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五强溪水电厂累计发电53.73亿千瓦时

2007-12-26 14:09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电厂发电五强溪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本网记者李嘉通讯员文卫平戴元媛报道

      百万级装机容量的五强溪电厂近日再传捷报,2007年12月20日19时18分,该厂年发电量首次突破设计值53.7亿千瓦时。截至21日8时,年累计发电达53.73亿千瓦时,完成年度发电计划的103.82%。
      一直以来,五强溪电厂始终坚持“以安全为基础、以效益为中心”,践行“激情、智慧、坚持”的理念,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创一流”的工作准则。在今年来水较历年均值偏枯15%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增发电量,采取各项有力措施,确保发电量屡创新高和生产稳定。该厂一方面严格加强安全管理,狠抓设备的运行维护与检修,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确保了安全生产稳定局面,为多发电、发好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优化调度,经济运行,充分利用机组增容成果,2007年共计37天超出力运行,超发电量2883.16万千瓦时。充分发挥流域梯调和上游三板溪龙头电站的作用。通过三板溪水库的补偿调节,提高了五强溪水电厂在枯水期的发电量与水资源利用率。

      2007年三板溪水库为五强溪水库补偿水量达16亿立方米,合计电量1.88亿千瓦时。全面落实增节支精神,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做起,在全厂范围内全面推行精益化管理工作。一系列工作为发电量突破53.7亿千瓦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截至目前,五强溪电厂库水位为107.57米,入库流量为149m3/s,安全形势平稳,全厂上下正努力冲刺更高发电目标,力争稳发多发电量,为公司多创效益,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多作贡献!

      53.7亿千瓦时——五强溪水电厂年发电量达设计值纪实

      截至2007年12月20日19时18分,五强溪水电厂年发电量首次突破设计值,21日8时年累计发电量达53.73亿千瓦时,安全运行4495天。回首来时路,为实现发电量达设计值,自1994年12月25日首台机组投产以来,五强溪水电厂已不懈努力了13年。

      设计发电量的梦想受阻

      作为长江八大支流中水量仅次于岷江的流域,沅水流域面积为9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达到684亿立方米。在这其中,五强溪水库控制流域面积为8380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643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08米,汛限水位98米,调节库容20.2亿立方米,库容系数3.1%,为季调节水库。五强溪水电厂装机容量120万千瓦,保证出力25.5万千瓦,设计发电量53.7亿千瓦时。

      1996年7月14日~7月22日,五强溪水库发生百年一遇洪峰流量为40000立方米/秒的特大洪水,入库流量达10000立方米/秒以上洪水时间长达8天,为了保护下游常德地区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五强溪水库为下游削峰达13600立方米/秒,五强溪水库水位蓄至了113.26米,为5000年一遇的洪水位,为下游的防洪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1998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洞庭湖防汛告急,五强溪水库也为下游常德地区和洞庭湖的防洪做出了巨大的贡献。7月23日发生洪峰流量为34900立方米/秒的大洪水,五强溪水库为下游削峰达10700立方米/秒,从8月2日至8月13日长达12天时间内,五强溪水库超过正常蓄水位运行,为下游常德、洞庭湖地区的防洪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五强溪水电厂投产以来至2003年,大部分年份是丰水年,尤其是1995、1998、1999、2002年都是入库水量达700亿立方米以上的丰水年。但每年都有大量的弃水产生,水量利用率都不足80%。2002年是五强溪水库建库以来最丰的一年,但当时受电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影响以及五强溪水库没有开始实行动态控制等因素的影响,2002年的发电量停留在了52.198亿千瓦时,离设计发电量只差一步。

      2005年开始,湖南省防汛指挥部对五强溪水库实行动态控制,但五强溪水库连续遭遇枯水年份,尤其是2006年来水量只有历年均值的64%,是五强溪水库建库以来最干旱的年份。五强溪水电厂的设计发电量的梦想只有推迟了。

