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期,国家连续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以下简称136号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以下简称394号文)等系列政策文件。一方面持续加快全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力争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另一方面提前3年实现新能源全面进入市场交易,通过市场机制形成新能源上网电价和电量。“十五五”时期,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市场环境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新能源全面迈入由资源驱动向市场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来源:能源新媒 作者:王利兵)
全面入市:
实现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些年来,随着新能源成本持续快速下降,在多项价格、财政、产业等支持性政策的驱动下,我国新能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约14.1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规模40%以上,已超过煤电装机。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装机超常规发展带来诸多弊端浮现。
发展模式对保障政策依赖性较强,未公平承担系统调节责任。当前,新能源占比较低的省份仍以“保量报价”收购为主,新能源占比较高的省份以“保障性消纳+市场化交易”结合的方式来消纳,保障性部分执行燃煤标杆电价,新能源收益模式总体对保障性上网电量和电价政策依赖性较强,缺乏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随着电力调节成本显著上升,这部分成本主要由煤电等传统电源承担,新能源有效承担平衡电力系统调节责任不足,削弱了市场的公平性。同时,新能源制造成本的大幅下降并没有有效传导至终端用户电价,下降的成本空间被资源费等非技术成本占据,不利于全社会总福利提升。
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程度有限,价格信号存在失真现象。建设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要求各类电源同场竞技、公平竞争。但当前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程度有限,市场化交易电量在新能源总发电量中占比不足50%,导致市场价格信号不完整、存在失真现象,难以反映电力供需的真实情况,无法通过供需关系有效调节新能源资源,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消纳问题凸显,投资效能低下。过去几年,新能源产业出现了一些盲目投资现象,致使一些地区新能源消纳问题严重。据2024年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审计工作报告,5省部分地区不顾自身消纳、外送和配套保障能力上马新能源项目。据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公布,在新能源利用率按仅考虑系统原因受限电量,2025年1—4月,全国风电、光伏利用率分别为93.2%、93.9%,同比分别下降了2.9个百分点、2.4个百分点。如考虑市场交易等因素新能源未发电量,西部集中式新能源、中东部分布式新能源的消纳利用率更低。
随着各地电力市场快速发展、规则逐步完善,为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创造了条件。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新能源产业仍然有巨大发展空间,迫切需要通过市场机制推动新能源公平全面参与市场交易,破除新能源深层次矛盾,实现新能源产业投资从盲目走向精准高效。
新能源全面入市后
市场发展新趋势
新能源全面入市全方位重塑市场格局,不仅对存量新能源收益和增量新能源的规划、布局、建设、运营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对其他市场主体发展产生间接影响,对构建适应新能源的新型市场体系提出更高要求。
趋势1:新能源投资逻辑向市场导向转变,技术经济分析模型向多维化、跨年度、动态化升级。增量新能源全面入市后,其上网电量不仅受到新能源场站本身发电功率和报价合理性影响,而且受到电力负荷规模和保供热保稳定等必开机组规模、纳入优先发电计划的跨省跨区输电规模等因素影响。新能源节点电价由市场供需决定的边际机组成本和电网通道决定的阻塞电价共同构成,受整个电力市场运行影响。因此,增量新能源上网“量”“价”都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投资逻辑将由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市场交易和运营能力对新能源收益影响显著,技术经济分析模型需要构建包含中长期合约、现货市场收益、辅助服务收益、容量市场收益、绿证收益等多维度经济性评估体系,并提供全生命周期(20~30年)动态化价格信号。
趋势2: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机制和规则逐步完善,以市场化方式扩大消纳空间。交易机制方面,新能源企业根据自身预测能力和对于日前和实时市场价格差方向的判断,自愿参与日前市场,公平参与实时市场,市场环境更加灵活。竞价机制方面,适当放宽现货市场限价,为新能源企业申报价格提供宽松的报价区间,有助于新能源企业在供需紧张时刻获取高价收益。交易品种方面,通过缩短中长期交易周期、提高交易频次,中长期交易持续调仓的机会大大增加,有利于发挥中长期市场控制现货市场风险、锁定远期收益作用。交易合同方面,针对新能源远期预测误差大的特点,允许供需双方合理确定中长期合同的量价、曲线等内容,并根据实际灵活调整,有助于新能源企业合理签订中长期合约,避免因强制高比例中长期合约而在现货市场“低买高卖”。目前,部分省份136号文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已提出放宽新能源中长期签约比例要求,不再执行中长期交易偏差考核。鼓励新能源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签订多年期购电协议,提前管理市场风险,以提供稳定的收益预期为项目融资提供有力支撑。
趋势3: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兼具收益托底和激励功能,为部分新能源项目获取更高收益提供保障。136号文件坚持分类施策,区分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在市场外建立差价结算机制,与各地现货和中长期市场规则衔接协同,保障新能源项目稳定可靠收益。同时,采用“竞价”确定增量新能源项目纳入机制的电量、电价水平,对机制电量进行“多退少补”的调节,对于那些造价低、位置好、市场运营水平高的新能源项目,利用机制电价可以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
