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大唐湖南石门发电公司:何以解煤忧

2007-02-06 00:00关键词:发电发电公司大唐湖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07年1月21日,对位于湘西北的石门发电公司来说,算得上是一个有点特别的日子,这个依靠火车煤运行了整整十二年之久的电厂,终于启动了另一条"粮草"通道――21台载重20吨的卡车从湖北运来了400多吨汽车煤,尽管这400多吨汽车煤送到石门发电公司还不能保证该公司四台300MW机组一个小时的正常发电,但这也无疑算得上是"雪中送炭"――石门刚刚经历2007年的第一场雪,天气仍然很阴冷。

  就在一周前,在该公司呈送到湖南省经济委员会的一封告急函中,是这样陈述其燃煤紧张形势的,"1月份以来,社会用电处于高峰期,我公司发电任务十分繁重,四台300MW机组持续满负荷运行,日均耗煤达到1.5万吨,库存煤量急剧下滑。由于目前正在进行全年煤炭订货,春运即将来临,再加上受铁路局过口限制和其他因素影响,调运形势十分严峻,现在我公司外省到煤每天不足0.6万吨,到货量远远低于消耗量,截止到1月14日,库存已低于10万吨。尽管我们尽了很大的努力加强调运工作,但收效甚微,供煤紧张局面有日益加剧之势,极可能导致缺煤停机。为此,为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和全省用电需要,请求省经济委员会对我公司发电用煤给予大力支持和保障。"一周过去了,情况似乎并没有明显的好转,而该公司的燃煤库存已经降到8万吨,对一个一天就需要1.5万吨燃煤的火电厂来说,这已经是十分危险的库存量了。

  燃煤已成为燃眉之急,这不单单是石门发电公司一家的遭遇,甚至就在本月初,省内就已有火电厂因为燃煤供应不足而导致停机的先例,比较起来,石门发电公司的燃煤库存还没有到最"危险"的时候。该公司主管燃料的负责人表示,汽车煤尽管只能算"杯水车薪",但有了这点"薪"也能救一点急。

  "忧"来已久

  "救急"早已不是第一次,只不过对于焦柳线进入湖南的第一个路口电厂,拥有北煤南运区位优势的石门发电公司来说,采用汽车煤救急的确是第一次。

  "告急"似乎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救急"似乎已成为一种习惯行为。近年来,一旦临近春节,湖南省内各大火电厂的"粮仓"(煤场)都会"红灯"闪烁――频频低位报警。这种困境,不单单是石门发电公司一家在"忍受"。

  "忧"来已久,绝非虚言。

  湖南火电靠天"吃饭"就有靠天"饿肚子"的时候。湖南属于能源匮乏省份,煤炭资源较为紧缺,自给严重不足;水利资源在有些时节相对丰富,但另外一些时节则恰恰相反――比如枯水季节。这样为水、火电各占半壁江山提供了前提条件,也为火电机组"长峰长谷"埋下了伏笔。一旦遇到丰水期,水电机组满发,火电机组就只能"调峰",充当"跑龙套"的角色,一旦遇到枯水期,水电机组发不出电来,火电机组就要责无旁贷"挑大梁",满负荷顶上。而湖南的丰水期和枯水期往往"泾渭分明",二、三季度相对雨量充沛,一、四季度则往往天干少雨,因此,湖南火电每年都要经历"紧一阵松一阵"的考验,机组利用小时在很大程度取决于雨情水量的多少。

  令湖南火电企业倍感头痛的是:枯水期往往就是铁路运力最紧张、燃煤供应最困难的时期,这个时期,火电企业一方面肩负确保安全发电的沉重的社会责任,一方面要应对春运高峰带给铁路运力的冲击,还要应对每年的煤炭订货会前后燃煤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考验。

  火电企业可谓夹缝中求生存。

  尽管一些火电企业为应对"长峰长谷"早动手、早准备,比如石门发电公司为了保证冬季高峰负荷期间的燃煤供应,对存煤场所进行扩容,增加了两个露天煤场,使煤场库容达到45万吨,并且在2006年11月底使库存涨到最高,但仍然经不住"长峰"的消耗,毕竟每天进煤量远远少于消耗量。所以,利用发电淡季多储存燃煤以备发电旺季所需,其实并不是问题真正的解,问题真正的解是拥有持续、足量的燃煤供应以及可靠、充足的运力保障。

