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项目正文

360度刘浩:一个投资商的CEO体验

2008-02-22 12:26来源:互联网关键词:CEO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郦晓工作室

据大度咨询《中文门户2007Q4广告监测报告》显示:智联招聘网成为2007年第四季度投放四大门户网络广告最多的广告主,累计投放金额为2511万元人民币。联想和中国移动各为1762万和1496万。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其一,或者外界低估了网络招聘的前景,其二,智联招聘与其CEO刘浩对自身存在很高的预期。


一个北京人在美国

刘浩的年龄并没有照片上看起来那么“成熟”,他出生于1969年(差一点没有挤入70年代一群),北京人。

他的中学阶段是在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度过的。那个时代的青少年,大都希望成为一名科学家,刘浩也不例外。中学毕业后刘浩以当年北京高考总分第二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物理系。“之所以选择北大,我觉得那里氛围更加轻松与民主。”

1992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刘浩前往美国,在华盛顿大学继续学习物理学。不过在一段时间之后,刘浩决定改学法律,事后他回忆说:“我身边有大量来自中国的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而他们的才华却被另一个社会所利用。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支持一个社会运转的经济和法律体制。”

随后刘浩进入了耶鲁法学院。耶鲁法学院无疑是美国最好的法学院。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耶鲁法学院成为“法律现实主义运动”的先锋。认为不能把法律仅仅定义为条文和规定,而应该更把它看作是改良和变革社会的重要力量。

获得耶鲁法学院的法学博士学位后,刘浩又通过了美国纽约和加州的律师资格考试。然后他进入了DavisPolk&Wardwell(美国达维律师事务所)工作。这家律师事务所同中国保持着长期的联系,远到李鸿章发行湖广铁路债券,近到搜索引掣百度的上市。

刘浩选择的方向是税法,事后刘浩解释:“美国社会非常复杂,政府财政收入就靠税收来维持,我觉得税法拥有更多的内容,相比之下证券业就简单多了(很简单吗?)。另外,我潜意识里觉得这个可能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更为有用。”

他并不将律师作为自己终身的职业,这种职业对于一个思维活跃的人来说可能真的过于平淡。两年之后,刘浩在地理上有一个跨越,从美国东部搬迁到加利福尼亚。职业上也有一个大的转换,他进入了OrchidAsiaHoldings(兰馨亚洲投资)公司。

这份工作把他带回了国内。兰馨亚洲投资选择了一些创业者具有海外留学工作背景,业务原型在美国又得到过充分实践的项目,较为知名的项目有携程旅行网、易趣网。至少这两个项目会给合伙人以相当大的回馈。

作为合伙人的他很快就接触到了他花费最多时间的一个项目,那就是智联招聘。


扮演CEO那么一个角色

从目前得到的信息看,在刘浩决定担任CEO之前,智联招聘正在经历一段糟糕的时期。2002年10月,互联网大环境已经沉入谷底。公司赢利仍然遥遥无期,管理层则对业务有不同的认识。之前兰馨亚洲往智联招聘投入了300万美元,是控股股东。

刘浩与兰馨亚洲的决定是,刘浩自己担任公司CEO,同时兰馨亚洲加大对这家公司的投资。

[关于智联招聘]

智联招聘的前身是1994年成立的智联(Alliance)猎头,由几位英国猎头顾问创办。最初的时候仅有四名员工,服务于中国刚刚兴起的外资企业高端人力资源市场。

1997年智联招聘(www.zhaopin.com)成立,虽然智联招聘今天被视为一家互联网公司,但是它的业务实际上定义为,向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专业人力资源服务。包括,网络招聘、报纸招聘、校园招聘、猎头服务、招聘外包、企业培训以及人才测评。

他的同事对他的决定并不看好,尤其是他希望公司增加对智联招聘的投资时。事后刘浩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回忆说:“我的投资公司合伙人开始很反对,他后来跟我讲,我最多也就有10的可能做成。”后来兰馨亚洲对智联招聘的累计投资达到了近千万美元。