趋势4:新能源参与市场竞争环境持续优化,非技术成本有望降低。136号文取消了新能源“强制配储”的前置条件,新能源企业自主选择配储,减轻了新能源参与市场的成本压力,优化了新能源建设环境。同时,新能源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变为与煤电同等地位的“市场化”电量,新能源不合理分摊费用将取消。新能源参与市场竞争持续加剧,新能源投资回报趋于合理,开发将回归到理性,非技术成本也会降低。
趋势5:灵活调节资源的价值凸显,各类灵活性调节资源的规模和收益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电力系统灵活性需求激增,调节能力不足矛盾加大,对调频、爬坡、备用、惯量等辅助服务品种的需求持续增加,辅助服务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预计现货市场电价峰谷差加大、“按效果付费”的辅助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和费用传导机制逐步理顺,辅助服务市场激励灵活性煤电、气电、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灵活性电源,以及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贡献调节作用,灵活调节资源的规模和收益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成为电能量市场收入外的重要补充,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趋势6:现货市场平均电价走势下行,多维价格体系逐步建立。新能源全面入市后各类电源公开统一竞争,新能源为争抢电量,一般采用较低或者零价申报,采用边际出清电价机制将导致现货价格走势和新能源出力波动截然相反,即新能源发电越多的时段,新能源逐步成为边际定价机组,现货电价就越低甚至为0或为负电价,新能源“电价自我蚕食”效应更加明显。反之,新能源发电不足的时段电价高企,各时刻的现货价格差异较大、波动剧烈。据统计,2024年山西、广东、山东、甘肃、蒙西5地区的现货实时均价同比均出现下降,降幅10%~24%。随着电能量市场价格信号逐步弱化,转向以容量价格、辅助服务价格和绿色价值为主导的市场资源配置机制,电价结构加快调整,多维价格体系逐步建立。
趋势7:覆盖各类资源的容量保障机制加快建立,促进系统容量充裕性水平提高。随着现货市场中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提升、现货电价走低,导致市场中高运行成本的火电等机组无法获取足够的收入来回收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以燃料成本为主),对这些机组产生挤出效应,既加剧现货市场电价波动性,又导致电力系统面临容量充裕性短缺的挑战,不利于电力系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当前煤电已实施容量补偿机制(覆盖煤电固定成本30%~50%),预计容量价格补偿机制、容量市场等容量保障机制向发电侧各类主体覆盖,补偿各类电源全部或部分固定成本,引导高可信容量的煤电、气电向系统提供中长期稳定容量,激发较低可信容量的风光主体、用户侧主体、独立储能在内的各类型主体主动提高可信容量水平。
推进政策精准落地
实施的相关建议
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改革牵一发动全身,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各地在紧锣密鼓制定136号文配套实施细则,应坚持系统观念,推动136号文的精神精准落地实施。
科学合理设计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细则。为避免新能源装机大起大落,地方政府在制定136号文的配套实施细则时,需要因地制宜制定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实施细则,如要保障存量新能源项目权益,实现存量项目的机制电量规模、机制电价与保障性收购比重、收购电价合理衔接。合理制定增量新能源项目机制电量规模,适时调整消纳责任权重指标,避免机制电量规模有的年份没有、有的年份过多。科学合理设定机制电价限值、竞价规则、执行期限等政策,充分考虑新能源项目实际投资运营成本等因素设置竞价下限,避免恶性竞争,增强投资信心。动态评估和调整竞价上下限区间,确保机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进一步完善适应新能源全面入市的市场规则体系。现货市场方面,科学合理制定现货市场申报价格上下限,价格上限考虑当地工商业用户尖峰价格及供需预测等因素动态调整,与一次能源价格动态挂钩;在厘清补贴和电力市场外收益基础上合理制定价格下限,避免下限过低导致负电价风险加大。为确保经营主体的变动成本能够全部回收,现货市场合理设置启动成本补偿必开机组补偿、空载成本补偿和上抬费用等配套补偿机制。辅助服务市场方面,推动电能量市场和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市场联合优化出清,有利于更有效地发挥不同资源的价值,实现系统总成本最小。容量保障机制方面,根据市场进展情况适时提高容量电费的回收比例,推动容量电价和电能量电价解耦。优化容量电费考核体系,明晰与“两个细则”之间的界线,避免重复考核。明确跨省跨区送受电各方经济责任,合理制定跨省跨区送电机组容量电费分摊方式。积极试点探索容量市场,丰富容量保障机制类型。
完善电证碳市场体系促进绿色能源消费升级。完善绿电、绿证、碳市场多市场协同体系,推动将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指标分解到具体用户,并通过绿电、绿证交易的方式完成可再生能源消纳指标。推动绿电消费在相应碳排放核算中予以扣减,鼓励通过绿电交易和绿电直连等方式建设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建立绿电绿色权益价值与绿证价格的联动机制,根据绿证市场价格形成绿色权益价格报价依据,以充分体现新能源的环境价值。由于机制电量与绿证收益互斥,导致新能源企业面临电能量收益与环境溢价间进行抉择,建议探索绿证收益与机制电价的动态挂钩,当现货均价低于阈值时自动触发绿证补偿,确保新能源的环境价值能够得到合理补偿。
提升新能源全环节市场竞争力。规划布局方面,构建市场导向的规划投资体系,打通新能源规划、生产、营销、市场等各环节数据信息壁垒,实现各环节有序衔接。探索建立电力市场长周期(10—20年)仿真模型,量化评估电源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市场收益水平和经济指标。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负荷特性,差异化布局风电与光伏发电项目,优选布局电气位置优、新能源发电与净负荷曲线适配度高的项目。建设运维方面,全面降低度电成本LCOE,加大对先进、高效风光组件等研发应用,提升发电效率;利用规模化采购、优化采购时序来降低建设成本;借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现精准运维,降低运维成本。市场营销方面,建立基于气象数据、历史出力数据和实时运行数据的预测模型,不断提升新能源的出力预测精度;依据现货市场价格信号引导,合理调整新能源场站运行方式(光伏板朝向),采用跟踪支架、新能源主动配储等,优化发电出力曲线;建立基于统计回归拟合、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方法的电价预测模型,滚动优化中长期市场持仓比例和曲线,实时优化调整现货市场申报曲线以实现套利,提高市场交易和预测水平。