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增速放缓 LCD产业洗牌加剧?

2006-12-15 00:00关键词:LCD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如何看待当前液晶产业发展的主流和趋势?未来液晶产业面临哪些挑战?刚刚闭幕的“2006(上海)亚洲LCD产业高峰论坛”试图给出答案。来自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日本和韩国液晶产业界的精英会聚上海,共同探讨液晶产业从整机、面板、模组、元器件、材料、渠道整个产业链如何“共进退”。   
 
  LCD是“寡头游戏”?

  2006(上海)亚洲LCD产业高峰论坛的主题是“技术成长,整合共赢”,主办方之一是日经BP社,两天的会议虽然有点长,但讨论的问题还是比较集中。第一天论坛主要是探讨、预测FPD发展趋势以及新业务的动向。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郝亚斌,赛诺市场研究公司副总经理叶平,夏普专务董事、AV大型液晶业务本部本部长片山干雄,日经BP社电子机械局局长藤堂安人等相关行业的代表人物相继发表了演讲。第二天的会议则集中在最新液晶技术的交流。从55英寸SED、支持4K数字影院规格的液晶面板、提高显示功能的快速反应液晶面板,到能从三个不同角度同时播放三个不同画面的车载液晶显示器等方面进行了技术交流。

  记者注意到,在面板领域,论坛上领衔发言的还是日韩和我国台湾的巨头,而企业的声音还相对弱小。难怪有与会者私下议论:“液晶面板作为国际性的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完全是寡头竞争的游戏。”

  会上,藤堂安人做了题为“产业的现状和未来”的演讲。这个题目看似很大,但藤堂提供的数字却很细致。他说,全球液晶产业2006年销售将达8万亿日元,到2015年,全球FPD将跨上10亿台。据他估算,大多数消费者的购买金额为每平方英寸1~2美元,而低价化和大画面尺寸新业务是促进液晶产业蓬勃发展的动因。

  目前,中国业界不管是在产业布局、战略联盟,还是在联合研发、技术合作、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在国际合作的大背景下,在全球最有影响力的LCD产业圈进行深入具体的交流和探讨。郝亚斌认为,我国彩电业正处于转型升级新阶段,未来在显示多元化的前提下,CRT虽保持主流,但呈现衰退之势,LCD销售额则逐渐逼近CRT,而PDP会以相对稳定的态势中保持增长。

  尽管中国大陆的平板显示行业仍落后于日韩与我国台湾地区,但并不代表我们不能赶超他们,正如上广电光电子技术副总监金波先生所说,其实我们落后于日韩的方面,只是一个态度问题。但态度也能决定成败。

  “高门槛与高竞争”

  在液晶领域,除少数业者赢利,亏损几乎成为“主题”。可是国际巨头仍在不断向高世代挺进,目的为何?

  “旨在布局新市场和抢占话语权。”LG飞利浦执行副总裁权福以为。而夏普自率先推出八代线布局之后,据说计划斥资5000亿日元,投入十代线的争夺,将在2007年第三季度动工,2008年中投产。

  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副总干事罗怀家说,在面板领域,更充分地体现了“速度决定胜负”的真理。他认为,未来平面显示技术将随平面电视发展而越来越兴旺,平板产业越来越表现“高门槛与高竞争”的特点,在平板产业领域,两岸合作优势互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他估计,2006年台湾地区面板产值(含关键组件)可达到10803亿元新台币。

  赛诺市场研究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叶平对未来我国液晶电视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他认为,液晶继续增长,但增速放缓。他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前三个季度,中国液晶电视出货量超过1200万台,同比增长121%,从增速看,超过100%,即高速增长,但和2005年的169%的增长速度相比,增速确实有所减缓。中国已成为液晶电视生产大国、出口大国,预计2006年全年,中国液晶电视出货量将超过1800万台,出口量将超过1300万台。

  他进而指出,当一个市场或行业步入低速增长期、成熟期,甚至衰退期的时候,企业的发展就难多了。当中国液晶电视市场进入增速减缓的时期,企业就面临新的抉择,如何从以量(数量)取胜的战略转向以质(价值)取胜的战略是摆在每个企业家案头的首要问题。

  -相关链接

  PDP寻找“反攻”时机

  液晶PK等离子,谁是赢家?专家和消费者一样希望“有说法”。但企业任何时候都是用实力说话。近日,日立最新款1080×1280像素的42英寸高清等离子(42PD9900TC)电视面市,这款新品等离子电视充分体现了日立的技术优势,也是日立专门为中国市场所研发的一款产品。其最大特点是充分应用了富士通-日立等离子屏幕工厂的ALIS技术特长,使屏幕的像素达到了1080×1280,完全满足高清的要求。日立数字映像(中国)有限公司营业本部副本部长卫旭东表示,日立不断推出高清等离子新品,大大增加了等离子对阵液晶的实力和信心。

  赛诺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叶平认为,比较液晶和等离子电视的市场地位,“谁将打败谁”是许多企业、研究机构、媒体乐此不疲的事情。要客观的评价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比较要基于相同口径(这是统计的基本功)。

  他说,液晶电视的尺寸是全方位的,从几英寸到几十英寸,无所不有;等离子电视的尺寸是有一定范围的,基本上是40英寸以上。外行人士在比较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销售规模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一差异,不分尺寸大小,直接进行比较(有些人是不了解正确的方法,有些人是偷梁换柱)。公平的比较方式是:拿大尺寸的液晶和PDP进行比较(如37英寸及以上,或40英寸及以上),只有口径相同,比较才有意义。

  赛诺公司对40英寸及以上的电视市场进行了评估,得到的结果是,中国目前的大屏幕市场上形成三大特征:一是平板电视成为主流,二是等离子与液晶电视不分上下,三是液晶电视增势趋缓,等离子平稳增长蓄势待发,多元格局将维持相当长时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