不过状况还是逐渐好了起来,在担任CEO,并且解除了原有管理团队合约之后,到2003年3月,智联招聘第一次触及了赢亏平衡点。

[绝对挑战]

相信最初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通过CCTV—2的人力资源节目《绝对挑战》注意到存在智联招聘那么一家招聘网站的。

刘浩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回忆:“2003年5月,中央电视台有做人才节目的意向,然后就多方找人一起策划,那时我们就参与进来了,和栏目组一起探讨这个节目怎么来做,最后确定了双方的合作。”

这个节目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原来担忧,将相对私秘的招聘过程透明化表现上的可行性。并且这一节目的受众是否过于狭窄?但是结果是人们对这档节目的认同度很高,毕竟就业是人们关注的高敏感点之一。最初的火爆程度不亚于今天的《赢在中国》,人们还是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于是选择了创业。

刘浩还要担忧费用的问题,尤其是对那个阶段的智联招聘而言。“应该说尤其对我们当时的状况来说,其实还是不小的一笔钱。”事后刘浩在新浪参与访谈时回忆说。但是品牌上的投入无疑是值得的,已经于2004年9月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前程无忧,基于业绩压力,品牌投入相对较少,这就使智联招聘获得了赶上来的机会。

一个意外的收获是,智联招聘有十几个人参与到节目制作的流程中去,帮助CCTV选择企业,选择职位,筛选选手,这使智联招聘未来在面对媒体时较之竞争对手更有经验。


拷贝成功

一个风险投资商是如何来理解创新企业发展的?或者换个角度,什么是一个风险投资商所重视的?

2004年刘浩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驻香港记者采访时称,国内在线招聘市场增长迅速,像智联招聘这样的招聘网的收益差不多相当于2002年的10倍,但他没有透露具体数字。不过业内估计其2005年的收入大约在7000万元人民币。

智联招聘(www.zhaopin.com)在1997年10月开通,此后一直坚持线上招聘为主,落地的城市也仅有北京、上海及深圳,逻辑上说,既然是网络公司,那么其业务更多可以在网上实现。但是随后刘浩注意到前程无忧的报纸 网站 落地的模式,其中前程无忧同地方报纸合作的招聘专版贡献了其利润的六成。

在一番思考后,刘浩决定拷贝这一模式。他承认,也担心别人指责缺乏创意。但是他同时强调,许多事情,不是其他人做了,你就不可以做,实际上一座城市的市场容量足够大,能够容纳两家竞争。至于进入更多的城市,刘浩认为,这是产业特征决定的,一段时间之后,他们意识到,招聘网站不是门户网站,仅仅在几座城市开展业务并不充分。

智联招聘采用竞争对手相同的模式,不同之处是,刘浩在同媒体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渐将智联招聘品牌化了。智联招聘不断同媒体合作推出一些,诸如“加班费调查”之类的活动。这增加了人们的信赖度。

从投资商的角度而言,并不是什么环境下都需要创新,既然仍然存在市场空间,拷贝已经成熟的商业模式在某些时候可能是更为理想的。不是一定要比别人做得更好,在某些时候,第二,甚至于第三其实也很好。从刘浩的简历看,他无疑是很聪明的人,那么聪明人得出的结论有时可能出奇的简单,但是聪明人往往不愿意为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过多解释。

到2005年的时候,刘浩更倾向于将智联招聘的业务解释为,逐渐获得公司人力资源预算的一部分。当年4月在接受TOM访谈的时候他总结:从行业发展来看很多东西都可以外包出去了,软件外包是做了二十年、三十年的一个产业,目前已经做的很大了。也有其他的外包,人力资源外包,说它是新的话也是比较新的概念,说它老的话其实是非常非常老的概念。