      五强溪不懈努力13年

      1996年开始,我国电力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电力紧张的形势缓解,电力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2003年以前,受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电力体制、防洪和电力调度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五强溪水电厂一直受到严重弃水问题的困扰。
      中电投五凌电力公司为了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电力市场仍将供大于求局面的预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主动开拓电力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为此,五凌电力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提出开拓电力市场,实施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战略。经过长期、反复的调研与论证,逐步确立了通过铝电联营,实现产业延伸,消化弃水电能的发展思路。

      2001年10月,创元公司电解铝厂一期工程(10万吨)在桃源县盘塘镇正式破土动工。
      2002年6月电解铝厂一期工程开工建设,2003年列为湖南省重点建设项目。
      2003年4月22日,创元铝业一期工程第一、二台电解槽顺利实现通电点火,创元铝业电解铝厂正式投产。创元铝业电解铝厂的投产,吸纳了五强溪水电厂大量的弃水电量,使五强溪水电厂从2003年后的弃水损失电量大大减小,逐年下降。

      1996年、1998年沅水流域以及长江流域连续的大洪水,1999年以来,使湖南省防汛指挥部将五强溪汛限水位在6月21日至7月31日由98米降低到96米,2000年一度降到94米,对五强溪水库发电影响非常大。
      为了扭转五强溪水库汛期汛限水位降低,大量的弃水以及发电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这些困扰五强溪水电厂经济运行的问题,五凌电力公司会同湖南省电力公司以及设计单位中南勘测设计院,经过科学细致的复核和论证,向有关部门提出了五强溪水库汛限水位从98米降低到96米和94米对五强溪水库为下游地区防洪洪水作用非常小,并提出了汛期实行动态控制的可行性。

      经过五凌电力公司向国家防汛总局努力争取,五强溪水库成为全国汛期动态控制十大试点水库之一。根据国家防总的统一部署,湖南省防汛指挥部与五强溪水电厂共同组织对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课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分期动态控制方案:5月份提高到102米,6-7月份恢复到98米,8月份分阶段蓄至108米,各阶段结合气象情况和防洪形势,实行动态控制。从2004年汛期开始五强溪水库开始按照新的动态控制方案进行试运行,结果表明,动态控制方案大大增加了五强溪水电厂的发电效益。

      全国第一座动态控制大型水库

      2005年6月15日,国家水利部以【水汛[2005]237号文】正式批准五强溪水库汛限水位分期动态控制方案,5月份提高到102米,6-7月份恢复到98米,8月份分阶段蓄至108米,各阶段结合气象情况和防洪形势,实行动态控制。五强溪水电厂成为全国电力系统第一座经水利部批准汛期实行动态控制的大型水库。
      经过五凌人的不懈努力,收到从湖南省防汛指挥部发来的长达9页的《关于沅水流域五强溪水库汛限水位设计与运用研究报告的批复》,标志着五强溪水电厂终于扭转了发电的不利局面,迎来了五强溪水电厂经济运行的黄金时期。
      为了有效的减少五强溪水库汛期弃水量,减小弃水损失电量,提高水量利用率,五强溪水电厂在2002年8月将“五强溪水电厂机组超额定出力运行可行性与试验研究”申请作为科研项目,同期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正式立项。2004年开始进行机组效率、稳定性,机组甩负荷试验,发电机温升试验,主变试验等一系列机组增容的各项必要的试验。对各项参数和定值进行核算,各项设备完全满足超出力运行的要求和稳定运行的要求。并对发电机空冷器、推力油冷器、技术供水滤水器全部进行了改造,原有空冷器额定功率150千瓦,改造后提高为220千瓦,改善了机组的冷却条件,为机组的超额定出力运行实现提供了保障。
      2005年共计7天超出力运行,超发电量为372.582万千瓦时;2006年共计35天超出力运行,超发电量为3173.521万千瓦时;2007年共计37天超出力运行,超发电量2883.16万千瓦时。3年共计超发电量6429.263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弃水量达5.5亿立方米。

