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厦门电力抢修福鼎受灾电网

2007-09-26 09:51来源:海峡网-厦门日报关键词:电网厦门电力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受现场施工条件限制,施工无法采用机械作业,只能靠人工进行。

  田间小道,车辆无法通行,每根电杆都需要人工搬运。

  本报讯 24日清晨,福鼎市前岐镇部分乡镇干部和一些群众自发来到福鼎市五十米大街,欢送前来支援电力抢修的厦门电业局电力抢修队。朴实热情的福鼎百姓依依不舍地向厦门电力抢修队挥手道别。

  据了解,去年“桑美”台风重创福鼎后,厦门电业局紧急派出了电力抢修队伍前往支援,迅速帮助当地恢复电力供应,赢得了当地村民的赞扬。

  “韦帕”影响福鼎厦门电力驰援

  9月19日2时30分,“韦帕”台风登陆闽浙边界,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5时台风中心位于福建省福鼎市境内,近中心最大风力仍有13级。“韦帕”强台风对福鼎电网造成了较大破坏,当地部分地区电力供应受到影响。

  为了在第一时间恢复当地电力供应,福建省电力公司立即调集全省电力系统力量,迅速展开抢修,争分夺秒恢复供电。9月19日晚11时,厦门电业局组织相关部门连夜部署增援工作。20日清晨,一支由11部电力抢修车、60多名电力抢修人员组成的电力抢修队伍从厦门出发,赶赴福鼎灾后电力抢修现场。
  据悉,厦门电业局电力抢修队此次支援主要负责福鼎前岐镇的姚家屿、老区果场、方坎等供电线路的修复。据统计,这些区域有60多处电杆倒塌及较严重的电杆倾斜,并出现多处断线、设备损坏等现象。

  厦门电力抢修队于当天下午抵达福鼎,随后立即奔赴受灾现场勘察电网受影响情况,为迅速转入检修做好充分准备。据介绍,对配电网受灾情况的勘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0千伏方坎线是其中一条受破坏的线路,为了摸清这条线路的受破坏情况,三名电力抢修人员冒雨翻山越岭2个多小时,走了6公里多山路,全面摸清了这条线路的具体情况。“勘察工作一定要细心到位,地形、土质、周边环境都要非常清楚,否则盲目开工会影响工作进度,影响安全”,抢修人员说。记者看到,当他们返回抢修队时,他们的腿像灌了铅似的沉重,“一坐下去就没力气站起来了。”但让他们感到高兴的是,经过周密勘察和制定工作计划,接下来的抢修进展非常顺利,抢修进度大大加快。

  冒雨奋战抢进度感动当地百姓

  台风刚刚过去,福鼎的天气仍然阴晴

  不定,时而阵雨,时而烈日,给抢修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此外,抢修过程也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现场大都是乡间小道或田间地头,工具车无法进入,抢修队硬是用人力把一根根电杆抬到抢修现场。许多电杆孔洞所在处是海泥围垦的农田,土质松软难以立杆,抢修队员只能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将电杆扶起来。为了加快抢修进度,使灾区早日恢复供电,厦门电力抢修队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午餐也是在工地上吃的,吃完后又立即开工了。

  在加快抢修进度的同时,厦门电力抢修队针对当地频频遭遇台风袭击的特点,想方设法提高新建电力线路的抗台风能力。姚家屿一带地形较平坦空旷,且土质松软,比较容易受大风影响引发倒杆。为此,厦门电力抢修队专门为这里的电线杆精心装设了防风拉线。此外,他们还根据实际情况,在符合施工条件和安全的条件下,特意将一些区域的电杆埋深达到2米,比规定标准增加了0.5米深,有效提高了电线杆的抗台风能力。

  厦门电力抢修队连续几天的冒雨奋战深深感动了当地老百姓。21日中午,在姚家屿抢修点,当电力抢修人员站在田间小道吃午餐时,附近一位村民看到后,便主动请他们到自己的家中坐着吃饭。为了让大家都有位置坐,他大费周折地从储藏间把所有备用的桌椅都搬出来了,这让抢修队员们心里特别感动。

  22日中午,在老区果场抢修现场,一位村民看到抢修队员忙得满头大汗,连忙搬出凳子热情招呼抢修队员坐下休息一会儿。这位村民说,他家的收入主要依靠栽培蘑菇。烘蘑菇、抽水的时候都需要电,这几天停电了,所以只好采用人工方法,费时费力。电力抢修队员小吴告诉他,抢修工作进展得很顺利,很快就会恢复供电。这位村民听了非常高兴,他还主动提出,将一些笨重的工具箱存放在他家,免得天天搬来搬去。

  经过连续三天的不停作业,抢修进展非常顺利,23日晚上,由厦门电业局抢修队负责的抢修区域,电力线路全面恢复供电,为当地群众欢度中秋佳节提供了保障。(刘艳 陈耀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