刘浩的从外部角度看似乎有些过时的“圈地运动”,实际上包含了他对网络招聘这一行业的预期。2006年10月刘浩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总结说:通过人际关系找工作确实是个比较重要的渠道,但根据我们长时间的跟踪调查,其所占的比例其实只有20,而一些与之有相同模式的人际关系网自身的发展可以说将会很艰难,这种形式必须要架构在有一定规模的IT企业身上才可行。

2005年1月,智联招聘引进了联想投资、宏碁创投两家均为PC制造商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的800万美元。刘浩称,不完全是基于资金角度考虑,他希望智联招聘有更多本土化的特征。


三驾马车

同国内的搜索或者门户的市场格局类似,网络招聘初步形成了前程无忧、中华英才和智联招聘三家三足鼎立的局面。它们都在增长,而规模小得多的招聘网站的市场份额则在被不断蚕食。

除去智联招聘之外,另两家是仍然处于领先地位的前程无忧(www.51job.com)以及中华英才(www.chinahr.com)。

[甄荣辉与前程无忧]

前程无忧由前贝恩中国公司负责人甄荣辉创办,贝恩国际策略顾问公司(Bain&Company)是一家咨询公司,在全球拥有2800名顾问。

甄荣辉,香港人,198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工程系。毕业后进入惠普公司,从事销售工程师工作。四年后离职,进入法国INSEAD工商管理学院攻读MBA,INSEAD是欧洲最好的工商管理学院之一,虽然在法国,但用英语授课。

毕业后甄荣辉进入贝恩公司,最初在其英国办事处工作。32岁时他成为贝恩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和合伙人。

1999年1月,甄荣辉在上海推出了career-post.com网站,据说,这个网站仅仅花费了4000元人民币。甄荣辉最初的时候,因为接触到IBM等大公司的人才招聘需求,希望做一份以招聘为内容的专业报纸《前程招聘专刊》。但是恰逢互联网热潮,于是将业务定义为网络加报纸。2000年2月,前程无忧获得1400万美元风险投资。

甄荣辉的策略是迅速做大。前程无忧的广告价格最初的时候甚至于低至一折,另一方面前程无忧并不局限于少数中心大城市开展业务,而是逐步渗透到二三线城市。

他的理解类似于C2C网站,更多的卖家吸引了更多的买家,反之亦然。更多的公司招聘意味更多求职者会访问www.51job.com,而聚拢更多的求职者也就增加了对招聘公司的吸引力。

2004年9月前程无忧在纳斯达克上市,融资8000多万美元。上市后,日本的Recruit集团购买了前程无忧的股票,成为其最大股东。Recruit是日本最大的招聘网站。

到2007年年初,前程无忧已经拥有超过3500名员工,进入了26个城市。2007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人民币6.307亿元,净收益则达人民币1.203亿元,预计2007年全年收入可达人民币8.4亿元。领先于网络招聘市场。

[中华英才与张建国]

中华英才网其官方网站对其自身的介绍非常简单:中华英才网(ChinaHR.com)成立于1997年,是国内最早、最专业的人才招聘网站之一,其品牌和服务已被个人求职者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普遍认可。

张建国于1963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86年兰州交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0年进入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992年起担任华为多地的办事处主任,1995年担任市场部副总裁,1996年出任公司副总裁,人力资源部总监。

2000年离开华为,后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进修人力资源管理。回国后创办深圳益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2004年7月出任中华英才网总裁。

张建国在接受第一财经《渣打财富人生》访谈时回忆:当时中华英才网的投资人董事长徐新,让他给中华英才网做一个咨询项目,随后徐新鼓动他担任中华英才网总裁,并希望有实质性的投入,更深度地参与进去。张建国退出咨询公司,又卖了房子参与到中华英才网。

中华英才与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的差异在于,更强调网络特征。“中华英才网将证明自己更懂网络招聘。”张建国向媒体表示。2005年年底中华英才网针对中小企业缺乏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推出“英才招聘宝”,2006年年底针对企业寻求高端人才推出“英才网猎”,2007年推出视频招聘。

