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内涵能源”问题不容忽视

2008-04-02 14:42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本网记者 赵栋
  受国际分工、产业转移等影响,我国近年来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高耗能产品的出口,更是趋于盲目发展。而这些耗能产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隐含着大量的能源消耗,产品生产的越多,能源消耗便越严重。
  中国海关公布的数字显示,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额在2006年创历史最高记录的基础上,再次猛增近50%,达到2622亿美元。而在”两高一资“产品裹挟下的能源消耗和能源的变相出口也愈发严重……

  外贸出口凸显“内涵能源”问题
  所谓“内涵能源”(embodiedenergy),又称“隐含能源”。是指产品上游加工、制造、运输等全过程所消耗的总能源。由于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位于产业链的低端,出口贸易的一半以上来自附加值较低的加工贸易,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占较大比例。因此,我国贸易顺差的扩大和高耗能产品的大量出口,使得我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内涵能源净出口的大国。
  关注环保的人们往往习惯于将目光更多的聚集于产品生产是否存在消耗能量和污染物排放的问题上,对于产品出口到另一国的消费问题并未给予重视。而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也会忽略内涵能源问题,最终造成的结果是,由我国耗费了大量的能源资源生产的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而这些国家使用和享受着由中国资源、环境付出代价的产品而并不会给予中国任何的补偿。

  根据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BinShui和RobertHarriss2006年在《能源政策》(EnergyPolicy)发表的研究,1997~2003年间,中国约有7%~14%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都是在为美国消费者生产出口商品。
  原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司司长周喜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对于企业而言,出口过快是成绩,但是从我国能源工业总体看,我国出口的“两高一资”类产品与国际上其他国家价格相比则显低廉,出口“两高一资”产品,“实际上是在变相出口能源资源”。
  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净出口内涵能源2.4亿吨标准煤,占当年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高达16%;而2006年,内涵能源净出口高达6.3亿吨标准煤,占当年一次能源消费的25.7%。与此同时,内涵能源的消耗也带来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2006年,中国出口内涵能源的排放约为18.46亿吨二氧化碳,进口内涵能源的排放约为8亿吨二氧化碳,净出口内涵能源的排放值超过10亿吨。
  有国外评论者认为,这些数据很好地印证了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的独特角色,证明了近年来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快速增长,不单是国内消费需求膨胀的结果,外贸出口也是重要的驱动力。“那些享受中国制造商品的发达国家,对中国能源和排放的快速增长也负有很大责任,一味指责中国的排放问题是不公平的。”

  贸易顺差加剧“内涵能源”问题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已成为全球第三贸易大国,2006年,我国贸易顺差高达1774.7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2007年一季度,我国贸易顺差仍然达到464.4亿美元。在这一季度,我国钢材、钢坯分别出口1413万吨和178万吨,同比增长1.2倍和98.1%。钢材、钢坯折合成粗钢净出口1219万吨,同比多增941万吨。焦炭出口365万吨,增长20%。铁合金出口75万吨左右,增长70%左右。
  尽管一路高歌猛进的对外贸易将我国置于贸易大国的地位,但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存在着资源和环境成本大、产品附加值低、自主品牌匮乏、加工贸易依赖性强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我国地方普遍重视发展重化工业,使得一些产品国内市场已经明显出现产能过剩,于是这些化工、钢铁、合金等高耗能高污染产品转而涌向国际市场。出口大量增加,已成为当前外贸结构中的突出问题。这不仅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还造成我国能源的大量流失。据测算,我国每年出口的高耗能产品相当于出口掉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5。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副司长辛国斌介绍,2006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总量的5.5%,但却为此消耗了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消耗总量的15%。据测算,“十五”期间,我国能源弹性系数为1.25,电力弹性系数为1.19,原煤高达1.43。在能源原材料产业中,我国火力发电煤耗为国际先进水平的1.23倍。
  在如此多的能源消耗中,工业以及工业中的资源性产品成为能源消耗的重要推手。从我国产业结构看,我国工业增长速度超过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连续6年下降,由2002年的41.7%下降到2006年39.5.%,2007年前三季度,该比重继续下降到38.8%。从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看,高耗能的重工业所占比重一直高于60%,2006年上升至69.6%,2007年高耗能始终保持高位。

      多项措施限制“两高”产品增长
  “抑制‘两高一资’是有效手段,必须坚定不移地压缩其过快增长。”周喜安强调,面临资源“瓶颈”和能源浪费,我们必须从自身寻找突破口。通过节能减排、抑制耗能产品的出口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内涵能源问题。周喜安介绍,节能减排分为三种方式,结构节能、管理节能以及技术技能,结构节能超过节能贡献的一半多,因此,转变产业结构,限制能源资源消耗类产品的增长是当务之急。
  辛国斌也表示,要综合运用财税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市场主体节能降耗。“完善行业准入管理制度,引导高耗能稳定健康发展,真正做到管住增量,调整存量。”

  对于高耗能产品问题的重视,我国并未怠慢。早在2005年,我国就陆续采取下调或取消部分产品出口退税、停止部分资源性产品的加工贸易、提高出口暂定关税等措施,以抑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过快增长。2007年4月,我国政府再次调整钢材出口退税,涉及到钢材出口全部的159个税号,其中83个税号的钢材取消了出口退税。2007年6月1日起我国对以钢铁、金属为代表的142项资源性产品加征出口关税,当年7月1日起进一步取消了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与此同时,我国对部分稀缺性能源资源产品资源税进行上调。
  能源问题更多的牵涉到环境问题,能源是否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也对环保部门政策制定者提出了要求。2007年末,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除推出一系列环保政策外,还针对耗能产业推出具体措施。
  据介绍,在融资渠道上,国家环保总局联合证监会等部门,研究一套专门针对“两高一资”企业的包括资本市场初始准入限制、后续资金限制和惩罚性退市等内容的审核监管制度。

  其次,对能源产品、低附加值矿产品和野生生物资源的出口开征环境补偿费,同时,在保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鼓励低污染的废旧钢铁和废旧有色金属进口。开展“两高一资”产业对环保产业进行以财政转移支付手段为主的生态补偿政策的研究等措施。
  影响内涵能源出口的“两高一资”产品国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如何为一系列的措施形成长效机制和制度保障更显重要。2007年年末,原国家能源办正式对外公布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有多项条款涉及“两高一资”产品的限制问题,并对相关问题给予了不同表述和规定。尽管《能源法》尚未出台,但随着国务院《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的发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新的架构已经显现,相应的政策也将逐步到位,能源相关问题将会得到人们的长期关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