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中国石油有效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

2008-04-23 11:24来源:中国石油报关键词:中国石油中国水资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十五”至“十一五”前3年,随着循环经济的不断发展,节能减排的持续深入,中国石油加大了对含油污水处理回注的力度。从2001年到2007年,各油气田企业含油污水回用率逐年上升,已由先前的86.55上升至目前的90.60,上升4.05个百分点,达到了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是记者4月9日在中国石油第一次大规模水系统技术交流会上获得的信息。

  近年来,作为国内重要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中国石油十分重视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的深入推进,各油气田企业逐年加大对含油污水、含油污泥的处理力度。在重力沉降、气浮等传统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对新工艺、新设备、高效化学药剂等进行了积极的研发和应用。如新疆油田稠油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大庆油田横向流含油污水聚结除油等诸多先进的降污减排技术使中国石油水系统工艺日趋完善。这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历经多年科技攻关,辽河油田成功破解稠油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这个世界性难题,开发出稠油污水循环利用系统,已建成5座稠油污水深度处理站,日处理能力7.8万立方米,实现稠油污水全部处理回收利用,年减排化学需氧量1.1万多吨,减排石油类污染物570吨。目前,中国石油各油气田企业已呈现出污水外排回灌量逐年减少,回注率不断攀升,含油污水达标率不断提高的良好势头。

  随着“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石油各油气田地面建设难度的进一步加大,低产低渗、超稠油、高含硫天然气等难动用储量的开发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低产低渗油藏开发带来的“多井低产”问题,对达标回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大了污水污泥处理的难度。同时,随着以大庆油田为代表的东部老油田进入总递减阶段,导致地面系统总体呈“油减水增”的趋势。为此造成与“油”有关的原油稳定、外输、油田气处理及轻烃回收等系统负荷率下降幅度较大,效率降低,而污水处理、注水等系统超负荷运行,能力不足,很难满足处理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些都成为制约油气田正常平稳生产的“瓶颈”。

  中国石油以“环保、节能节水”为宗旨,以提高水质达标率为目标,围绕制约油气田采出水处理的瓶颈技术,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交流,强化生产管理,加大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力度,不断优化采出水处理工艺,全面提升采出水处理技术和管理水平。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各油气田企业不仅要加大污水污泥处理“瓶颈”技术攻关的力度,还要加大对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并借助国外和国内科研机构的研究力量,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科研攻关,使之形成一套完整的科研推广体系。此外,还要进一步贯彻“老油田简化、新油田优化”的发展战略,加强各油气田间的技术交流和经验总结,建设专业化的节能减排管理队伍,确保科技创新技术应用成果的最大化,并逐步尝试采出水处理业务的市场化运作。(来源:中国石油报 丁建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石油查看更多>中国查看更多>水资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