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12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自研的集中式站所终端和馈线终端两款产品,经国网电科院产品供应链溯源评估,国产化基准率达100%。山东电力创新采用软硬件解耦平台化技术,构建通用软件架构体系,形成自主可控的国产化开发平台。研发团队突破配电终端设备核心软硬件技术壁垒,完成了主控芯片、模数转换芯
5月15日,在国家电网公司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控制实验室,一排排机柜不眠不休地闪烁着灯光,百纳秒级的超高精度实时仿真计算正在快速运行着,这是中国电科院配电专业技术团队研发的世界首套有源配电网CPS仿真平台。我国城乡配电网跨越五个电压等级(220-110-35-10-0.4千伏),接入了大量分布式电源,有
5月16日,2025年“5.31、6.30”拟并网新能源和储能并网服务工作会在银川召开。本次会议由公司调控中心组织、国网宁夏电科院承办,参加会议的有2025年“5.31、6.30”拟并网的新能源及储能项目、各供电公司、电科院、信通公司、公司调控中心各专业处室等多家单位相关负责人。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针对“5.3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先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并不断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5月16日获悉,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自主研发的集中式站所终端和馈线终端两款配网自动化终端设备,经国网电科院(南瑞集团)溯源评估判定国产化率达100%。国网山东电力创新采用软硬件解耦技术,构建通用软件架构体系,形成自主可控的国产开发平台。配网自动化终端设备研发团队依托该平台,突破配电终端设
4月22日,国际首套基于中压载波的分布式智能保护控制系统在辽宁抚顺新宾县10千伏南聂线示范应用。该项目由国网辽宁电力配网部牵头组织,东北电科院研发测试,国网抚顺供电公司示范实施。首次将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应用于分布式智能保护控制系统,针对中压载波与分布式保护间配合的实时性、可靠性、
5月14日,±420千伏渝鄂背靠背直流联网工程施州换流站内,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研发的柔直工程专用套管状态监测系统稳定运行一个月,为穿墙套管安全运行提供了全天候智慧监护。±420千伏渝鄂背靠背直流联网工程承担着华中电网与西南电网异步联网的任务,穿墙套管作为该工程电能输送的“咽喉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科院传来喜讯,其“检测高压电缆交叉换位接地系统缺陷的装置和方法”技术发明获美国专利授权。电科院这一科技创新实力,是中国电力技术走向世界舞台的生动体现,标志着国网江苏电力电科院在国际竞争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时代,知识产权的国际认可已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科院突破新能源并网电压控制领域,最近,国内首个新能源场站“电压管家”——集群协控站在淮安试点投用,解决了新能源场站集群并网带来的电压控制难题,为新能源电压隐定并网带来曙光,充分展现了电联院的科技创新实力和担当。在新能源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下,江苏风光新能源装
5月15日夜间,浙江出现新一轮强对流天气。自5月14日开始,浙江电力气象中心利用“浙江-伏羲”强对流气象大模型,针对重点影响区域的电力设备暴雨、雷电风险开展监测预警,预警范围由市县级精确至乡镇级,共对浙江省内9座变电站、19条输电线路发出预警提醒,预测时间偏差仅1小时。据介绍,“浙江-伏羲”
为了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配电系统的构建,2025年5月15日,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联合北极星电力网主办的“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14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新型配电系统的打造和现代智慧配电网的建设进行了分享交流,共谋智能配电发展蓝图。北极星总裁周荃在致辞
“电杆已处于洞口状态,现在可以一键立杆操作。”近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聂桥镇10千伏磨溪Ⅰ线新建工程10号杆作业现场,新型农配网施工一体化综合作业车操作员黄斌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立杆作业。在室外地表温度高达40℃的施工现场,一辆装有钻头的履带车正在作业,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辅助下,操作人员
3月,随着气温逐步回升,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有序组织江西电网设备春季检修作业,3月计划完成检修任务465项,其中包括±800千伏宾金线年度检修等。3月26日,上饶信州区沙溪镇陈村村,大片盛开的油菜花田,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生机盎然。“检查一下二道保护以及工具包,准备上塔!”在现场
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网企业在线路及杆塔上安装了大量监测装置。供电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监测装置的稳定性。国网智研院等单位研发的无线传能绝缘子不仅可以起到支撑和绝缘的作用,还可为监测装置提供稳定可靠的供电。3月1日,在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技术人员利用远程监测平台查看
12月20日,江西电力科学研究院员工对今年投入试运行的光电混合发热型复合绝缘子应用情况开展综合评估。数据显示,110千伏岭源线5号塔A相常规绝缘子覆冰超过10毫米,B相光电混合发热绝缘子覆冰厚度不到3毫米,覆冰量减少了70%以上。新型绝缘子抗冰效果显著。针对常规绝缘子自发热性能低、易发生冰凌桥接
近日,江西电力科学研究院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专家团队完成的电力能源系统“双碳”目标下转型路径研究课题通过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项目鉴定。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课题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江西省作为一次能源和电网的双末端,在落实“双碳”目标过程中面临可再生能源
华能江西分公司井冈山电厂一期机组AGC及一次调频优化项目【重新招标】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3-10-1-013)项目所在地区:江西省1.招标条件本华能江西分公司井冈山电厂一期机组AGC及一次调频优化项目【重新招标】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业自筹,招标人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井冈山电
日前,江西电力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瓷绝缘子红外测零技术在1000千伏潇江Ⅱ线绝缘子红外零值监测工作中得到应用。这也是该技术首次应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瓷绝缘子是电网中应用广泛的绝缘支撑部件,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会受强电磁环境、机械负荷与复杂气候因素的影响,易劣化为零值绝缘子,导致掉串、导线
“绝缘电阻24兆欧,C相大号侧右串第15片绝缘子为零值绝缘子,与红外检测结果一致。”4月21日,在1000千伏潇江Ⅱ线绝缘子红外零值检测中,江西电力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瓷绝缘子红外测零技术首次应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并取得良好效果。瓷绝缘子红外测零技术及便携式检测装备已广泛应用于江西省多回交直
3月12日,江西电力科学研究院创新研发的“无人机+架网隔离法”不停电跨越作业技术首次应用。施工人员使用该技术完成了位于瑞昌市码头镇的10千伏大桥线、龙源线大桥西支线46~47号杆双回绝缘导线不停电架设任务,填补了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10千伏线路不停电跨越作业的空白。2022年,国网江西电力组建
谢晓梅是江西吉安井冈山供电公司供用电部专责。去年的这个时候,已经快50岁的她,接到了一个重要任务——到茨坪供电所和这里的供电员工一起,让供区内的配电环网柜都“牵起手”来。她和同事们夜以继日地奋战了一年。如今,这个任务马上就要完成了。为啥要让配电环网柜“手拉手”呢?井冈山有两件宝,一
1月8日,江西电力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配电网缺相断线实时感知模块在江西赣州电网首次应用。配电网缺相断线问题会影响客户用电体验及电网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传统的缺相断线感知手段大多依靠加装特定装置设备,投资成本高、运维难度大,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江西电科院配电网技术攻关团队从实际需求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