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2日,国际首套基于中压载波的分布式智能保护控制系统在辽宁抚顺新宾县10千伏南聂线示范应用。该项目由国网辽宁电力配网部牵头组织,东北电科院研发测试,国网抚顺供电公司示范实施。首次将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应用于分布式智能保护控制系统,针对中压载波与分布式保护间配合的实时性、可靠性、
近日,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开发的辽宁省首个聚合分布式灵活资源的虚拟电厂示范平台正式完成与辽宁省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集成对接,实现分布式灵活资源的聚合管控。该平台目前已接入沈阳市和平区、沈河区、铁西区3个区的分布式资源,具备1.23万千瓦最大上调能力和0.48万千瓦最大下调能力。项目前
3月19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邵国勇赴国网辽宁电力调研,检查党的建设、科技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工作,看望慰问一线干部职工。邵国勇先后调研东北分部电力调控中心和职工之家、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抚顺望花区供电公司、东北电科院、国网辽宁电力职工之家等地,详细了解雷锋供电
2019年燃煤锅炉空气预热器防堵防腐防漏综合治理专题技术研讨会于4月25日、26日在孔子故乡曲阜召开。会议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华电邹县发电有限公司特别支持,北京华能达电力技术应用有限责任公司协办。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潘处长出席会议介绍了目前火力发电的新形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随后,
8月19日15时40分,8月20日5时,神华国华绥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绥中电厂或绥电)4号机组和3号机组相继并入华北电网,至此,绥中电厂2100万千瓦机组改接华北电网工程提前半个月竣工,标志着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12条重点输电通道建设的首个项目取得圆满成功。绥中电厂一厂跨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神华集团1-4月份电力项目情况:4月:国华电力分公司绥中电厂两台800兆瓦机组增容至880兆瓦获东北能监局批复近日,国华电力分公司绥中电厂两台800兆瓦机组增容至880兆瓦获东北能监局批复。国华绥中电厂两台800兆瓦机组经过节能减排综合升级改造后,在国华电力公司的高度重视下,绥中
经节能减排优化升级增容改造后的神华国华绥中电厂(以下简称“绥电”)1号机组日前已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至此,绥中电厂一期工程两台俄制80万千瓦机组的综合升级改造宣告圆满完成,机组的安全、经济、环保等性能指标实现了全面升级,开创了我国对现役大机组进行技术改造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先例。项目改造完成后,国华绥电1号、2号机组出力达到88万千瓦,增容10%;机组供电煤耗降低近40克,厂用电率下降超过2个百分点;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达到“近零排放”水平;多项重大隐患彻底解决;自动化
1月20日和21日,由东北电科院对赤峰热电厂B厂1、2炉两台炉烟气分别进行性能试验采数,该厂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求运行各岗位积极配合,对每一个工况进行认真调整,并现场设专人配合取样等相关工作。赤峰热电厂B厂1、2炉于2014年10月至11月分别完成烟气脱硝改造,烟气氮氧化物排放达到新环保要求200mg/m3。据了解,本次试验每台机组分别在三个工况下进行,即高负荷(主蒸汽流量420t/h)、中负荷(350t/h)、低负荷(300t/h)时分别取三个负荷下脱硝前原烟气数值和投入尿素后净烟气数值,然后进行综合计算,得到脱硝效率及氨逃逸率,对该厂两台炉脱硝设备
华电沈阳金山热电分公司自2010年投产以来,持续深化指标管理,经过不断摸索和总结,掌握了2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维护和检修等方面的规律,通过一系列针对性措施,设备运行可靠性得到不断提高。截至10月28日,该公司已安全生产连续运行1370天,其中1号循环流化床机组创下连续安全运行212天的高水平纪录,达到了国产200MW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安全运行的先进水平。循环流化床机组具有系统简单、运行操作方便、脱硫效果好等优点,是国家倡导的绿色环保型机组,但其技术尚未成熟和完善也引发了许多弊端。金山热电分公司#1、#2机组于2010年10月份机组投产发电。
对于装机容量只有11万千瓦的华能汇流河电厂来说,9月23日很是特殊。这一天,来自全国的200多名火电行业专家和企业高管汇聚于此,见证一项新技术即将给火电行业带来的变革。就在9月11日,随着汇流河电厂“煤中取水”高效褐煤发电技术(以下简称“‘煤中取水’技术”)工程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蕴藏在褐煤中亿万年的水汩汩流出,褐煤这种煤炭世界中的“鸡肋”,摇身一变成了火电的优质燃料。“这是一项褐煤发电领域的革命性突破,不仅在国内领先,在国际上也是一流的。&rdq
