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环保发电生物质发电秸秆发电项目正文

国第首个软质秸秆发电项目建成

2007-12-12 16:15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发电秸秆发电发电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本网讯  通讯员蔡苓 屹东报道  以往因秸秆价值未能被利用,只能白白地燃烧,不过,今后,在淮安,秸秆却可以用来为老百姓发电了。 
 
   2007年12月10日,中国第一个自主研发的软质秸秆发电项目经过一年的努力,在淮安建成,该项目以软质稻秸秆、麦秸秆为主要燃料,采用国内设备。该机组的成功投运,开创了我国软质秸秆发电的先河,将对国内生物质能源项目的开发利用起到示范意义和推广作用。 

    秸秆发电的发展过程,在我国曾经历过发热、发疯、发呆的一段历程。以往一些秸秆发电项目因软秸秆发电的技术一直无法突破,而采用棉花秆、玉米秆之类的硬质秸杆做原料,因原料供应不能满足,相继败下阵来。 

    软质秸杆发电项目主要有二大难点:一是秸杆输送系统的运行,稻麦黄色软秸杆输送环节中易发生缠绕,打包切割过程中易起火,除尘环节易发生回火。二是秸杆收购环节,秸秆的供应和质量制约着项目的发展。 

    江苏国信淮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宪强介绍说,针对这些问题,公司会同江苏省电力设计院,及有关厂家,召开了几十次系统方案专题研讨会,多次将秸秆送到相关厂家,进行秸杆打包、破碎和输送的实验,突破了秸杆整包破碎和输送中秸秆缠绕的难关。 

      在收购环节上,该公司实施“屯草于民,藏草于农”的战略,在楚州区的28个乡镇中设立了22个收购点,通过经纪人收购,实行市场化运作。还分别设立了6个中心秸杆收购站,由公司派出人员直接管理,保证了秸杆的质量和供应。  

   秸杆回收还引发新的连锁效应,防止了秸秆的燃烧,保护了生态,也为当地的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也增加了就业。按每吨稻秸秆180元计算,项目所在地淮安市楚州区的农民每年可因此增收5000多万元。 

    该项目已申请7项技术专利,秸杆输送系统得到了省科技厅的高度认可,并获得了江苏省科技厅,财政厅科技奖励。这一软质秸秆发电项目的成功运行之后,江苏国信集团将在江苏省内进行推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发电查看更多>秸秆发电查看更多>发电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