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3月12日,江西电力科学研究院创新研发的“无人机+架网隔离法”不停电跨越作业技术首次应用。施工人员使用该技术完成了位于瑞昌市码头镇的10千伏大桥线、龙源线大桥西支线46~47号杆双回绝缘导线不停电架设任务,填补了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10千伏线路不停电跨越作业的空白。
2022年,国网江西电力组建了江西电科院与市县供电公司联合技术攻关团队,研发出基于无人机协同的跨线、跨路线路不停电架线施工方法。为确保本次不停电架线顺利实施,攻关团队与属地单位密切配合,制订“无人机+架网隔离法”施工方案:通过无人机牵引、抛投技术来架设主承力架,按顺序安装线缆止退器等设备,在现有运行线路上架设出双防护绝缘网。
当天的架线作业需跨越2回专用线路、1回公用线路与双向6车道公路。采用该方法架线既解决了复杂环境下架线难问题,又保证了客户用电和道路交通不受影响,与以往跨越作业相比,此次作业的效率提升50%以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无人机RTK信号正常,天气、风速满足巡检条件,可以正常起飞。”日前,在钦州市钦南区大番坡镇,随着巡视任务下达,无人机按照预设航线110千伏大田变电站上空开展首次自主巡检,航线验证成功。这是钦州电网首次实现无人机自主巡检变电站,标志南方电网广西钦州供电局变电站智能运维水平迈上新台阶、实
近日,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首次氢能无人机自主巡检工作在山西晋城开展。这是氢能装备在山西电网巡检工作中的首次应用。在本次输电线路通道巡检作业中,氢能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在低温环境下对晋城东南片区的5座变电站及8条输电线路开展巡检。该无人机搭载了可见光镜头、红外镜头和激光雷达,仅用两小时
“‘无人机+移动机巢’简直太厉害了,全方位、无死角、速度快、定位准,不仅可以进行外观巡查,还可以开展红外探伤、故障巡视。”3月26日,国网甘肃天水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人员在330千伏麦天一线应用无人机移动机巢开展设备巡视时,麦积运维班班长辛卫军介绍说。据介绍,无人机自主巡检是输电运检提
近日,广东电网公司编制的国内首份配电网无人机巡视典型缺陷图册由中国电力出版社正式出版,为国内电网企业、电网施工单位判定配网设备缺陷提供规范、统一的标准和参考。自2015年起,广东电网公司在线路巡视领域广泛应用无人机。2021年,逐步形成并运转“机巡为主、人巡为辅”的配电新型运维模式,在全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3月24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3版)的通知。文件提出,在获得电力领域。持续推进电力报装简审批、降成本,全面推广“三零”“三省”服务,获得电力领域达到全国先进水平。落实电网投资界面延伸到建筑区划红线要求,对符合条件的高压普通用
3月21日8时许,在安徽省铜陵市国营林场,铜陵供电公司输电运维人员张丰、王弢、钱登华操作无人机巡检穿越林场的3条220千伏线路。铜陵市国营林场属于重点林区输电线路通道范围。近日,铜陵供电公司将林场山火隐患排查作为百日安全攻坚行动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林区输电通道开展常态化巡检。无人机时而盘旋
3月19日,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巡检人员运用无人机巡检作业车完成750千伏凤乌线巡检。这也是无人机巡检作业车在新疆电网的首次应用。截至2022年年底,新疆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共1951条、长度6.4万千米,其中多数位于沙漠、戈壁及高海拔山区,传统人工巡检难度大、强度高,还存在一定安全风险
3月19日,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运用无人机巡检作业车完成750千伏凤乌线巡检。这是无人机巡检作业车在新疆电网的首次应用。截至2022年12月31日,新疆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共1951条、长度6.4万千米。新疆电网输电线路多位于沙漠、戈壁及高海拔山区,传统人工巡检难度大、强度高,还存在一定安全
最近,盐城滨海县供电公司设备部无人机操作人员,采用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在短短45分钟内,以全视角360度巡线,完成了10千伏同心线的自主智能巡检,不仅巡线速度快、准确性高,而且弥补了人工作业时视觉的盲区,实现线路巡视“无死角”,及时发现解决潜在的线路问题,保障群众用电无忧。配电网的安全
3月16日,新疆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员工应用无人机对110千伏家铁线“三跨”区段开展巡查,保障线路安全运行。乌鲁木齐是新疆交通枢纽中心,当地共有“三跨”(跨越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重要输电通道)线路90条,有跨越点147处。为保障“三跨”线路安全运行,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创新运维手段,采用“立体巡检+
发现外破隐患、下发任务、一键启动、无人机起飞、发回现场监察画面……在国网宁德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无人机安全监管+网格化巡检”示范区内,工作人员在电脑上通过三维地图,在线规划现场安全监察路径和高度,无人机平稳精确地按照规划航线开始自主巡检,一个个巡检画面由无人机通过远程通讯模块实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3月24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3版)的通知。文件提出,在获得电力领域。持续推进电力报装简审批、降成本,全面推广“三零”“三省”服务,获得电力领域达到全国先进水平。落实电网投资界面延伸到建筑区划红线要求,对符合条件的高压普通用
