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三峡总公司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007-10-12 15:37来源:三峡总公司关键词:三峡三峡总公司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三峡总公司)是以大型水电开发与运营为主的清洁能源集团,主要从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电力生产、相关专业技术服务。截至2006年底,资产总额为1621.1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36.64%;在职职工8583人。

  一、电源建设发展成就

  过去五年,中国三峡总公司电源建设发展迅速,三峡工程建设取得重大成就,金沙江水电开发全面展开。截止到2007年9月底,共拥有1473.5万千瓦装机容量,其中,三峡电站投产装机容量1200万千瓦,葛洲坝电站装机容量273.5万千瓦。

  (一)三峡工程建设

  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工程分三期施工,1993年开始施工准备,1994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三峡电站分左、右岸两组厂房,分别设计安装14台和12台单机70万千瓦混流式水力发电机组,并在右岸山体布置6台70万千瓦机组的地下厂房,在左岸临时船闸与左岸电站之间布置2台5万千瓦机组的电源电站。三峡工程全部竣工后,总装机容量将达2250万千瓦。

  2003年6月,三峡工程按期实现了水库135米蓄水、船闸试通航、首批机组发电三大目标,当年连续高强度投产6台机组。2005年9月,三峡左岸电站14台机组比计划提前一年全部投产发电。2007年,三峡右岸电站首批3台机组已经投产发电,电源电站2台5万千瓦机组也分别投产发电。截止到2007年9月底,三峡电站共投产17台70万千瓦和2台5万千瓦机组,投产装机容量达1200万千瓦,累计发电1930亿千瓦时。根据工程进展,2008年三峡右岸电站12台机组将全部投产发电,三峡地下电站6台机组也将分别于2011年、2012年投产发电。

  (二)金沙江水电开发

  目前,中国三峡总公司正在开发金沙江下游河段溪洛渡、向家坝、乌东德、白鹤滩四个巨型电站,其中两个电站已开工建设,另外两个电站也计划在“十一五”末开工建设。

  1.溪洛渡水电站

  溪洛渡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拦沙、防洪和改善下游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巨型水电站,距离三峡水利枢纽直线距离为770公里,是目前我国在建的第二大水电站,安装18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装机总容量为1260万千瓦,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571.2亿千瓦时。

  溪洛渡水电站工程施工总工期设计为12年2个月,于2005年12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07年11月实现大江截流。根据施工总进度安排,2011年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2.向家坝水电站

  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河段梯级开发的最末一个水电站,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拦沙、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上距溪洛渡水电站约196公里(公路),与三峡水利枢纽的直线距离为700公里,是目前我国在建的第三大水电站。电站设计安装8台单机容量为8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装机总容量为640万千瓦,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为301.3亿千瓦时。

  向家坝水电站施工总工期为9年5个月,于2006年11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12年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3.乌东德水电站

  乌东德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河段梯级开发的最上游一个电站,具有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和拦沙等综合效益,上距观音岩水电站253公里,下距白鹤滩水电站180公里。

  目前,已完成乌东德水电站预可研与可研选坝工作,计划2009年前后完成可行性研究并开始工程建设。乌东德水电站设计装机容量870万千瓦,年发电量394.1亿千瓦时。

  4.白鹤滩水电站

  白鹤滩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的上游第二个电站,具有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并有拦沙、改善下游航运条件和发展库区通航等综合利用效益,上接乌东德梯级,下邻溪洛渡梯级,距离溪洛渡水电站195公里。

  2005年,已完成白鹤滩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前,白鹤滩水电站正处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计划2009年底前完成。电站初选装机容量120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559.5亿千瓦时;工程总工期11年9个月。

  (三)风电开发

  2006年,中国三峡总公司启动风电开发工作,获准开发江苏响水20万千瓦风电场和浙江慈溪4.95万千瓦风电场两个风电项目,并启动海上风电开发前期工作。

  响水风电场项目,位于江苏省响水县东部的沿海滩涂地区,设计安装134台1.5MW的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0.1万千瓦。目前已完成工程核准准备工作,计划年内开工建设。

  慈溪风电场项目,位于浙江省慈溪市滨海地区,是浙江省第一个大型风力发电项目,设计安装33台1.5MW风机,总装机容量为4.95万千瓦。2006年11月18日项目开工,计划2007年底首批机组完成安装调试、具备并网发电条件,2008年10月项目竣工。目前项目总体进展顺利。

