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光伏产业发展前景无限光明

2008-01-17 13:50来源:www.chinapower.com.cn关键词:光伏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西藏陆续开展了太阳能技术研究和推广,目前共建有县级和乡级光伏电站近400座,总容量近9000千瓦。“十一五”期间西藏将争取国家投资12.7亿元,通过建设小型光伏电站和发放户用系统,解决18375万农牧民群众的用电问题。

西藏是全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直接辐射占全年总辐射比例为56%至88%,全年日照时数高达3400小时。西藏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在目前条件下,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解决边远地区无电乡村及分散农牧无电户的用电问题,是有效可行的方案。

银联信分析:

光伏行业将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发展新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人类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煤炭、天然气、铀等矿物资源,占到了人类能源供给量的80以上。世界目前的日原油消耗量约为8500万桶,并仍以每年1的速度在增长。按现在的消耗量,到2010年,全球将消耗掉从经济成本和技术角度考虑都较容易开发的全部石油储量的一半。尽管地质勘探技术在不断的进步,但所探明的新的石油储量明显减少,现有石油消费量同新勘探到的石油量的比例是4∶1。美国石油业协会估计,地球上尚未开采的原油储藏量已不足两万亿桶,可供人类开采时间不超过60年,而且随着易开采部分的开采殆尽,开采的成本将越来越高。天然气储备估计在131800-152900兆立方米,将在57-65年内枯竭。煤的储量约为5600亿吨,可以供应约160年。铀的年开采量目前为每年6万吨,可维持70年左右。如果矿石资源一旦短缺,而新的能源体系又没有完全建立,将有可能造成全球性的能源危机,从而导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传统的初级能源除了不可再生所造成的有限性外,另一个弊端就是使用后对环境的污染性。石油和煤燃烧后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的大量直接排放所造成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等问题,如再不加以控制就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面对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所造成的能源危机,人类已经意识到它的严重性,许多国家开始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入手试图解决能源危机,但却无法改变现有矿物资源的储量有限性及使用后对环境的污染性这两个不争的事实,而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危机进行缓解。解决能源危机的根本途径也是最终途径就是寻找一种可再生的清洁型新能源。

未来将被广泛使用的新能源中,首先在能源总量上必须能满足人类对能源的整体需求水平。其次,将完全替代传统能源的新能源会遍布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太阳能、风能及核能(聚变)将成为未来人类社会的主流能源,与后两者相比,除了以大规模电站形式的应用外,太阳能更易于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前景和市场更为广阔。石油、煤炭等矿物资源都是地球数亿年来对太阳能的储存所形成,跨过这些媒介直接应用太阳能将是人类生产力的一次飞跃。太阳能凭借其分布的广泛性,资源清洁性、能源可再生性以及技术发展的充分性,必将在未来替代传统能源。

二、太阳能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以及环境气候问题的倍受关注,各国政府尤其是发达国家日益重视太阳能行业的发展,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光伏产业赢来了行业发展的高峰期。最近10年太阳电池及组件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3,最近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3,2006年世界太阳电池产量达到2500MW,累计发货量达到8500MW。

从需求方面看,目前全球光伏市场增长最快的分别为德国、日本和美国。其中德国2006年新增总量达1153MW,超过全球增长总额的40,日本和美国分别达到286.6MW及140MW。从供给方面看,日本、德国分居前两位,其中SHARP的产量达434MW,占全球生产总量的17.4。值得关注的是中国2006年太阳电池的产量达到369.5MW,紧随日本和德国之后,位居世界第三大光伏电池生产国。

由于光伏发电目前的发电成本仍是传统能源发电成倍的8倍左右,完全依靠市场驱动的话,光伏产业将举步维艰,所以政策扶植成为当前推动光伏市场的增长的主要动力。以德国为例,1990年,德国议会批准了《电力购买法》,并启动1000屋顶计划,德国光伏产业开始起步。2000年,德国议会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并于2004年进行了修订,施行购电补偿法,根据不同的太阳能发电形式,政府给予为期20年,0.45-0.62欧元/度的补贴,每年递减5-6.5。购电补偿法的推出成为德国光伏市场增长的催化剂,在推出后的短短几年之内,德国光伏市场迅速发展,一举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市场,行业的景气也催生了Q-Cells,Solarworld等一批世界级的光伏企业。

