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诸暨电气化助力新农村建设

2007-12-27 14:56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电气电气化新农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本网通讯员毛年永
      ——诸暨供电公司的2007年 

      对于西施故里的光明使者来说,刚刚过去的2007年可谓精彩不断。新城开发、国际袜博会、党的十七大召开……一项项保供电任务园满完成;推行业务一次告知制、解决偏远山区缴费难、为大用户提供电力服务信息单……一条条服务举措深受欢迎。但在诸暨这个家庭工业多达6万余家的县级市内,最值得欣慰的莫过于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这一富民工程。

      [声音]诸暨市供电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徐为钢:这次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重点是整顿用电设施,改善用电环境,提高用电质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

      [现场]天已黑。大唐镇柱山村岗顶自然村的村支书候再生,看见村电工候王圭正和大唐供电营业所的电工王作权在拉运电杆,这时刚巧陷在沟里。他不由走去说,明天再干吧,天都暗了。他俩说,杆子不拉到位,会耽误明天的活。
村支书被感动了,他叫来了几个帮手……

      [解读]诸暨市政府把新农村电气化列入市十大实事工程之一,市经贸、农办等负责组织协调和牵头落实。作为具体实施的诸暨市供电局,按照"示范先行,先易后难,有序推进"的工作原则,编制建设规划,制定实施方案,11个基层供电营业所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各种困难,抓安全、抢进度,28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400余名技术过硬的施工人员,保质保量完成了首批12个镇乡173个行政村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并于12月8日顺利通过了浙江省经贸委等联合组织的新农村电气化县验收。

      [声音]璜山镇镇长孙嘉江:通过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为今后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

      [现场]走进璜山镇姚王村,原来零乱交叉的"三线(广播、电信、电线)"已整齐划一、沿墙架设,让人赏心悦目。这次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把原来架设的低压线路从小截面(如LJ25平方毫米的导线),调换为大截面(如LJ120平方毫米)的导线,电杆由原来的8米,统一调换为12米或者15米,电表安装高度一律为离地面1.8或2米,表后电线全部用PVC管包装,每台变压器安装2台剩余电流动作总保护器,每户家庭安装家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解读]农村安全用电问题,一直是困扰基层供电企业、地方党委政府的难题。如何加强安全用电管理、服务和谐社会建设?诸暨市重点做好两块工作:一是市广电、电信、供电三部门联手,借助这次电气化改造的有利时机,对建设村的"三线"进行重新规划和全面整治,既改善了村容村貌,又营造了安全用电齐抓共管的局面。二是安装各类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按照"政府牵头,村为单位,农民自主"的原则和"条件成熟一个,申请一个,安装一个"的要求,采取市财政一次性补助的方式,对现有的户保、分保和总保进行全面整改,为减少乃至避免农村安全用电事故的发生奠定了良好基础。

      [声音]山下湖镇新桔城村党支书詹相苗:桔城村以养蚌育珠为主,电力主要用于照明和抗旱排灌。这次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让村民不再为家里的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因为电力不足而犯愁了,农民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现场]行走在新桔城村洁净的水泥村道上,一幢幢别致的洋楼,一座座高雅的别墅迎面映入眼帘,村中公园、屋旁绿化,给宁静的乡村增添了盎然的生机,村道边,一根根的电线杆穿引于绿树之间,凌空的电线在阳光下闪烁着银色的光泽。

      走进新桔城村,走进陈家村,走进姚王村,走进三合村,走进柱山村,走进一座座的村庄,让人无不欣喜地感受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已不只是书面上的词汇。说电气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先行官",当之无愧,把电气化建设比作飞机上的引擎,则更显形象贴切。

      [解读]建立村级电工队伍,是诸暨市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完善村用电服务体系的一大举措。全市27个镇乡、街道全部成立镇级用电协调管理领导小组,173个行政村全部建立由村支书、村主任、村电工、村文书和触电急救人员组成的村用电协调管理小组,并制订出台《村(居)民用电公约》。按照"村聘镇管"原则,每个行政村配齐村电工,由供电部门进行业务指导,明确表后线管理由村电工负责,既防止了偷漏电现象的发生,又提高了村级日常用电管理水平,为推进和谐的城乡用电一体化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