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重庆电力:钢铁战将鏖战车盘山

2008-03-04 14:02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重庆电力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记500千伏张长线现场抢险指挥长赵晓勇

本网记者李大定通讯员涂吉祥报道

2月18日,重庆武隆车盘山。高30米、重达70多吨的103号塔轰然倒地,500千伏张长线灾后重建重要关节点工作在惊险中完成。
“今天成功倒塔,胜利曙光再现,为明天抢修奠定了基础,赢得了时间。”下午5时许,张长线103号塔现场,指挥长赵晓勇面对倒下的铁塔激动地说。
“103号铁塔顺利倒地!请各塔点汇报情况!”赵晓勇对着对讲机呼叫。他急于了解各塔点情况。
“100号,基本无异常”。
“99号,左上横担向小号侧偏移40—50公分”。
“98号,安全无异常。”
“好!我宣布:各点可以收工,下山去做好明天的抢修准备。”确认各点安全后,赵晓勇宣布“收队”。
为这一倒,赵晓勇度过了6个不眠之夜。然而,这仅仅是前期抢险的重要突破,往后的日子里,还有多少艰辛?还将面临多少艰险?谁也无法预料。但领导和抢险队员们坚信,有赵晓勇在,就一定能在月底前完成张长线抢险任务。

受命于急重危难

500千伏张长线是重庆电网500千伏“日字型”环网的重要环节。受损铁塔共7基、约4公里,其间两个大跨越,最大档距906米,受损段位于海拔1200米的武隆车盘山上。从1月21日到2月8日,该段覆冰持续加重,导致大雪封山,道路无法通行,抢险所需大型工机具、线材、塔材无法运抵现场。
为了尽快恢复张长线,打通渝鄂通道“大动脉”,遵照国家电网公司对恢复重建的部署,重庆电力公司决定2月29日前,必须全面恢复张长线送电。
2月13日,重庆公司组织320名技术工人,调来了武警250名官兵和当地近400名农民,组成近1000人的队伍,开赴车盘山。“赵晓勇技术指挥头脑清醒,制定方案正确,技术考虑周全,现场指挥忙而不乱,各个节点上能及时推进,是现场指挥的最好人选。”公司总工程师莫文强力荐赵晓勇。危难时刻,身为公司工程建设部副主任的赵晓勇挺身而出,挑起了抢险现场指挥长的担子。

立下安全军令状

事不宜迟,赵晓勇赶紧组织技术人员,沿着每基塔,每段线路逐一查勘,制定出详细计划,确立了将受损严重的5基塔全部放倒,然后重新组立的抢险方案,但这样工期长,规定时间内无法完工。经反复权衡比较,方案被修改为只放倒103号塔,断开相连线路,其它铁塔更换受损塔材。如此可节省抢修时间,尽早通电。
“张长线情况相当复杂,是抢险难度最大的受灾线路之一。一定要保证人身安全、抢险安全。”1月17日,国家电网公司总工程师张丽英赶到现场指挥抢险,向在场的人员下了“安全令”。“我们一定不辜负领导的希望,保证安全。”赵晓勇立下了安全“军令状”。
按照原计划,2月17日下午3点放倒103号塔。但人算不如天算——
当时,车盘山上雪花如絮,不一会,鹅毛大雪漫天飘落。“马上要倒塔了,快往上跑。”身后不断传来确认和清场命令。为了顺利开展下一步工作,必须确保103号塔往102号方向倒过去。
就在工人切割铁塔时,对讲机通报险情:99号塔晃动厉害。此时,雪越下越大,倒塔条件越来越恶劣。4点50分,对讲机里赵晓勇宣布:“倒塔计划暂停。为确保安全,所有人员立即离开103号塔。”工人撤到路边,对为何突然中止感到不解。
抢险指挥部人士介绍,铁塔严重受损,几个塔间形成一个相当复杂的力场,构成很脆弱的平衡。牵一发动全身,稍有不慎,可能导致其它塔一起倒地,造成更大损失。
“大雪之下,不能拿员工们的生命去冒险!没有十分把握,不能轻易倒塔”。赵晓勇严守“安全军令状”。
下山后,赵晓勇匆匆塞了几口饭,便召开技术分析会。他虚心征求大家的意见建议。他心理清楚,技术上容不得半点浮躁,安全上来不得半点马虎。经过分析、计算、反复论证,决定2月18日再实施倒塔。