在光伏产品中,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是太阳能电池的主流,与半导体工业用电子级晶体硅相比,太阳能级多晶硅的纯度要求较低,为99.9999,而前者需要的纯度达到99.999999。1998年之前,太阳能电池用硅主要来自于半导体工业的纯度达不到要求的废料及加工中产生的边角料。98年之后,由于太阳能光伏产业飞速发展,半导体废料难以满足需求,多晶硅供应商才开始利用过剩产能向太阳能电池生产商提供太阳能级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产业用硅量逐年扩大,至2005年太阳能产业开始与微电子产业在硅材料的消耗上首次平分秋色(太阳能的使用达到了48)。光伏市场对于多晶硅产业的发展已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光伏产业的原料来源逐步从使用等外品多晶硅、直拉单晶硅头尾料开始大量采用SoG(太阳能电池级)硅。

当光伏产业以连续五年超过40的速度向前发展时,突然扩张的市场需求使上游原材料多晶硅的供给出现了空前的紧缺,多晶硅价格一路上扬,从2003年的$24/k上涨到目前现货价格超过$300/kg,高企的原料价格成为环绕在下游生产商心头挥之不去的梦魇。

多晶硅的价格上涨主要原因除了由于光伏产业的超预期增长,使下游需求急速增加外,多晶硅的产能扩张困难,不能马上弥补需求缺口也是重要因素。由于满足太阳能电池生产需要的高纯度硅生产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少数几家企业手中,加之高纯度硅料也可用于军事工业,从而使引进此项核心技术非常困难。同时,从投资角度来看,一个1000吨左右的多晶硅生产线,就如同一个中型的现代石化公司,不仅工程设计复杂,耗电量高(年产千吨多晶硅的生产线需要的供电装机容量为9.8万千瓦,年总用电量为2.5亿千瓦时),而且在国内的总投资更是高达10亿元,而1000吨/年目前也是全球公认的高纯度硅料生产的最小经济规模。更为重要的是,进入这一产业最重要的门槛并不是资本,而是技术。

在多晶硅价格出现供给缺口后,几大厂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扩产计划,市场也预计多晶硅的供给瓶颈将在08年随着新增产量的陆续投产而彻底消失。但实际情况却是,随着多晶硅价格的不断上涨,在目前多晶硅毛利率接近80的情况下,上游原料供给商纷纷放慢扩产步伐,试图使价格在高位运行的时间尽量延长。而且多晶硅的生产从建成到达产也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所以“拥硅为王”成为当前光伏产业最显著的特点,整个光伏产业的利润构成已形成一个倒金字塔结构,利润率由上至下逐渐减少。

三、光伏产业未来路向何方

随着原油价格突破百元大关,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巴厘岛路线图上签字,发展以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困扰人类的能源、环境及气候问题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可以说对于太阳能行业的前景我们不须质疑,也许中间会有曲折,但方向不会改变。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取代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谁也无法预测这个取代的过程将持续多久,在哪个时刻达到一个由量变向质变的转化。

对于光伏行业来说,最终促使它代替传统能源的因素一定是在价格上具备了竞争优势,而要实现这一点,从目前看只能通过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国家补贴,这种途径是国家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通过强制性政策对产业进行扶植,德国和西班牙就是最好的例子。但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传统的能源及资源消耗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大量比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不可忽视,如果要通过降低经济的发展速度来限制这些行业从而推动新能源的发展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这也是为什么新能源行业在发达国家发展的最迅速的原因。

还有一种途径就是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成本下降。多晶硅价格的高企就迫使各生产商绞尽脑汁来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如不断提高的硅片切割技术,使硅片的厚度不断降低,并有效控制了切割过程中的原料磨损;同时通过降低硅料废品率及废旧品的回收利用等措施大幅提高原材料的使用效率。