2004年,中华英才网的收入是700万美元。网络招聘巨头Monster(巨兽)出资5000万美元收购中华英才网40%的股份,双方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Monster是美国最大的招聘网站,它同时也是欧洲最大的招聘网站。随后中华英才网推出了业界第一个呼叫中心。

据张建国自己提供的数据,中华英才过去3年收入增长了800,2007年收入达到3.4亿元。张建国给中华英才网定的计划是,2008年再增长90。

由于与Monster签定的条款中约定,在今后三年中,Monster将帮助中华英才网实现上市,上市后Monster将购买其超过51的股份。如果三年内中华英才网未能上市,Monster将购买超过51的股份,成为实际控股股东。

在最近的一次表态中,张建国认为公司足够资格上市,但具体是上市还是被收购,还没有确定。


上市倒计时

2006年9月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最大的招聘公司Seek公司注资智联招聘两千万美元,Seek公司获得了25的股份。

Seek自身也处于高成长中,2006年全年收入突破了1亿美元,较2005年增长53.3。在当地已经拥有70的市场份额。

澳大利亚企业近些年来对中国市场兴趣颇大,在Seek入股智联招聘几周前,澳洲电信(TelstraCorp)以2.5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搜房51的股权。

在事后接受网易商业频道访谈的时候,刘浩解释,其实投资者对他们的估值同竞争对手差不多,但是Seek公司两千万美元完全是作为投资,Seek拥有了扩大股本后的新股,而竞争对手则在融资的过程中出让了一部分原有股东持有的股份。

2006德国世界杯期间,CCTV足球节目解说员黄健翔在澳大利亚对阵意大利比赛中的最后时刻,有让人难忘的“激情一分钟”。随后他的就业就成为一个问题,虽然他很有名,但这种知名度同CCTV密切联系。不过随后他在凤凰卫视找到了一份工作,至少薪酬上是上了一个台阶。

智联招聘大概认为其中戏剧性的转换可以表明公司业务的特征,于是黄健翔就成为了智联招聘的代言人,随之而来的是新一轮的广告战,“找到好工作,工作才快乐。”在地铁站牌广告中,黄建翔则化身为突破瓶颈和冲破枷锁的漫画人物。

不遗余力的推广投入实际上反映了风险投资商对网络招聘,这一“类媒体”业务的理解。媒体越大,获得广告,和实现收入增长就越容易。这就是为什么分众传媒每每在溢价收购相关媒体后,股价都得到积极而不是消极的影响。

当然,大量的广告投入会严重影响当前损益表的表现,不是没有人持怀疑的态度。但是中华英才和智联招聘都未上市,不需要向外界披露财务状况。所以我们期待可以获悉他们在这个阶段的收支情况。甄荣辉2007年6月在其博客中写道:“至今,你叫得出名字、号称服务全国的服务商中,赢利的只有前程无忧一家。”

由《中国企业家》披露的数据看,2006年智联招聘的收入是1.95亿元,考虑到2007年的增长,规模应该大体同中华英才相当。刘浩已经明确表示,上市日程就在2008年。目前公司董事会中共有5个席位,作为CEO的刘浩,兰馨亚洲投资、Seek、联想投资、宏碁创投各占一席。

虽然落后于前程无忧,与中华英才的第二之争也难说优势,刘浩仍然认为,只有智联招聘才能够左右自己的命运。因为中华英才为Monster控股,而前程无忧在上市后最大股东为日本招聘网站Recruit。智联招聘有更多空间可以实施长期的战略。

结语

走近看刘浩,或者仔细看他的照片,会发现其中有已经在极力克制的焦灼感。他的过去很成功,现在也相对顺利……当然,他过去的简历让他对自己有比他人高得多的预期。如果一个人足够聪明,那么也就有足够的敏感性,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