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生命之舟

2008-05-22 13:50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抗震救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武星 张长浩 龙志明
      5月18日,记者来到紫坪铺水库。湍急的江水中,十多条小小冲锋舟的轰鸣声,透过浪尖和漩涡远远地传过来。为躲避江上漂来的一段段树干,船不得不画着弧线在水中迂回前行。
      周克东稳了稳手里的舵,忍不住又看看冲锋舟上的乘客。六个人都带着明显外伤,其中一个明显是伤了脊椎了,已经疼得叫不出来。周克东回过头,小心地勘察方位,慢慢绕行,就在不远处的岸边,医疗队队员已抬着担架准备好了。
      对四川汶川映秀镇百姓来说,平日里岷江上游紫坪铺水库至阿坝铝厂,是一段风光秀美的水路。而这场特大的地震之后,这成为数千名当地受灾群众的一条“生命之路”。

      载来生的希望
      通信中断,道路中断,国家电网救援人员和物资怎么才能尽快进入映秀,对灾区电力设施展开抢修?铺开阿坝地区的地图,一条路线很快确定了。距离都江堰市三十千米的紫坪铺水库,是抵达地震中心区汶川县映秀镇的唯一入口。但这条水上通道长20千米,抵达对岸后还需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
      进入映秀,并不仅仅是抢修电力设施和救援电力员工。周克东是第一批参加救援的船员,5月14日中午,他带着船,冒着余震危险驱车百余千米赶到这里。大家肩扛手搬了几个小时,把船从山顶公路运到水库码头。15日清晨周克东驾船开始救援。他牢牢记得国家电网公司前线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他的第一句话:“在运送救援人员和物资到映秀以后,冲锋舟不能空船回来,必须搭载受灾群众到安全地带。”

      第一次把船开到映秀,卸下物资,周克东惊呆了:几百人围在坝口等待救援。“来回一趟差不多要两个小时,从中午到半夜,我们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连跑了5趟,4条船运回来140多个人。”
      14条船,30多个舵手交替工作。周克东和同伴们仔细算了算:“这几天我们一共从灾区运下来有几千人了,其中很多是伤员,还有不少重伤员,希望他们都平安。”这个1983年参军的退伍老兵,把这次救灾当成自己一辈子最骄傲最光荣的事。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一岁多的孩子,用手挖了一整天,最终两个人都从废墟中出来了。上船以后,她抱起孩子说,宝贝,我们安全了,就开始放声大哭。周克东在前面一边开船一边流泪。“那一刻,我知道人们为什么把这些船叫‘生命之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抗震救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