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水电四局呈现可持续发展良好态势

2007-12-11 15:41来源: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三个代表可持续发展水电四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水电四局党委书记    王争鸣 

    提要:建局近50年来,水电四局从甘肃进入青海,从青海走向全国乃至海外,全面参与市场竞争,企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近年来,水电五局坚持统筹好“继承与创新”,“国内外市场、水电与非水电产业”,“质量与速度”,“企业发展与党的建设”,“国家利益、企业利益与职工利益”这五个关系,使全局呈现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做到总揽全局,全面规划,兼顾各方,协调发展。简言之,就是要“统筹兼顾”。近年来,水电四局在集团公司和集团公司党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统筹兼顾,切实处理好企业改革发展中的五大关系,使全局呈现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统筹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发展。明年是水电四局建局50周年。回顾近50年的风雨历程,四局历届班子和干部职工始终固守“为我中华、献身水电”的崇高信念,始终肩负党赋予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始终秉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高原水电人品格,笃志而行,自强不息,踏浪江河,矢志不渝。这种信念、责任和品格,虽历经磨难而不改,阅尽沧桑而弥坚。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四局历届班子和干部职工没有沉沦于社会转型的时代洪流,而是以“壮士断腕”的魄力和“敢为人先”的勇气,大力推进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在水电建设的天地中大显身手、竞展风流,在激情奔涌的市场浪潮中历经锤炼、浴火重生,使企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让美丽的创新之花结出了丰硕的实践之果。正如胡锦涛总书记2002年5月24日到青海尼那工地亲切看望四局职工时说的那样:“这几年走到哪里,特别是在水电工地上,都能看到四局的队伍,这说明四局的职工不但为青海的水电建设,而且为全国的水电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四局人永远铭记胡总书记的鼓励和期望,在开发水电能源、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将不断谱写更加绚烂的华章。    

     二、统筹国内外市场、水电与非水电产业的关系    

    我国具有全球最大的水电资源蕴藏量和市场容量,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尽管水电建设规模达到阶段性顶峰后将逐步缩小,但依然是世界最大的水电建设市场。因此,就目前来说,巩固和扩大国内水电建筑市场仍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和发展之基。随着“后水电时代”的逐步临近,在继续抓好国内水电建筑市场开发的同时,必须未雨绸缪、趋利避害,大力开拓国内非水电建筑市场,主动“走出去”优先发展国际业务,这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希望工程。正是由于我们统筹正确处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水电产业与非水电产业的关系,今年截止10月底,全局国内中标工程达34.36亿元(其中国内非水电建筑工程达6.76亿元),新承揽国际工程达4.22亿美元,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三、统筹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的关系    

    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的关系,就是发展的好坏与快慢的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又好又快”,是“好”与“快”的统一,是好中求快,优中求进,准确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是对科学发展观通俗而简明的概括。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的着力点是深化企业改革。近年来,四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内部体制改革为动力,努力推动企业从规模型向效益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劳务生产型向资产经营型转变,企业生产经营迈上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今年截止10月底,四局完成产值33.03亿元,实现利润1.0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了大幅增长。特别是包括整体收购青海尼那电站在内,全局对外总投资已经超过了16亿元(不含新建房产),开辟了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新途径。 

     四、统筹处理好企业发展与党的建设的关系    

    党的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政治保证和精神动力。企业发展对加强和创新党的建设不断提出新的课题和要求。近年来,局党委紧紧围绕建设具有持续成长性的集团主力团队标杆企业的奋斗目标,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把握方向、参与大事,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促进改革、维护稳定,推动发展、共创和谐,使党建工作在企业的蓬勃发展中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工程局先后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等众多有重要影响力的荣誉称号。 
   
     五、统筹处理好国家利益、企业利益与职工利益的关系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是国有资产,有责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企业自身也要有一定的积累,才能扩大再生产,积蓄发展力量,增强发展后劲。职工作为企业效益的直接创造者,应该享受到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建局近50年来,四局从甘肃进入青海,从青海走向全国乃至海外,全面参与市场竞争,企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1996年与2006年相比,企业总产值由8.22亿元增加到32.16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由6.08万元增加到30.34万元;企业利润由142万元增加到1.006亿元;工程储备由5亿元增加到81.67亿元;资产总额由9.64亿元增加到20.34亿元;上缴税收由2770万元增加到9271万元。连续十四年被青海省政府授予“上缴利税大户”和“上缴税收先进企业”称号。在兼顾好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变“年终关怀”为“长年关怀”,建立了职工工资年增长8%的长效机制,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局形成了政治稳定、改革深入、经济发展、职工团结的和谐局面。    

    发展未有穷期,奋进永不言止。我们坚信: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科学指导,有集团公司和集团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经过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通过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谱写我局更加辉煌灿烂的篇章!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三个代表查看更多>可持续发展查看更多>水电四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