  又添新愁

  持续、足量的燃煤供应以及可靠、充足的运力保障,可以说是湖南火电企业极盼望能得到解决的问题。这算得上是极重要的问题,但还不是最关键和最根本的问题。最关键、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价格,一是煤价、二是电价。

  电力事关国计民生,缺乏电力供应,人民群众正常的生活秩序会大受影响,和谐社会建设也无从谈起。但火电企业归根结底也还是一个企业,也需要讲投入和产出。火电企业实际上只是一个电力"生产商",通过购进原材料――煤,经过生产加工出"电能",然后出售给电网公司,最终为社会所消费。所以,火电企业不得不在"入口"和"出口"两个环节上仔细琢磨――一方面要充分考虑燃煤价格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销售电价(上网电价)对企业效益的影响。

  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国家放开电煤价格,甚至取消了对重点电煤的特殊优惠政策,煤价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可以用"翻筋斗"来形容。有一组数据:2003年,湖南省无烟煤合同价为37.76元/千大卡,贫瘦煤为44.58元/千大卡;2004年的煤价分别涨到了40.5元/千大卡、47.5元/千大卡。2005年,省经委与物价局联合确立的电煤指导价为:无烟煤平均涨19元/千大卡,贫瘦煤涨23.5元/千大卡。实际省内煤价已涨了104元/吨,与2004年同期相比,涨幅达48.5%。2006年,煤价继续走高,在2005年的基础上平均上调5~30元/吨。进入2007年,我国的产煤大省――山西率先提出,煤炭在2006年基础上平均上涨30元/吨,由此又拉开新一轮煤炭涨价的序幕。据石门发电公司主管燃料的负责人介绍,在2007年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上,该公司与外省(主要是山西、陕西、河南省)大矿签订的285万吨燃煤供应合同,平均每吨在2006年的基础上上涨了20-30元,仅此一项,今年的生产成本支出就将增加数千万元。

  而火电企业十分关注的上网电价却并不能及时地随着煤价上涨而"水涨船高"。首先是电价仍然是"计划电",火电企业不可能象煤炭企业拥有自主定价权,电价每涨一分一厘都必须经过物价部门的严格审定;其次,尽管有煤电联动政策,但这一政策尚未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经常是煤已动而电未动;再次,国家制定的煤电联动"334"政策(即国家承担煤电联动带来涨价的40%,电网公司承担30%,发电企业承担30%)远没有执行到位,火电企业承担了燃料成本上涨的大头,但却没有获得相应的电价上涨比例。

  在面临新一轮燃料涨价的风潮时,火电企业最盼望的就是能够进一步理顺电价,尤其是上网电价,这已经成为火电企业共同的心声。

  何以解"忧"

  在石门发电公司燃煤库存降到8万吨的时候,该公司的总经理仍然表示,要举全厂之力、千方百计保证燃煤供应,尽力避免因为缺煤造成停机,要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

  那么,对于类似石门发电公司这样的火电企业,在年复一年、一年更难于一年地遇到燃煤困境的时候,应该由谁来帮助他们解燃"煤"之急、分燃"煤"之忧呢?

  公司主管燃料的副总经理罗日平表示,火电企业要走出困境,除了通过自身下大力气挖潜增效,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千方百计抓好节能降耗外,政府伸出"有形之手"进行扶持、社会的真诚关注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借助政府的"有形之手",才能进一步优化火电企业发展环境。政府相关部门必须支持火电企业从"市场煤、计划电"的夹缝里跳出来,使其拥有消化成本上涨的能力,保证火电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的空间。

  政府的"有形之手"应该包括监管之手,煤价的市场化并不就等于煤价的全面放开和无序上涨,当电煤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政府应该采取一定的"监管和控制"措施;政府的"有形之手"应该包括改革之手,应当要进一步加快电价的配套改革,建立煤炭价格与发电价格、发电价格与电网销售电价联动机制,使电网的销售价格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发电市场供求和燃料价格的变化;政府的"有形之手"应该包括服务之手,目前极为短缺的运力配置、尤其是铁路车皮,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电煤供应双方的衔接和实现,铁路运输应该继续对运输货物实行"重点物资"和"非重点物资"的区别,优先保证电煤等"重点物资"的运输。

  现在正值严冬,我们期待,火电企业的春天不要隔得太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发电查看更多>发电公司查看更多>大唐湖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