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贵州将成为西电东送的纽带和桥梁

2007-09-18 12:59来源:中广网关键词:西电东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广网贵阳9月17日消息80年前的中秋夜,贵州有了第一盏电灯。电,改写了贵州的历史。80年后的今天,贵州成为西电东送的主战场,电力,再一次书写了贵州新的历史篇章。 

    “没有电站时,我们很落后的,一个贫穷的乡镇,我们养殖业没人开办。电厂进来后,看准了这个市场,创办了养殖场。有了电站,周边的各种行业都拉动起来了,餐饮啊,汽车啊,这就是电厂给我们阳长所有老百姓带来的好处。”  

    对记者说这番话的是纳雍县阳长镇海座村四新六合养殖场的一位养殖户彭信权,他兴办的养殖场如今成为毕节地区最大规模的一家养殖场,每年光是销住纳雍发电一厂、二厂就有一千多头猪、三万多只鸡,可以创造二十万左右的利润。彭信权家的改变,也不过是纳雍发电厂入住阳长镇后给当地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一个缩影,象他这样受益于电厂的当地农户随处可见,当地的运输户王连文也乐呵呵地对记者说:“没修电厂前,我们自己的车子一个月挣三到五千块,修了电厂后一个月有一万五到二万。”  

    2001年,纳雍发电总厂在二类贫困县阳长镇破土动工,电力大军入住阳长,对阳长镇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起了巨大的拉动作用。当地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煤炭行业得到拉动、就业的机会大大增加、畜牧业养殖业得到发展、尤其因为煤电的带动作用,服务、餐饮、修理等第三产业也蓬勃兴起。数据显示,2001电厂入住之前,当地老百姓纯收入不到1500块钱,到2006年底,老百姓的纯收入达到了2700块,增加了一倍多。阳长镇阳长镇党委书记高勇强用这样一句话形容纳雍电厂给阳长镇带来的变化:“发电厂的入住,两厂托起了一镇,阳长面貌一新。”  

    毕节地区一直是贵州贫穷落后的地区,而威宁、纳雍、赫章又是过去毕节地区最为贫困的三个县,所以才有了“威纳赫,去不得”这句顺口溜。直到2001年纳雍电厂兴建,纳雍才终于甩掉了这顶贫困的帽子,扬眉吐气了。纳雍县副县长杨奎说:“去年年底全县财政收入达到5亿零188亿元,比2002年增加了3亿5670万元。有了纳雍电厂,也就有了纳雍经济的腾飞。” 

    在贵州,象纳雍县这样因为电厂的修建而改写历史的例子比比皆是。电力兴,百业旺。西电东送创造了贵州把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一个大好机会,同时也成为拉动贵州经济发展最强劲、最有效的力量。2001年,也就是西电东送开工的第一年,贵州全省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亿大关,2005年达(1942)亿元;财政收入也从2000年的153。2亿增加到(366.3)亿元;2004年贵州电力和煤炭行业对全省提供的增值税已经占到全省增值总数的31。2%。而贵州电网公司售电量里接近三分之一是向外送电,其中又有80%是向广东送电。十一五期间,贵州向广东送电将总计达到1800亿度,比三峡工程两年的发电量还多266。4亿度。贵州电力在拉动本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名幅其实地成为粤港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中国南方电网贵州公司总经理潘福说:“从05年开始,以电力为主的能源产业已经是贵州的第一支柱产业了,首先是电力和煤炭每一年在贵州的投资拉动,基本占了三分之一。第二个,煤的增长量,开采,或者是电力的增长量,基本上远远高于贵州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第三个,电力产业和煤炭的产业链逐步在延伸。”  

    贵州电力这条巨龙,在“西电东送”工程的全面实施中,将成为纽带和桥梁,为东西部的共同发展谱写新的篇章,实现与东部共同繁荣的梦想。(记者 王贵山 邹荣然 张含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西电东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