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新疆喀什火电厂30年后华丽转身

2008-03-19 15:01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电厂火电新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原喀什地区火电厂,是新疆华电喀什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前身。1964年筹建,1966年10月第一台机组运行发电,从而结束了喀什没有火电的历史。

解放后,短短的16年间---喀什火电实现了“0”的突破
新中国成立之前,喀什没有电力工业。当时,仅个别单位和作坊有从原苏联引进的汽油、柴油发电机供发报、放电影或作坊之用。
新中国成立后,市区一部分厂矿企业和机关单位自备小型发电机。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南疆军区后勤部生产管理处在喀什市八盘水磨筹建设计装机容量为525千瓦的水电站。1954年移交地方筹建,后因地下水位高等原因停建。1957年全市共有发电机十多台,发电量500千瓦,其中最大的是喀什地区农机厂94千瓦的柴油发电机,全市小发电机均在15千瓦以下。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喀什人民为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状况,经过当地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于1964年开始筹建喀什地区第一座火电厂。

该厂位于喀什市东南郊,距市中心5千米。1966年10月第一台3000瓦燃煤机组运行发电。从而结束了喀什无火电的历史;解放后短短的16年间,喀什市实现了历史上火力发电“0”的突破。1970年该厂第二台3000千瓦机组并网发电,两台机组均为罗马尼亚进口燃煤机组。1966---1985年的20年间共运转26536小时,累计发电5981.16万千瓦时,平均每年运转1397小时,发电314.8万千瓦时,运转时间只占全年应运转时间的16.4。1985年有职工249人,发电2049小时,发电量559万千瓦时。1990年有职工245人,发电1149.65万千瓦时,产值79.91万元。
改革开放后,短短的8年间---喀什火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历史巨变,实现了历史大跨越。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边陲古城注入了新的无限活力;向春风一样,吹遍了古城的大街小巷。

——南疆地区首座自动化、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火电厂在古城悄然诞生,从而结束了喀、克电网限电的历史。
2000年,喀什市改革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但由于电力工业的发展滞后经济发展需要,古城喀什急需电源建设,解决缺电问题。新疆电力公司总揽全局,从喀什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抽调喀克电力能工巧匠、电力专家筹建喀什发电公司。他们从喀克两地州实际出发,在自治区人民政府、电力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到北京跑项目审批,进行可研、初设、审批,签订银行贷款协议,使项目很快得到了批准建设。
2001年1月开工建设。通过认真细致的设备选型、签订合同、监督制造、设备交货到紧张的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试用一系列繁杂的工序和建设者们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的工作,顺利实现了2002年2月1号机组投产,10月2号机组投产的目标。该公司2台机组,属南疆自动化水平、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火力发电机组。一期工程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双投”目标,被部颁同类机组建设标准提前了3个月,受到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新疆电力公司的表扬,被新疆电力公司评为“优质工程”。
2002年10月26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亲临喀什发电公司一期工程竣工仪式祝贺。

一期工程的建成投产,从根本上结束了喀克两地州长期缺电、限电的历史。为两地州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幸福提供了强大的电源支持和优质电源。
——成为喀、克电网主力军,被人们誉为光明工程、幸福工程,集团公司贺老总挥毫泼墨、亲切地题为“西域明珠”。
2005年8月,时任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贺恭到喀什电厂调研时,听取了该公司领导的汇报和地区领导的建设介绍,看到了2台机组机声隆隆、发电机飞快旋转,公司对喀克两地州的社会贡献度、人民群众的美誉度和企业的奉献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誉,并欣然挥毫题词:“西域明珠”。
该公司发电量占疆南电网容量的52,成为该电网名副其实的主力电厂,它正以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旺盛精力为喀克人民造福。

——先进理念催生了企业的发展巨变:

五年,装机容量翻一番
2002年10月26日,喀什发电公司一期工程竣工典礼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同志亲临大会热烈祝贺,并庄严宣告:喀什发电公司一期2台5万发电机组的顺利建成投产,从根本上克服了喀什、克州长期以来缺电、限电的历史,并为喀、克两地、州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幸福,提供了坚强的优质可靠电源;今天一期工程庆祝投产之日就是二期工程建设之时。王乐泉书记的一席话,道破了喀什发电公司的重要性和重要单位。五年后的今天,喀什发电公司二期2台5万热电联产机组于2006年12月28日和2007年4月16日先后建成投产。并且#3机组已于8月份通过达标投产验收;#4机组达标投产验收在即,必将实现集团公司新投机组达标投产目标。五年间,装机容量翻了一番,由10万兆瓦增至20万兆瓦,虽然只有20万装机容量,但它的历史地位和所发挥的巨大作却和远远超过了内地百万装机的大厂。

五年,发电量逐年递增
2002年发电量18615.7万千瓦时;
2003年发电量26263.3万千瓦时;
2004年发电量39113.2万千瓦时;
2005年发电量47053.1万千瓦时;
2006年发电量49179.8万千瓦时;
2007年发电量已突破9个亿,创历史最高纪录。

喀什地区是全国贫困地区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电力工业增幅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猛增。发电量增长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前景。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步伐,乘势而上,把华电在西部南疆的事业做大做强做好。
五年,新理念改天换地
由于历史的原因,喀什不仅经济落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相对滞后,长期以来形成的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观念陈旧,不思进取思想有待进一步改革。

近年来,随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逐渐通过先进管理思想的渗透,先进管理方法的运用,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的引导,公司广大员工思想、行动和作风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事物接受快,员工基本达到了人人有移动电话,家中有固定电话,就连一些民族员工家中都安装了电脑,使用宽带上网方式。公司按照实际情况,在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中,坚持正确理念,把人都用在合适的岗位上,采取了重要的人放在重要位置,更重要的人送出去,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员工竞聘上岗,优胜劣汰;在抓安全工作中,坚持安全是天,是企业第一生命的理念,完善制度、措施,累计安全天数达700多天,确保了安全生产;在节能减排中,坚持了烟囱中冒出的、废水管中流出的是“钱”的理念,强化节能降耗工作成效显著;在环保工作中,要理智,要清醒的认识到:污染他人的同时,首先祸害的是自己;在工作标准上提出了精、细化管理和敢于向最好学习、同最好相比、与最好同行的核心管理理念,逐步建立和争创华电新疆发电公司“区域无泄漏电厂”和华电集团公司“优秀企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