  二、技术装备发展成就

  三峡工程设计安装26台70万千瓦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机组尺寸和容量大,水头变幅宽,设计和制造难度居世界之最。为了既确保三峡工程的质量达到一流,又抓住机遇提升民族工业制造水平,国家决定在采购国外先进设备的同时,要求引进关键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为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国产化创造条件。

  中国三峡总公司充分发挥业主统筹协调的主导作用,以市场为导向,搭建了国际化竞争的平台。在机组的国际招标采购中,坚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进口装备并举,使国内厂商参与机组的联合设计、合作生产。哈尔滨电机厂和东方电机厂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拥有了水轮机水力设计、定子绕组绝缘、发电机蒸发冷却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各自承担了三峡右岸电站4台(套)水轮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任务。目前,由哈尔滨电机厂生产的26号机组已经投产发电,由东方电机厂生产的18号机组即将投产运行。国内厂商用7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左岸机组分包商到右岸机组独立承包商的重大角色转变,标志着我国水电重大装备实现了30年的大跨越,国内水电制造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自主设计、制造、安装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时代已经开始。

  此外,在三峡工程直流输电设备、主变压器、电站及梯调计算机监控系统等重大装备的国际招标中,通过技术转让和引进,使大批国内企业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同时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

  三、发展规划和思路

  2004年,中国三峡总公司启动了发展战略研究,制定了发展战略总体规划。2007年,认真贯彻国资委《关于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结合企业实际,进一步完善了“十一五”发展规划。

  发展思路:牢牢抓住长江流域这条主线,在建设好三峡工程的同时,积极有序地推进金沙江下游河段开发,不断增强总公司在发挥长江流域综合效益中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积极拓展新的能源开发领域,逐步加大风电、核电、抽水蓄能、煤电一体化、煤化工的开发力度。在加大建设开发力度的同时,有效利用并购重组手段,通过战略投资、股权收购和合作开发等多种形式,增加装机容量和权益容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发展目标:通过3~5年的努力,把中国三峡总公司打造成以大型水电开发为主、以多种清洁能源为补充、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具有较强集团管控能力的清洁能源集团,努力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一是三峡工程全面建成并达到一流标准。26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水库蓄水至高程175米,枢纽及水库运行正常,防洪、发电、航运、生态等综合效益基本得到发挥。

  二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基本实现。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形成规范的母子公司体制和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集团化信息管理平台,形成职责清晰、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集团化管理体系,建立与市场接轨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培育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三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基本形成。大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初步确立在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大型水电项目融资与资本运作、大型水力发电厂运行管理、梯级水利枢纽联合调度等方面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发挥长江流域综合效益中起主导作用,在水电行业保持领先地位。

  四、履行社会责任情况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中国三峡总公司在实践中总结提出了“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的水电开发新理念,高度重视履行社会责任工作,成立了履行社会责任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近几年主要的做法有:

  一是注重发挥水电工程的社会效益。在枢纽运行调度中,坚持把防洪放在首位,统筹兼顾防洪、发电、航运效益的发挥,妥善处理上下游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并积极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电能,努力实现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在内的综合效益的最大化。2007年汛期,三峡工程开始发挥初期运行期的防洪作用,有效地缓解了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今年枯水期间,长江来水特枯,三峡水库增加下泄流量,累计为下游补水35.3亿立方米,有效地改善了下游通航水深和航运条件。

  二是认真做好移民工作和企地共建。坚持以人为本,认真执行水库移民条例和后扶政策,关心和解决好移民生产生活困难,依法维护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积极开展企地共建活动,发挥国家重点工程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为地方政府增加税收,为当地老百姓创造就业机会,并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支持地方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把企业的发展真正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中。

  三是做好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工作。2003年~2006年,公司为三峡库区的巫山、奉节、秭归、巴东县共投入扶贫资金1505万元,用于教育、卫生、饮水设施、劳务培训等公益事业。2005年,按中央要求,对皮山县实行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的支援与合作,无偿援助皮山县资金1500万元。下一步将研究制定总公司扶贫援边的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建立扶贫援边的长效机制。

  四是落实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措施。坚持从企业和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认真落实总公司的节能减排方案,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加强施工区资源综合利用,严格污染物排放控制与管理,降低厂用电率,降低办公耗能等,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贡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三峡查看更多>三峡总公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