巧办法解大问题

2月18日晚9点20分,赵晓勇跺跺满脚稀泥,走进抢险指挥部:“今天,因组织保障、人力保障充分,在群众、战士和员工们的努力下,成功将103号塔放倒,没有波及到99号塔,迎来胜利曙光。明天,要做好张力场和牵引场的工作准备,确保万无一失。”
为了这一刻,他已经在雪山上挨饿受冻9个多小时。
关键时刻,他办法总比困难多。
平时几个月的工作量,这次要求10多天完成。时间紧,任务重,倍感压力巨大的赵晓勇偶尔也会“光火”。稍事镇定后,他和大家一起分析原因,找准症结,及时协调,想办法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99号至100号塔段,运输条件极为恶劣,如完全依赖人力,运一根主材至少需要5小时。他想到了架设索道运输的方法,得到指挥部人员的赞同。
第二天,一根900多米的钢索,飞跨101至100号之间。“指挥长,把任务交给我吧,我们保证两天内完成60多吨塔材搬运任务”。搬运组负责人陈江林主动请缨。
当天晚上,大雪铺天盖地,寒风刺骨,抢险人员禁不住哆嗦瑟缩。陈江林把人员分为两组,通宵奋战,轮换作业,抢运塔材。早上6时陈向赵晓勇报告,塔材安全运到指定位置。“好,干得漂亮。我要为你们请功!”60多吨塔材在20多个小时内成功搬运,简直是个了不起的奇迹,赵晓勇腾地从床上弹起来,兴奋得在屋里直打转转。

雪地奉献终无悔

“他坚守一线,完全是个‘拼命三郎’”。说起赵晓勇,工程部领导赞许有加。
作为抢险工程指挥长,赵晓勇深知责任重大。每天,他总是早早上山,到各个点查看情况后,用对讲机呼通各小组负责人,确认安全、后续保障等一切准备妥当,才下达施工命令。晚上回到驻地,他还要组织指挥组技术人员总结一天的抢险工作,研究、制定第二天的抢险方案,休息时常常是凌晨两三点钟。
“我第一次看见这样严谨、亡命的人,他作出的每项方案,就是在与时间赛跑。每天他都要将面临的险情、任务、要求,全部交代清楚,落实到人头,才肯休息。”广信电建负责人陈伟文介绍说。
“他积极优化抢修方案,坚持每天6点半赶往现场。”抢险作业组负责人陈璋这样评价。
而赵晓勇对个人得失却从不放在心上。2月13日上班后,他就匆匆赶到车盘山,妻子谭燕打了多次电话,才从驾驶员那里了解到他在山上的位置。贤惠的妻子在电话那头叫他“老实交待”还缺什么御寒衣物,让人从重庆给他捎了手套、帽子、羽绒服等物品到山上。
他那辆又旧又破的“座骑”,根本无法驶上冰天雪地的车盘山,上山前他找朋友借了一辆私家越野车,一用就是半个多月,却从没提过换车要求。言及待遇,赵晓勇坦然一笑:“我们的企业需要更多党员的奉献与进取。此刻,我最大的心愿是抢险完后,睡个没有打扰的安稳觉。”
话音刚落,对讲机响起:“赵头儿,从涪陵借的4台手扶拖拉机式牵引机,替代机器绞磨,速度提高了3倍,效率提升了30”。“那就太好啦!请你们注意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尽快完成作业!”赵晓勇依然沉稳地指挥着抢险工作。
从倒塔、断线、组塔、放线,赵晓勇一步一个脚印,一战一场胜利,在巍巍的铁塔下,在茫茫的雪地里,书写了一曲鏖战雪山的壮美赞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重庆电力查看更多>电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