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电力改革形成的“战国时代”,逐鹿中原、问鼎天下,构建一个全国性电力公司,这才是各系借力资本市场所要实现的雄心目标。
电力舰队驶向何方?
随着电力市场的深入改革,必然引发中国企业如何打造大能源产业链的深层结构问题。
根据全球50家最大能源企业的最新排名,业内专家认为,从这份排名表可以看出,能源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竞争时代,其发展也呈现出许多新的趋势。能源行业的三大发展趋势是:衡量能源企业规模和经营状况的标尺是财务数字;能源工业全球化的步伐正日益加快;随着能源产业的集约性越来越强,石油、天然气、电力和相关服务公司将越来越一体化。而促成中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能源巨头,只有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才能收购兼并各种能源资产或者收购兼并上中下游企业。
在未来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势必引发电力、石油、天然气、石化、煤炭、核能等各个相关产业的整合与重组,最终形成大能源产业链。而大能源产业所拥有的资产总量将达到10万亿元人民币以上。因此,各大巨头都将其战略眼光放在了大能源产业链的整条线上。
可以说,谁主导中国能源市场,谁就主导中国的未来!资本助产大能源产业链,中国未来的真正世界级企业必定是能源企业。
正是看到了此点,核心电力企业已全面张开并购大网。“天下诸侯”亦纷纷登场,除了国电系外,华能系、国投系、长和系、外资系等新兴力量也必将在未来的电力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地方系(地方电力公司)也将在其实力雄厚的大股东的支持下积极发展、参与竞争,如上海、广东等;
国投系异军突起
在电改形势趋于明朗的背景下,一直深藏不露的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终于出手,通过“买壳上市”的方式将湖北兴化(600886)从石化企业再造为电力企业。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注册资本为58亿元,总资产超过500亿元。截止到2002年3月底,国投系直接或间接拥有的电厂达到32家。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及其这些电厂统称为国投系。
虽然同为“国家队”,但是国投所代表的是不同于国电系统的力量。国投买壳上市的举动意味着,游离于国电系统外的“国投系浮出水面”。
置入湖北兴化的3家电厂的权益只是国投旗下电力资产微不足道的部分。经过多年的潜心经营,国投系已经积累起庞大的电力资产,而这些资产可能成为湖北兴化作为电力公司快速成长的后盾。
这是一笔引人注目的交易,引人注目之处不仅在于它采用整体资产置换来一次性地完成对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和改造,而且更在于它显示了国投在电力市场上的强势存在。股权转让与资产置换差不多同步进行,可见国投对于买壳上市早有图谋。
由于湖北兴化是国投系目前掌控的唯一的上市公司,将上述庞大的电力资产逐渐注入其中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逐鹿中原、问鼎天下,构建一个全国性电力公司,这才是国投系借力资本市场所要实现的雄心。国投电力公司的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国投系将有两大动作:在不断接受国投电力资产的注入后,湖北兴化将不会是一个偏居一隅的小公司。由于国投的电力资产并不归属于国电系统,因而不在电力改革之列,如果其旗下电力资产全部注入湖北兴化,则有可能形成与国电抗衡的电力集团。湖北兴化正在考虑更换名称,以及将总部迁出湖北荆门,迁到北京,将在形式上实现一个全国性大公司的布局。
华能系乘风破浪
此次电力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华能国际1994年在北京注册成立。华能国际的控股股东是华能电力开发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都是从事电力产业投资经营。三者共称为华能系。创建于1988年的华能集团合并资产总额约为1600亿元,净资产约为500亿元。到2002年3月总股本为60亿股。华能国际装机容量约为1100万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3.2%。公司服务区域是从辽宁到广东的东部沿海7个省市,这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电改方案明确的唯一的一家集团公司就是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华能国际作为华能系的窗口企业和旗舰,必然会从中受益。
华能系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在纽约上市的华能国际以57.68亿元人民币的总金额收购同样在纽约上市的山东华能。此次合并创下了中国上市公司至今进行合并的规模之最,也为中国境外上市公司之间的购并交易开了先例。更值得注意的是,它将是一次可以实现“多赢”的合并案。新公司将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独立发电公司,合并涉资达57.68亿元人民币。华能国际的高层表示:“此次购并交易完成后,华能国际进一步巩固了作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独立发电公司的地位”。
华能系是中国最大的独立发电商,也是中国唯一一家跨省经营电站的独立上市公司,也是中国唯一一家在境内外三地上市的电力上市公司。知情人士将华能国际誉之为处在青壮年期的发电厂。他透露:华能国际的优势在于资产比较优质。进口设备比较多。另外,华能国际至今还享受17%的所得税优惠。从辽宁到广东沿海的电力大市场上,华能国际已完成了战略布点。