       龙头水库的强强联合

       沅水干流上游三板溪水电厂于2006年底四台机组全部投产。三板溪水库是沅水流域唯一具有多年调节性能的水库,水库正常蓄水位475米,总库容40.94亿立方米,调节库容26.16亿立方米,库容系数34.6%,多年平均来水量75.69亿立方米,水量利用率98.5%,保证出力23.49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24.28亿千瓦。
      三板溪水库和五强溪水库进行联合优化调度,不但能使五强溪水电厂保证出力从25.5万千瓦提高到27.5万千瓦,而且通过三板溪水库的补偿调节,五强溪水电厂多年平均发电量从53.7亿千瓦时提高到57.7亿千瓦时以上,同时提高了五强溪水电厂在枯水期的发电量,大大提高了五强溪水电厂的水资源利用率,更加有利于经济运行。
      2007年三板溪水电厂的补偿作用就开始逐步体现,三板溪后期消落水位达30米,为五强溪水库补偿水量达16亿立方米,合计电量1.88亿千瓦时,在2007年汛期以后沅水流域来水偏枯的情况下,三板溪水库的补偿调节无异于雪中送炭,为五强溪水电厂达到设计发电量的同时又保持107米以上的高水位提供了保障。

      多项举措实现梦想

      连续经历了2005年、2006年的特枯年份后,随着电力形势的逐步好转和动态控制的实施,五强溪水电厂在2007年初提出了将发电量达设计值作为2007年的推进型工作。对2007年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一一细化,制定了《机组稳发、满发措施》、《控制机组非停措施》、《不同水头、不同季节机组优化运行方式》、《五强溪水库年度优化运行方式》等一系列的措施,并严格按照制定的措施执行。
为了实现发电量达设计值,该公司生产营销部和五强溪水电厂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洪水来临前加大出力,提前腾空库容。2007年在主汛期各场洪水前都有效地腾空库容,共计4次,效益显著,共增发电量9934万千瓦时。
      2、根据气象预报成果,积极与湖南省防汛指挥部联系、沟通,拦蓄洪尾。2007年五强溪水电厂拦蓄洪尾增发电量达到31063万千瓦时。
      3、利用机组增容成果,共计37天超出力运行。五强溪水电厂在汛期利用机组增容成果,运行值班员积极与电网调度部门联系、申请,共计37天超出力运行,超发电量,超发电量2883.16万千瓦时。 
      4、不断采取措施,优化各项经济指标:

      (1)、机组经济运行。研究编制运用机组优化运行模型。通过制作、运用《不同水头下机组优化经济运行模型》,始终保持机组在最优工况下运行,提高水能利用率;采用技术手段优化运行。利用AGC的功能,通过设置振动区提高机组稳定、经济运行能力;控制辅助服务。发扬“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方百计”精神,积极向调度部门申请减少机组旋转备用、调频、调压时间。在供水期凌晨低谷时段向电网调度部门申请机组全停,全年共计48天低谷时段机组全停。

      (2)优化电量结构。a、提高峰谷电价电量比值。在供水期,以科学安排96点发电计划为手段,充分发挥水电厂调峰作用,积极采取低谷机组全停方式提高峰谷比;b、合理分配丰枯电价电量。结合丰枯电价结算规律,以水库来水预测为前提合理分配月度发电计划,并积极开拓弃水电量销售渠道,实现丰枯电价效益最大化;c、开展小指标竞赛活动。通过开展优化运行小指标竞赛活动,有效提高运行人员多发电、发好电的积极性;
      (3)控制厂用电。做好宣传,提高认识。利用电厂网站、宣传栏等载体做好节约用电宣传,督促员工自觉养成离开办公室随手关灯、电脑、空调的习惯;优化厂用设备运行。采用机组避开振动区运行、控制机组调频次数等手段,采取调整生活、生产照明开启数量、时间和控制中央空调系统、厂房通风系统投运时间等措施,用好每一度电。

      结束语
      2007年是五强溪水电厂的丰收之年。在来水较历年均值偏枯15%的情况下,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不懈努力,实现发电量达设计值的梦想。安全运行4495天,继续保持全国大型水电厂最长周期的安全纪录。连续三年实现机组零非停,各项经济指标圆满完成。虽然为实现达发电量设计值这一梦想用了13年,但这不正标志着五凌人锲而不舍的精神和五凌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欣欣向荣的景象吗?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