大的油污带,长约两公里,宽达50米,致使长江干流水体中柴油污染物超过国家标准5倍多,这表明柴油的泄漏数量远远不止0.38吨。 

  在现场指挥的马宁主任判断,肯定存在瞒报行为,立刻要求泸州方面重新核报数据。半小时后传来新的数据表明,泄漏柴油量为16.94吨。情况紧急,一旦油污带进入重庆市区水域,将直接威胁全市居民的饮水,重庆市立即启动环境应急预案,紧急调集应急物资,进行打捞和拦截。

  信息瞒报使抢险被动

  从泸州电厂11月15日下午3时发现泄油事故开始,到下游重庆江津接到通报,经过了长达12个小时的时间,而泄油数量的报送从0.38吨到16.94吨也拖延了近10个小时。按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要求,环境污染事件的信息通报必须在一小时之内。

  马宁主任表示,这次泄油事故中泸州方面没有做到及时、准确,这给下游的抢险带来了极大的被动。

  厂方阻挠调查核实

  从0.38吨到16.94吨,这两个数据几乎相差50倍。泸州市环保局污控科明波称,他们对企业这个数据确实不相信,但是企业坚持用这个数据,说是专业人员核实出来的,他们只是行政管理人员,企业到底漏油多少,无法核算出来。

  为了解企业报送数据的真实性,记者随四川省环境监察总队队长兼泄油事故联合调查组组长赶到四川投资公司泸州电厂进行调查核实,却遭到厂方阻挠。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