此前,华能国际斥资20·5亿元收购母公司华能集团的部分资产,包括上海石洞口一厂注册资本中70%的权益、江苏太仓电厂注册资本中70%的权益、江苏淮阴电厂注册资本中44·16%的权益和浙江长兴电厂的全部资产并承担浙江长兴电厂的全部负债。收购完成后,将进一步巩固其作为中国最大的独立发电公司的地位。
2002年1月24日,华能国际与中国银行签署银企协议。中国银行向华能国际提供2.7亿美元现汇贷款。2002年3月19日,中国银行为华能国际提供145亿元人民币授信额度。
2002年3月4日,华能国际与建设银行签署银企协议。华能国际获得建设银行提供的50亿元人民币授信额度。
根据协议,两家国有银行共提供了大约120亿元的贷款额度。两笔贷款都是政策贷款,目标是帮助华能国际在国家电力公司分拆的时候,能够很快得到后者的资产。
根据华能国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介绍,华能系还将有更大的动作在后。
长和系长袖善舞
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也对中国电力市场心仪已久。李嘉诚统领着旗下长江实业、和黄集团、香港电灯、长江基建等四家上市公司,业务遍及各行各业,如地产、港口货运、超级市场、基建、电讯、酒店、保险、水泥、电力、网络等等,形成一个逾万亿资产的跨国企业帝国。统称为长和系。
李嘉诚控制的长和系旗下包括四家公司——长实、和黄、长建及港灯,以及其子李泽楷所控制的盈拓和盈动,李氏父子所持公司的市值已逾一万一千亿元港币。加上市值达二千六百亿的香港电讯,李氏家族所控制的长和系市值,将接近港股市值的三分之一,足与当年的怡和系媲美。
长和系至今在中国内地累积投资额已达到约1000亿港元。
统率长和系资本帝国内外并举、纵横驰骋的李嘉诚,为了在未来的市场中分羹,李嘉诚潇洒自如地挥舞着资本魔棒,进行了一系列的行动。而此次出击是透过旗下香港电灯(HK0006)来实现的。
据悉,香港电灯已经收购国电公司旗下的中电飞华部分权益。超人李嘉诚此次采取的是“曲线战略”,入股甚至控股中电飞华,实在是“一箭双雕”——可以同时进入中国内地的电信和电力两大市场。
中电飞华计划股票发行情况将根据市场调整,初步准备融资额5亿港币,公众持股数比例占25%。北京中电飞华通信有限公司是由国家电力公司国电通信中心、36家网省公司电力通信单位和国家电力公司下属全国性大公司合资组建的网络运营商。公司成立于1997年,注册股本人民币壹亿元整,主营增值电信业务。公司立足电力系统,对系统外积极开展增值电信业务,对系统内全面提供电信服务。
香港电灯创立于1889年,负责香港特区的发电及输配电力供应,香港电灯包括香港电灯有限公司、港灯国际有限公司及若干小型附属公司。香港电灯是香港上市公司。
然而,今年国电通信中心一连串大动作让人大吃一惊:国电通信中心控股的互联网服务供应商——中电飞华通信有限公司将于10月份在香港创业板上市,融资5亿港币;
而李嘉诚为了内地电力市场,早就令港灯集团在国亚太电力市场迅猛地扩张布局。
港灯在2001年底宣布,以7亿港元入股投资额达98亿港元的泰国电厂项目,跻身为该项目的最大股东,从而成为“长和系”逆市投资的最新战例。
2002年6月,港灯与长江基建(HK1038)宣布成功联手投得澳洲维多利亚省的电力公司CitiPower﹐各占五成权益﹐作价十五亿五千五百万澳元(约六十七亿港元)。
港灯此前与18家国际银行签订45亿港元贷款融资,是港灯自获政府批准财务计划以来,在银团贷款市场的主要集资活动。显然,这是李嘉诚为了内地市场而进行资金备战。
李嘉诚近年积极进军电力市场,其称霸之心世人皆知。但是,李嘉诚的策略则颇耐人寻味,更显“超人”的深厚功力。以小博大、以蛇吞象,这是李嘉诚成为超人的诀窍之一,也是李嘉诚积累财富屡战屡胜的招数。在香港,市场人士往往把李嘉诚入市视为大市反弹的信号和标志。长袖善舞的李嘉诚,历经多次经济大潮,对市场起伏有着异常敏锐的触觉,这次,他再度出击,涉及领域之重大,投资手法之巧妙,都是前所未有的,极有可能是为迎接超人新的高峰埋下伏笔。
地方系欲破茧成蝶
地方系最典型的代表是广东电力。早在去年8月,广东电力就已实现了“厂网分离”,原广东电力分拆为“广东省广电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电网)和“广东省粤电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经营发电资产)两家。前者获得了广东电力1700亿元资产中的1000亿元电网,后者则分到余下的700亿元发电资产。
广东省粤电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将大量电力优质资产注入旗下粤电力,粤电力近期马不停蹄地收购母公司属下的7家水电站;粤电力斥资10亿,收购湛江电力有限公司25%股权,还收购广东粤嘉电力有限公司17%的股权。装机容量达到400多万千瓦,而公司还称,2002年公司装机容量可望达到700多万千瓦,粤电力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广东省电力生产主力军。在母公司———粤电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粤电力还有继续进行收购的计划。
粤电力是典型的地方系代表。粤电力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了公司的发展计划:“高筑墙、广积粮”。
国电的各大集团进入广东市场并不容易,粤电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旗下的资产是广东省最优质的资产,肯定优先出让给粤电力,因此国电系通过收购来快速介入广东电力市场的难度较大。
未经证实的消息说,华能集团有意购买粤电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在黄埔电厂所拥有的55%股权但拖到现在还没有结果。显然,粤电力通过收购实行低成本扩张是在享用政策提供的“最后晚餐”。
面对国电系的潜在强敌,粤电力全力构筑其最有力的底牌——南方电网。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拥有的电网资产以及原国家电力公司南方公司所拥有的电网资产将与广东、海南的电网企业重组,成立独立运营的南方电网公司。资产达1000亿元的广东电网将势必占驻南方电网的控股地位。
