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利资源人物正文

余谋昌:传播水利工程伦理建设

2008-05-09 14:17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水利工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环境伦理学会理事长余谋昌: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奋斗目标。生态文明首次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写入中央文件,它表明生态文明研究已经从理论走向实践。学习、领会和贯彻这一精神,将促进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是工程水利、资源水利和生态水利统一的工程。“水利”是一种文化,它作为人类的生存手段之一,是为人类利益服务的,主要是通过建设水利工程设施,兴水之“利”,避水之“害”,实现人类的利益。它在古代就有了,例如远古时代城邦的输水排水的管道工程。2000多年前我国秦代都江堰和灵渠水利工程、公元7世纪隋代京杭大运河工程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三个杰出代表,是古代工程水利、资源水利和生态水利统一的典范性工程。

  虽然那时没有使用这样的名词,但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兴利避害”的思想,在这些工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都江堰、灵渠和京杭大运河三大水利工程,作为古代工程水利、资源水利和生态水利统一的典范工程,现在成为我国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水利工程伦理是现代社会后期提出的。依据经典哲学主客二分的理论模型,人与自然、思维与存在、价值与事实是分离和对立的。它在科学领域形成一种传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科学与道德分离的传统。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科学涉及事实,道德涉及价值,两者分离和对立,科学家“为科学而科学”,没有提出科学道德的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原子弹爆炸,对人、社会和自然造成严重破坏,爱因斯坦等科学家意识到,科学和学者应当为此承担责任,从而提出“科学伦理”的问题。20世纪中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在探讨环境问题的根源时,学术界提出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或负面作用的问题,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受人文精神的约束,需要受一定的伦理道德约束,以尽量避免它的负面作用。科学伦理学、环境伦理学和工程伦理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水利工程伦理是科学伦理学和工程伦理学的一部分,又称为水利水电工程师伦理。它的主要特点是:水利水电工作者是它的道德主体和道德对象,主要道德目标是规范水利水电工作者的思想和行为,要求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伦理标准、道德原则和规范。
  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工程技术活动,特别是大型工程技术活动,不仅涉及工程技术人员和业者的利益,而且涉及全社会和全体人民的利益;不仅涉及现代人的利益,而且涉及子孙后代的利益;不仅涉及人和社会的利益,而且对自然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它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破坏森林植被,导致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和生物栖息地破坏,涉及生命和自然界的利益。这样,工程活动就不仅仅是工程和工程师的问题,它有许多复杂的利益关系。为了调整和协调这些利益关系,提出“工程生态伦理”概念,这是自然的。

  “工程生态伦理”的产生,表示工程伦理从社会伦理扩展到生态伦理。1986年,美国《工程师环境伦理学》杂志创刊,表示了这种进展。
  这种进展表现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产生了水利工程生态伦理。水利工程生态伦理的主要特点是:道德主体、道德对象和道德共同体的扩大,从水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扩大到全社会和所有的人;从现代人扩展到子孙后代;从人和社会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并从而需要道德标准、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扩大。

  水利水电工程生态伦理才刚刚提出,期待它马上有一个完善的道德标准、道德原则和规范体系是不现实的。鉴于它在水利水电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加紧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又是完全必要的。

  我们提出如下看法:公平原则。水利水电工程利益公正平等分配,社会公平和环境公平的原则。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重大的利益和风险,权利和义务关系,正确处理这种利益和风险,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实行利益和风险,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分配原则,这是工程建设成功的关键。

  责任承担原则。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有巨大利益,又有重大风险。它的兴建必须符合国家、人民和环境的需要,必须对国家利益承担责任,对人民利益承担责任,对后代的利益承担责任,对生命和自然界的利益承担责任,这是对水利水电工作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安全保证与避免风险原则。保证安全和避免风险,这是水利水电建设及其设施运行的重要道德原则。水利水电工程决策、实施和管理安全第一,避免风险,这是重要的道德要求。

  利益补偿原则。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有巨大的利益,又有重要利益损害,利害关系错综复杂。工程决策,首先需要权衡利害得失,必须“利”大于“害”,“得”大于“失”;其次,工程建设及运行必须正确处理利害得失关系,用所“得”弥补所“失”,实施生态伦理补偿原则。
  总之,这些问题在我们水利水电发展的研究和实践中也曾经受到过关注和讨论。按照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为了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水利水电工作实现工程水利、资源水利和生态水利的统一,并把它提到伦理道德的高度,以科学与道德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思想,提高我们水利水电工作的道德水平和道德素质,这是完全必要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利工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