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中国电力“人均5万”高不高

2007-05-06 00:40来源:红网关键词:中国中国电力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作为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电投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电力公布:2006年营业额52亿元,盈利超7亿元,包含董事薪酬在内的员工成本3.5亿元,人均5万元左右,并未出现之前人们议论纷纷的超高收入。
  
  中国电力人均年工资5万元算不算高?如果和富布斯富豪相比,当然是微不足道了。但我想提醒的是,同样是国企,很多行业的职工一年含辛茹苦下来,年平均工资还没有过万,“5万”对他们来说,难道不是“超高收入”?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0年到2004年间,行业工资收入差距在扩大,电力、电信、烟草等垄断行业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更大。
  
  这就涉及另外一个问题,中国电力公布的“人均5万”只是帐面上的数据,也就是显性收入。而众所周知的是,电力等垄断行业超高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不在显性收入,而在弹性极大的隐性收入上面,比如名目繁多的奖金,住房、用车、旅游等方面的优厚补贴,以及形成潜规则的用电不花钱的“垄断福利”。如果把这些算进去,中国电力的平均工资怕是要远远超出“5万元”吧?记得去年引起舆论哗然的某城市电力系统一抄表工年收入10万元,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还需要指出的是,“人均5万”是中国电力单方面统计并对外公布的数据,其目的不难理解,就是要自我证明收入并没有外界质疑的畸高,以堵社会舆论的嘴:看看,我们只有区区5万元收入,你们以后没有理由再批评我们了。
  
  一个人无法同时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同样的,单方面统计出来的数据缺乏真实性,也就没有多少说服力。要让公众相信自己的澄清,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没有利益瓜葛、立场公正的机构,比如审计部门,对电力系统的工资收入作一番科学严谨的评估,到时,电力行业收入超高是确有其事,还是公众误读,将一目了然。
  
  这样阐述,并非意味着公众患红眼病,见不得某个行业高收入,如果是依靠技术创新与踏实经营,就是收入再高,舆论也只会赞许而无诟病,比如现在IT产业、生物技术等,年收入数十万、上百万者不乏其人,又有谁指责了?
  
  而电力等垄断行业之所以饱受炮轰,关键在于他们的超高收入并非通过工作努力而得,而是通过占有国有资源,利用垄断经营的地位得到的,为了满足一己之私,还屡屡通过涨价将负担转嫁给公众。这样的所得,即使只有1元,本质上都是对公众的掠夺,有违社会正义原则。基于此,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纷纷要求立法遏制垄断行业不合理的超高收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