根据广东广电集团有关领导透露,广东电网有意海外上市,现正进行资产重组。目前,中金和大摩正在准备上市方案,并进行资产评估。广东电网将首先进行审计,并可能先行上市,等新南方电网公司成立后再注入3省的资产。“广东电网将寻求在海外或国内资本市场上市”。他作出了上述表示。新南方电网公司之中,论资产值和盈利都以广东电网最高,最有可能先行上市。
中金公司的一位分析员说,广东电网公司在实行厂网分离之后,运作方式是向省内的电厂购电,然后再分销。由于该公司在广东省的输电业务属自然垄断,所以要受到广东省政府的监管,广东电网赚取一个准许利润。
而据业内人士分析,电改之后,地方系电力企业只有四条路才能破茧成蝶:
第一条是能够成为新的国务院授权管理电力企业的一分子,借助母公司的力量让自身实力实现增长;第二条路是有融资能力的电力上市公司,可以借助资本的力量进行兼并和收购,扩充自身实力;第三条路就是与外资合作,借助外资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寻求发展;而第四条路就是进行资产重组,尽快实现产业转型,退出非优势的电力行业。
外资大鳄蓄势待发
海外各大能源巨头,均对中国电力市场觊觎已久,但是外资对中国电力的热情已大大后退,面对中国电力市场的许多不确定因素和高投资风险,很多外商经多年奋斗劳而无功,已不得不离开中国。
外资往往是以投资、建设、经营三者合一的身份进行的。通过具体的开发过程,外商不但了解到中国电力市场的巨大规模,同时也逐渐体验到了这个市场的诸多风险。根据“高风险,高回报”和风险分摊等一系列国际资本市场上公认的投资理念,外商在项目谈判当中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其中包括远高于国内水平的股本金回报率、政府担保、项目有关各方风险分摊等条件。几乎谈成每一个项目都要付出高额的代价和漫长的时间。外商直接投资电力项目所遇到的困难,充分暴露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电力行业垄断经营所固有的弊端。
90年代中期,中国刚刚开放电力市场的时候,大批涌入中国市场的外国电力公司拿到了高价购买电力的合同,但在97年电力需求收缩之后,地方电力局纷纷拒绝支付当初的账单。现在,由于中国准备分拆中国政府垄断的国家电力公司,外国公司的机会更加有限。
但是,也有专家分析,中国电改以后,外商进入中国市场的空间将受到进一步的压缩。重组只是一个空壳游戏,国家把资产从一只手递到另一只手上,目的是让重组后的实体获得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筹资的杠杆。
中国新的电力公司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国家仍然占有控制地位。但它们仍然能够成为全球的电力巨人,因为它们可以得到国家的产业政策、注入国内资本和深度折扣的国有资产。由于电力行业的资本市场是全盘折旧,外商根本无法衡量国有资产的折扣有多少。中国电力公司规模将非常之大。就像在其它行业一样,中国并不隐瞒自己建立全球公司的模式,方法包括:补贴转让国有资产﹑低息贷款和其它倾斜方式。
目前全国大中型中外合资电厂39个,总装机容量2700万千瓦,占全国装机容量的8.46%,外商投资额23亿美元。电力改革及入世后,由于限制政策的取消以及电力工业具有收益稳定、风险低和成长性高的特点,预计将成为外资收购的主要目标,外资进军我国电力市场的步伐会明显加快。
此次电改,犹如摆开一场盛宴,又激起了外资蓄势待发的热情,但从目前情况看来,由于中国电力市场一直对外资参股比例有一定限制,外资电力集团虽有意分羹,但大多更乐于一旁观望。外商收购发电资产仍然是难以逾越的禁区。
但是,外资大鳄对于世界第二大电力市场——中国市场的热情从未停止。时至今日,发电系统已有多家中外合资的电厂,外商独资的电厂也已达到十几家。
在中国电力市场投资方面,香港中华电力(亚洲最大的私营电力公司之一)称得上是最早吃螃蟹。据中华电力方面的资料显示,中华电力砸向内地的投资总额已经接近100亿美元。中华电力在云贵地区先是投资建立了云南滇东电厂,接着又投资贵州安顺电厂二期工程。据了解,滇东电厂建设规模为4×30万千瓦,中电公司投资约48亿人民币,出资比例为80%;安顺电厂二期工程建设规模为:2×30万千瓦,中华电力投资约16亿人民币,出资比例为70%。目前中华电力正在洽谈准备收购贵州一家600兆瓦的巨型发电厂,专家认为有可能是贵州纳雍发电厂。
今年,中华电力屡出大手笔,投资突然提速。有关专家分析,中华电力斥资128亿元向中信泰富回购中电15%权益,这无疑是着眼于华南地区供电的发展大计,中华电力准备参与华南电网。
在外资方面,更加令人注意的是以下四大动向:
1、中华电力在云南滇东电厂的股权——该电厂总投资金额5.7亿美元,中华电力占有80%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
2、另据记者向有关方面核实,中华电力入主贵州安顺电厂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安顺电厂总投资25亿元,初步的意向是中华电力持有70%股份。
3、2002年1月10日,法国电力公司、美亚电力公司等9家知名企业与深圳能源集团公司达成了股权转让意向书,深圳能源集团公司将49%的股份转让给上述9家公司。通过股权转让,深圳能源集团公司将成为外资企业的起跳台。
4、作为中国电力业最大的外国投资者——全球电力行业的领先企业、列世界500强第48位的法国电力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弗朗西斯·卢塞利透露,从现在到二00八年,法国电力公司在华电厂的发电量将增至1000万千瓦,并优先考虑在广东发展。卢塞利向记者透露,法国电力公司准备扩大亚太地区的市场,并成立“亚太有限公司”,总部将设在北京。这是世界级电力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最新举动。据专家证实,法电目前在中国的总装机容量为400万千瓦。