8月22日13时,穆家换流站双极经过连续两个小时满负荷3000兆瓦输送功率和极Ⅰ、极Ⅱ分别降压运行测试后,恢复正常功率1800兆瓦运行,标志着呼伦贝尔-辽宁±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双极额定功率系统调试圆满成功。呼辽直流是东北电网第一条超高压、大容量直流输电工程,是首个大容量火电基地送出的直流输电工程。根据工程进展,呼辽直流系统调试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10年9月6日至9月17日)已完成初始化运行试验、保护跳闸试验、阶跃响应试验、扰动试验等共计17大类、183个试验项目。第二阶段进行联网方式大负荷试验和孤岛运行试验。本次大负荷试验项
近日,由中国电力科学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5千伏/60千伏安双极三端中压直流实证系统通过壳牌石油公司(Shell)与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的联合验收。该系统通过了50余项现场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要求,获得业主方高度认可。三端中压直流实证系统为欧盟于2021年启动的柔性离岸风电制氢动力装置模块
我国的海岸线长、可利用海域面积广,在发展海上风电方面有着天然地理资源优势。在全球积极推进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海上风电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随着对深远海风电项目的不断探索开发,海上风电输变电系统创新开始聚焦于输电距离长且投资成本相对可控的柔性直流与低频输电技术上。目
“有了‘鄂电慧图’软件,变电站无人机航线规划和巡视应用效率更高了!”6月30日,在武汉220千伏珞珈山变电站,国网湖北武汉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人员正在操作无人机进行航线验证。只见无人机在预设航线下精准掠过设备区,并实时回传设备的标准高清影像。这一切高效精准的操作,都得益于一款名为“鄂电慧图
夏季高温,且是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季节,保供电形势严峻复杂。国家电网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在各地,科技保供手段不断涌现,提升了负荷预测、灾害预警、电网巡检及抢险救灾质效,为迎峰度夏保供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雨绸缪精准预测天气负荷变化准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设备部组织召开变电站消防能力提升专题讨论会,全面推进消防放心变电站达标建设专项工作,这一行动不仅体现了设备部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更彰显了其以系统化、标准化手段筑牢电力安全防线的决心与担当。国网江苏电力设备部明确消防放心站建设目标、实施路径及关键节点,
近期多地出现高温天气,带动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在7月4日创下14.65亿千瓦历史新高后,7月7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年内第二次创出历史新高,达到14.67亿千瓦。为积极应对夏季用电高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力推动增发稳供,保障各类电源“应并尽并、稳发满发”;充分利用特高压通道的资源配置能力,保障电力可
7月4日14时14分,上海浦东临港的中国电信临港智算中心接到虚拟电厂调度指令,开始将运行中的AI推理任务向湖北十堰丹江口武当云谷数据中心转移。3分钟后,武当云谷数据中心接手任务继续推理,临港智算中心的单机用电负荷则下降75%。本次测试成功打通了算力跨省调度参与虚拟电厂响应的技术链路,为围绕大
7月7日,超高压公司配合完成为期一周的中衡直流配套新能源宽频稳控系统出厂验收工作。此次出厂验收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中衡直流配套新能源接入电网后,该宽频稳控装置能够有效监测电网中的各类谐波,并通过多轮调节及切除等方式控制新能源并网线路中的谐波及间次谐波含量,避免大量涌入电网,保障电网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浪潮中,构网技术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商业化时代。全球首个在高海拔、极低温、弱电网场景下成功应用的构网型储能电站——西藏改则30MW光伏+6MW/24MWh构网型储能项目,凭借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该项目不仅破解了高海拔、弱电网地区新能源并网的技术难题,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浪潮中,构网技术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商业化时代。全球首个在高海拔、极低温、弱电网场景下成功应用的构网型储能电站——西藏改则30MW光伏+6MW/24MWh构网型储能项目,凭借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该项目不仅破解了高海拔、弱电网地区新能源并网的技术难题,
7月3日,英大泰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储能保险共保体在京组织召开“电化学储能安全价值新生态合作推广会”。会议发布了国内首个“认证+保险+监测”电化学储能安全质量风险解决方案。在金融监管机构、电力行业协会以及60余家生态伙伴的共同见证下,英大财险与泰思储能公司就在建的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