开发模式方面,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积极探索新能源与化工、交通、建筑、农业等多元融合的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算力与电力协同、虚拟电厂、绿电直连等试点示范促进绿电就近消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6日,国华投资国华(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国华如东光氢储一体化制氢项目EPC总承包公开招标:本项目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洋口港经济开发区豫东垦区老海堤东侧、内部农路南侧。制氢规模为1500Nm³/h,制氢站与集中式光伏就近布置,采用集中式光伏所发绿色电力进行制氢,提升绿氢制
北京博奇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博奇”)作为中国博奇环保(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博奇环保”,证券代码:02377.HK)境内的主要经营主体,是向工业企业及城市提供环境治理和双碳新能源+综合服务的绿色生态治理企业。博奇专注于烟气治理、工业水处理、固(危)废处理及双碳新能源等环保领域,集
2025年7月14日,甘肃省发布《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成为全国首个推出“全容量+四大补偿”电价政策的省份。为何甘肃在稀缺定价、容量市场、容量补偿三种主流机制中独选后者?这需要从机制本质差异出发,结合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展开系统性分析。(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闫鑫)
7月14日,湖南郴州桂阳团结风电场110千伏送出工程核准获批。一、核准依据依据《行政许可法》第二十二条、《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第三条、《国务院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6年本)的通知》(国发〔2016〕72号)第八条、《湖南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7年本)》(湘政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7月11日,内蒙古苏尼特~察右中第3回500千伏线路工程核准获批。一、为进一步加强内蒙古电网500千伏主网纵向通道,完善地区500千伏主网架结构,提升网间互通互济能力,满足锡林郭勒地区大规模新能源送出需求,同意建设苏尼特~察右中第3回500千伏线路工程,项目代码2505-150927-60-01-868266。内蒙古电
7月11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项目配套送出工程(蒙东锡盟泰富140万千瓦500千伏送出工程)核准获批。一、为满足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泰富14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送出需求,同意建设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项目配套送出工程(蒙东锡盟泰富140万千瓦500千伏送出工程),
7月15日,宁夏宁国运中宁330kV输变电工程核准获批。一、为满足宁国运中宁徐套100万千瓦风光同场复合项目送出需求,现同意建设宁国运中宁330kV输变电工程(项目代码:2506-640500-04-01-870043)。宁国运新能源(中宁)有限公司负责项目投资、建设、经营。二、项目建设内容:1.新建330kV升压站1座,主变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龙蟠科技公告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亏,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43.02万元至-9,830.03万元,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032.25万元至-16,128.31万元。本期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有主营业务影响当前新能源
7月14日,浙江省常山县人民政府印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企业改造提升,对技改项目按新设备投资额给予不同比例的一次性补助,最高限额1000万元。坚持绿色安全发展,首次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绿色设计产品的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
2025年7月14日,甘肃省发布《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成为全国首个推出“全容量+四大补偿”电价政策的省份。为何甘肃在稀缺定价、容量市场、容量补偿三种主流机制中独选后者?这需要从机制本质差异出发,结合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展开系统性分析。(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闫鑫)
截至7月14日,国能(泉州)热电有限公司年累计发电量突破60亿千瓦时。能源保供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为实现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7月份以来,全省多地出现高温天气,电网用电负荷持续攀升。面对复杂多变的电力市场形势,该公司锚定年度目标任务,从安全保供、设备运维、生产经营等方面持续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近日,多家电力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陆续披露。据统计,上半年11家电力上市公司预计实现盈利,上海电力、晋控电力、晋控电力、赣能股份、穗恒运A、建投能源、深南电A、华银电力、京能电力、豫能控股8家企业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其中净利润增长幅度最大的为豫能控股,上半年预计盈利9500万元-1