显然,这仅仅是外资进军中国电力市场的第一步。相信不久的将来,外资将凭借资金、管理、技术、治理结构、经营机制等各个层面的全面优势,必将在中国电力市场掀起一场惊天动地的“血雨腥风”! (李兆清 )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英国能源智库“未烧尽的煤”日前发布最新报告说,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实现创纪录增长,助推清洁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发电量在全球发电总量中占比超过40%。这份题为《2025年全球电力评论》的报告分析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力数据,包括占全球电力需求90%以上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7%(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44%。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分三大门类看,3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制造业增长7.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
136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新能源从“计划+市场”双轨制向完全市场化过渡。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市场化交易量扩大后,系统需要更强的灵活性来平衡供需。136号文件的发布和实施不仅对新能源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对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灵活性调节资源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在我国大力推进清洁能源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时期,电力装备的可靠性与先进性成为行业焦点。4月7日,一场备受瞩目的抽水蓄能成套设备开盖检查在广东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展开,西开电气首台套抽水蓄能电站机组用成套开关设备迎来了三年运行的“大考”,众多电力行业巨头——南网储能、中广核新能源
华能重庆分公司-珞璜电厂“上大压小”容量替代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4-2-230)项目所在地区:重庆市1.招标条件本华能重庆分公司-珞璜电厂“上大压小”容量替代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业自筹,招标人为华能重庆珞璜发电有限责任
4月15日,天津公司盘山电厂成功取得华北能源监管局核发的电力业务许可证,许可证(副本)登记事项中1号机组投产时间已变更,机组设计寿命30年,标志着创新升级及延寿改造后的1号机组正式“持证”上岗、踏上崭新的征程。该厂创新升级及延寿改造项目作为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
走进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川硐街道的铜仁福建天翔纺织实业有限公司,只见生产车间里设备飞速运转。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等一系列工序,纺纱产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作为当地的纺织行业重点企业,今年一季度以来,铜仁福建天翔纺织实业有限公司火力全开,满负荷生产,每天能生产近17吨产品。数据显示
4月9日,我国首个面向电力物资循环利用的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挂牌成立。该实验室由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与中国循环经济协会联合共建,致力于促进我国电力行业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技术创新与进步。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以“降碳、减污、循环、增值”为宗旨,聚焦拆解设备与工艺研发、再生材料循环
日前,研究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司(BNEF)指出,到2035年,澳大利亚部署公用事业规模电池储能系统装机容量可能会增加8倍,从2024年的2.3GW增长到18GW。根据BNEF发布的《2025年澳大利亚储能更新》报告,澳大利亚正处于部署大型电池储能系统的热潮之中,这一趋势受到电力市场波动、政府支持性政策和燃煤
近日,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公室组织召开新疆区域2025年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系统总结2024年新疆电力市场工作,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安排部署2025年电力市场重点工作。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公室、新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
如今,清洁能源已经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储能也在走入千行万业。但其实在用户端,储能还有更多的潜在市场机遇有待挖掘。ESIE2025第13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期间,欣旺达储能的移动储能车从广东惠州跋涉5000#x2B;公里亮相北京,掀起储能应用的新浪潮。在“移动”的支撑下,储能技术除了发挥以往削峰填谷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华东区域架空绝缘导线协议库存第一次联合采购项目推荐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项目编号:GWLHCG-HDJKJYDX-2501)