日前,从云南电网公司了解到,今年1—2月,云南全省配网不停电作业累计开展14675次,同比增幅76%,配网不停电作业成效显著。近年来,云南电网公司从体系优化、机制运作、队伍培养和重点项目突破等方面持续发力,配网不停电作业突出“注重安全和质量,不得盲目追求次数”的管理导向,配套修编完善了配网
最近,盐城响水县供电公司配电运检中心顺利完成10千伏三环线9#杆、10千伏五星线9#杆两台柱上开关更换,这是该公司依托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优势,在城区首次开展复杂类带电作业,着力消除配网缺陷、隐患,为服务民生,为提质增效做出积极贡献。供电生产运营的带电作业是最复杂、等级最高的作业,作业流程
1月29日,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的工人在石家庄市东南裕翔片区一供电机房检查供电设备。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零计划停电”示范区在石家庄市东南裕翔片区正式建成投入运行,示范区内居民、企业、商业等终端用户将不会因电网计划检修而影响用电。
1月9日20:05,国网甘肃电科院顺利完成330千伏先锋变电站220千伏GIS扩建间隔交流耐压试验,实现了甘肃省内首次对220千伏GIS间隔在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同频同相耐压试验,有效解决了设备质量控制与电网停电困难的难题,将极大地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不停电进行GIS母线及间隔耐压试验,此前一直是困扰国内
1月4日,随着江苏东台市供电公司员工完成10千伏富恒线50~55号杆之间的导线及智能真空开关更换,位于富安镇南工业园区的东台市兰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500千伏安增容项目顺利投运。从企业提交用电申请到项目接电仅用了10个工作日。保障电力可靠供应是电网企业的使命所在。2022年,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27日,一台带电作业机器人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一条10千伏供电线路的改造中投入使用,与带电作业人员一起配合,实现了更加安全、高效的“人机合作”带电作业实战操作。这也是湖北省首次实现“人机合作”的带电作业,将更有效地在用电高峰期里保证城市居民家庭和企业不间断正常用电。目前处于冬季用电高
12月19日上午,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10千伏湖本线作业现场,一辆履带式绝缘斗臂车在作业人员的操作下完成定位停放、支腿支撑等步骤,顺利完成带电加装隔离开关的作业任务。据国网尤溪县供电公司现场工作负责人赖超介绍,此次作业是履带式绝缘斗臂车在三明地区的首次运用,共减少13台配变停电。据了解,
近年以来,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聚焦主责主业,着力提升供电可靠性、提高客户满意度,以做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抓手,在配网不停电作业管理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规范配网不停电作业专业管理贵州电网公司坚持“安全第一、保证质量、以我为主、蹄疾步稳”的原则,不断完善技术管理体系
近日,国网杭州市临平区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首次运用综合不停电作业法开展柱上变压器更换工作。该工作在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贾鱼村公变分线4号杆通过第四类综合不停电作业进行施工,以“用户零感知,工厂不停工”为标准,为此处柱上变压器增容至400千伏安。“目前配网线路中老旧变压器比重较大,其损耗率
1月8日,江西电力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配电网缺相断线实时感知模块在江西赣州电网首次应用。配电网缺相断线问题会影响客户用电体验及电网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传统的缺相断线感知手段大多依靠加装特定装置设备,投资成本高、运维难度大,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江西电科院配电网技术攻关团队从实际需求出
10月以来,江西省部分地区出现持续干旱天气,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给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带来极大考验。江西电科院研发的山火监测预警模块累计发布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附近火点126处,其中现场核实120处,准确率高于95%。该模块由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攻关团队自主开发,引入了11颗卫
6月15日,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简称“江西电科院”)完成了华中特高压环网投运后鄂赣解环专题研究,深入计算分析了鄂赣解环对江西电网运行特性的影响,为江西电网中长期规划建设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来源:中国电力报ID:zgdlb_CEPN作者:程思萌)根据华中特高压交流环网工程接入