7月17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告陕西电力市场经营主体书。2025年1月1日起,陕西电力现货市场启动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叠加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及电煤价格下行因素影响,省内电力交易整体价格持续下探,售电公司在批发市场的累计购电均价从1月0.362元/度下降至6月0.339元/度,降幅达0.023元/度;但是零售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17日,在澳大利亚风能大会期间,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远景能源与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开发商FERAAustralia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双方将在澳大利亚国家电力市场(NEM)联合开发大型混合可再生能源项目。这一合作标志着澳大利亚首个此类合作框架的达成,项目目标总装机容量达1GW风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了广东电力市场主体不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其中提到,发电企业、售电公司、批发电力用户有下列违反批发交易管理规定行为之一的,可按不良行为处理:(一)经法院判决或仲裁机构裁决,认定存在批发市场合同违约行为;(二)在双边协商、摘挂牌交易
跨电网经营区交易机制的完善,为应对度夏保供挑战提供了坚实支撑。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的建立,意味着在两个电网分别组织电力交易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网上电力商城”。面对长三角、大湾区等经济活跃地区日益增长的绿色用能需求,跨区域交易机制也在积极发力。目前正组织多方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公示2025年第十六批电力市场注册售电公司相关信息。2025年7月,按照《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相关规定,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受理2家售电公司外省推送注册和2家售电公司新增业务范围申请。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对上述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注册申请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天津、河南、黑龙江三地发布了售电公司暂停电力市场交易资格、市场注销信息,涉及4家售电公司。详情如下:天津:天津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对连续12个月未参与交易售电公司暂停天津电力市场交易资格的通知,经核查,目前具备交易资格的售电公司中,存在1家售电公司连续12个月未
选择接受市场价格的分布式光伏只有全部上网电量按照实时市场价格结算这一个场内结算项。具体是如何结算的我们通过上文接受市场价格:量价双不报的分布式光伏如何结算进行了专项分析。要视计量条件而定,终局都将是分时段计量电量的日清月结。大部分地区的存量分布式项目因为全部电量都在机制范围内,所
7月15日,海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征求《海南省增量新能源项目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竞价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稿)等两个细则意见的通知,其中包含《海南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差价结算实施细则》。《海南省增量新能源项目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竞价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山东能源监管办积极主动推动新能源市场化改革政策稳步落地。原文如下:山东能源监管办积极主动推动新能源市场化改革政策稳步落地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1印发后,山东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5日,海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征求《海南省增量新能源项目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竞价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稿)等两个细则意见的通知。《海南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差价结算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到,本细则适用于海南省行政区域内2025年6月1日前投产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5日,海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征求《海南省增量新能源项目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竞价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稿)等两个细则意见的通知。其中,海南省增量新能源项目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竞价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到,鼓励新能源项目积极参与竞价,在合理范围内自
136号文在各地落地后,分布式光伏参与市场交易的方式。要么是找代理商聚合,以量价双报的形式参与交易,要么是量价双不报,接受市场价格。如果选择了报量报价,那么全电量要参与到实时市场的竞价中。其中非机制电量根据各地细则要求,可以参与中长期和日前市场。细究这个接受市场价格的方式,还需要进
7月14日,甘肃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规定了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的电量规模、机制电价和执行期限以及竞价实施细则。存量项目(2025年6月1日以前投产)(1)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为154亿千瓦时。(2)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到,省内集中式光伏、集中式风电、分布式光
随着各省纷纷出台136号文的落地细则,新能源电站将迎来全电量的市场化交易。这其中也包含分布式光伏电站,虽然小散凌乱,但新能源电站的身份不能被改变,所以全部上网电量也都要参与到电力市场交易中。市场交易的方式,本篇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双报与双不报根据136号文规定,新能源场站可以选择以报量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