在山西电力交易大厅里,一场“春天的交易”正在进行——山西电力市场正式启动2025年3月至8月连续电力交易,这是全国首次开展的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标志着山西电力市场化建设又实现重要突破。“市场经营主体可提前6个月锁定电价,高频次博弈让价格发现更透明。”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弓建华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1日,安徽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4月份受理经营主体注册公示结果的公告,4月申请注册的国能安徽新能源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虚拟电厂(能源聚合类)符合市场注册条件,现发布2025年4月份虚拟电厂(能源聚合类)注册结果。详情如下: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实现了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现货“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等根本性突破,从2015年全国第一个实现中长期集中交易,到2019年全国第一个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再到2021年全国第一批现货市场“转正”,广东电力市场为电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南方区域勇担改革“试验田”使命,大胆探索、稳步实施,以广东起步开展现货市场试点,以省域市场积累的宝贵经验助力区域市场建设,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南方能源监管局以监管促改革、以创新破难题,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无到有、从省内到跨省协同的跨越
仅3个月,宁德时代收到800亿入账。4月14日晚间,全球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公布了2025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7.0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19%,结束了连续五个季度的营收同比下滑趋势;归母净利润139.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2.9%;实现经营性现金流达328.7亿元,同比增长15.91%;期末货币资金超3
4月16日,邯郸市邯山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容量信息公开。原文如下:邯郸市邯山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容量信息公开为科学统筹推动分布式光伏建设,促进分布式光伏就近消纳,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应,根据《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冀发
微电网与虚拟电厂被我视为硬币的两面,在一个工商业主体内部,分布式电源、储能、用电负荷和网侧功率这四个部分构成了微电网(虚拟电厂)的四要素,也就是源网荷储。而通过对电源、负荷和储能的控制,就可以实现对于网侧功率的控制。当网侧功率为正,即用户从电网取电时,源网荷储呈现微电网形态,主打
4月9日上午,由公司第一分局承建的灵寿抽水蓄能电站在砂岭沟大桥桥尾举行主体工程暨输水发电系统工程开工仪式,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施工高峰期,主体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灵寿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寨头乡,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由上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及开关站、下水库等部分组成
中国华电始终秉持对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坚定信心,主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康运行,着力构建常态化股票回购增持机制,多措并举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2025年4月15日,中国华电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坚定信心,启动了对旗下控股上市公司的增持计划。拟在6个月内通过其成员单位分别对两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6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发布售电公司公示结果的公告。陕西电力交易中心于2025年3月14日发布了售电公司市场注册的公示公告,对2家售电公司注册材料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未收到市场有关方面提出的有效异议。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