3月9日,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承担的“面向电网关键设施设备的新型光机电传感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为深入开展智能感知跨专业联合攻关、攻克电力传感器“卡脖子”技术奠定基础。目前,电网中大规模部署了多种电量及非电量感知设备,但在实际应用中呈现出强电磁
4月29日,笔者从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获悉,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完成的科研项目《超(超)临界电站锅炉安全运行和节能降耗技术研究及应用》获评2014年度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电建协工[2014]29号)。该项目以超(超)临界电站锅炉为研究对象,针对锅炉在多种煤掺烧环境下,以往的锅炉燃烧优化手段只是在局部或燃烧过程某一个环节进行优化导致锅炉节能降耗效果不明显、锅炉在大比例燃烧高挥发份海外褐煤环节下,容易出现炉膛结焦和炉膛出口烟温偏差大、氧化皮脱落导致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管束爆管等问题开展了研究,并成功运用与中电投新昌发电有限公司、中电投贵溪发
7月10日,江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公司签订电力培训仿真系统开发合作协议。省公司党组书记汪忆新、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党组书记王彦亮出席签字仪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市场部、人力资源部、科信部、教育培训中心、科东公司、国电南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通讯与用电技术分公司,省公司办公室、人力资源部、科信部、培训中心等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签字仪式。培训中心与科东公司签订了电力培训仿真系统开发合作协议,标志着公司培训中心网络培训中心建设进入新的发展轨道。签字仪式上,汪忆新介绍了江西公司的基本情况,回顾了江西公司近年来的员工培训
据了解,RTDS仿真系统是江西电科院承担的重点科研项目“江西省电网继电保护试验室建设”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为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共耗资465万元。 利用仿真系统和继电保护装置,江西电科院今后可以开展故障录波回放、动态仿真、进行事故分析等工作,通过模型实验解决和处理电网常用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各类疑难问题,同时对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新技术、新原理应用进行前瞻性的技术储备,对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领域出现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装置做好及时的学习、仿真及研究。
5月23日上午,江西电科院11楼会议室座无虚席,在这里即将举行省公司抗灾救灾恢复重建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10点,当公司抗灾救灾恢复重建先进事迹报告团二团成员一行七人步入会场时,在场的电科院员工立即起立以热烈的鼓掌声对报告团成员的到来表示欢迎。报告会由电科院党委书记李久华主持。 此次先进事迹报告会是省公司正在开展的“弘扬抗冰精神,凝聚发展力量”主题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活动。先进事迹报告团所宣传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受到省政府、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表彰的抗冰抢险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以真挚的感情,生动的语言,从各个角度讲述了抗冰救灾恢复重建
5月23日上午,江西电科院全体党员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踊跃交纳“特殊党费”,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工作。所有因公出差在外的党员,包括前往四川支援抗震救灾的党员,都纷纷通过电话委托其他同志代为交纳“特殊党费”。截至5月23日下午,江西电科院全体党员自愿交纳“特殊党费”94000多元,其中51名同志超过交纳党费超过1000元。 当天上午8时,江西电科院六楼会议室人头攒动,名党员向党组织交纳了这笔不同寻常的党费。有些行动不便的离退休老党员,还委托自己的儿女交上了自己的“特殊党费”。一些因公出差的党员纷纷从外地打来电话,请他人代为交纳“特殊党费”
针对今年的冰灾特点以及冰灾分析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江西电科院在先后完成《江西电网2008年江西电网输电线路冰雪灾害研究报告》和《江西电网冰灾技术分析第一阶段报告》等两个报告的基础上,积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一步加大冰灾课题研究的力度。目前已分别向省科技厅申报了“江西冰雪低温天气对输电设备的影响研究”,向省公司申报了“输电线路覆冰绝缘子运行状态监测及预警技术研究”等两个课题。 课题“江西冰雪低温天气对输电设备的影响研究”,横向联合气象部门,开展气象地理变化对电网的影响研究,分析不同地区地理特征的气象变化规律及其对输电线路影响,建立动态冰区分布图,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