提到技术进步就不得不提一下薄膜太阳能电池,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相比,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弱光应用性强及形状可塑性强等特点,晶体硅价格的上涨无形中推动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目前薄膜太阳能电池已占到世界光伏市场份额的10左右,伴随着多晶硅价格的走高,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有望进一步加速。当然薄膜电池也存在自身的不足,如硫化镉、碲化镉多晶薄膜电池的效率较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效率高,成本较单晶硅电池低,并且也易于大规模生产,但由于镉有剧毒,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砷化镓(GaAs)III-V化合物电池的转换效率可达28,GaAs化合物材料具有十分理想的光学带隙以及较高的吸收效率,抗辐照能力强,对热不敏感,适合于制造高效单结电池,但是GaAs材料的价格不菲,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用GaAs电池的普及。铜铟硒薄膜电池(简称CIS)适合光电转换,不存在光致衰退问题,转换效率和多晶硅相当,但铟和硒都是比较稀有的元素,如果产能扩张,其价格必将重蹈多晶硅的覆辙。

综上所述,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进步是未来光伏产业最主要的发展动力,对各大光伏生产厂商而言,都意味着机遇与风险并存。具有稳定原材料供给,适用于大规模生产是新技术的必要条件。其次转换率的不断提高则意味着新型太阳能电池相对于传统能源将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多晶硅价格的暴涨使光伏组件的价格出现了回升的势头,但随着多晶硅供应瓶颈的解决及化合物薄膜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光伏发电成本不断降低是必然的趋势,多晶硅价格的变动也许只是成本降低这个大旋律中一个并不那么和谐的小插曲。

国家持续稳定的政策支持则是光伏产业向前发展最有力的保障,我们应该看到,目前世界光伏产业的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而美国、中国这两个能源消耗大国的市场还尚未启动,随着各种扶持政策的相继出台,这两个全球最大市场的启动将把光伏产业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随着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等技术的发展,太阳能电池将通过与建筑物、交通工具、通信工具的不断结合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光伏行业会像曾经的IT产业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四、银行信贷机会投资提示

从产业链构成上看,光伏产业的投资主要集中于上游多晶硅制造,中游硅片切割,下游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及封装三个环节。

在多晶硅制造环节,由于近年来多晶硅价格的暴涨,国内的多晶硅生产线出现了一拥而上的局面,目前国内在建及拟建的多晶硅产量已超过世界产能的总和,如果全部投产将满足全球的多晶硅需求,那多晶硅价格也必将直线下落。但国内的绝大部分投资商都只看到了多晶硅的暴利却忽视了风险,目前国内的生产线基本采用改良西门子法,技术壁垒极高,且属于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电力成本占到生产成本的40以上,而尾气回收利用也是一个技术要求较高的环节。而大多数投资商把多晶硅生产看作投资房地产一样简单,认为有资金,有劳动力就能生产,结果由于无法解决技术环节的难题而使工程无法顺利完成,在国内在建的工程中,这样的问题已屡见不鲜。所以对于投资多晶硅制造环节而言,是否真正拥有核心技术实力(据我们调查,目前国内拥有该技术的只有新光硅业、峨眉山半导体、洛阳中硅三家),项目的用电、用地、环境评估是否都已得到妥善落实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在硅片切割环节,目前国内太阳能企业中比较成功的是江西LDK,硅片切割是技术难度仅次于多晶硅制造的环节,且薄硅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但相对于多晶硅制造来说,硅片切割在能源环境等方面的要求相对小的多,主要还是因考虑技术环节。

在下游电池制造环节,由于技术上已较为成熟,我们认为应多考虑品牌及质量方面的因素,目前我国已形成以尚德、英利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光伏电池生产厂商,对于市场主要在欧洲的光伏行业来说,良好的品牌认知度就是最大的安全边际。目前光伏电池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虽然各大厂商都在扩张产能,但是否拥有稳定的硅料供应是评判投资能否顺利回收的最重要标准。

此外,国际新能源政策的变化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风险因素,特别是德国、西班牙等主要市场。德国的新能源法案今年将会有一次例行的修改,是否仍对光伏企业提供高额的补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这种变动可能会对光伏市场短期的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

从光伏产业链到终端应用,商业银行均具有较大信贷参与空间。在信贷客户选择上,从规避风险的角度考虑,银行信贷项目评估中的敏感性分析应充分考虑不利因素,银行宜选择产品技术成熟、行业中的领先客户作为授信对象。

由于新能源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对确定融资的客户,银行可以考虑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考虑到新能源项目贷款融资额度较大,银行可以选择银团贷款的方式融资;若客户在光伏产业链中拥有稳定的上下游关系网,银行可以考虑开展供应链融资,信贷产品可以选择仓单质押、保理、票据融资等。(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