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危急关头坚如磐石

2008-05-28 14:31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抗震救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5.12”大地震已经过去一周了,作为这场灾难的亲历者,作为北川大地震的幸存者,回想地震发生后苦竹坝发电公司临时党小组临危不乱,将34颗心紧紧的团结在一起,带领铁合金厂员工及当地群众共130余人翻越座座大山,克服无水喝、无粮吃、余震不断等重重困难,历经45小时的艰难跋涉,最终顺利脱险的情景让人感慨万千。

       5月12日14点28分,正在忙碌工作的我们,丝毫没有感觉到灾难已经悄悄地向我们袭来。突如其来的强烈的晃动将我们吓呆,办公楼里大家慌作一团,走廊上、楼梯间有人在慌乱的奔跑,有人躲在办公桌下、卫生间里瑟瑟发抖,不敢动弹,办公楼剧烈的摇晃,不时听见楼板开裂的声响。几分钟后,大家纷纷逃往办公楼下的花园,惊魂未定的我们发现四周一片漆黑,烟雾弥漫,对面山体滑坡、公路垮塌的尘土铺天盖地的向我们袭来,大家如惊弓之鸟四处逃窜,仿佛是世界末日来临了。慢慢的,烟尘散去,天亮开了,大家稍稍镇静下来后,作为当时唯一在场的公司领导——陈华,马上进行了人数清点,发现留在办公大楼及发电厂当班的所有员工均已安全撤出,总计34人。

       逃出去,是当时所有人的唯一念头。可这支队伍惊魂未定,人数众多,环境却又如此险恶,如何才能逃出去?在这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面前,只有组织的力量才是逃出生天的希望。经过商量,临时成立了以陈华为组长,谭刚、冯怀、黄福斌、张志洪、朱德快等为成员的临时党小组。党小组成立后,随即强调了纪律,要求在场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发扬不怕苦累,无私无畏的精神,为大家做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时间刻不容缓,党小组马上进行分工。一部分人探路,一部分人密切关注上游来水情况,一部分人准备衣、物,以便随时准备撤离。此时,又听见对面山坡传来轰隆隆的垮塌声,有人开始绝望,大部分女员工因为害怕和无助开始伤心的哭泣,党小组长陈华不断的安慰大家,鼓励和开导大家。

      怎么办?进厂的桥断了,公路垮塌了,对面的山体不断的滑坡,泥石流倾斜而下,巨石滚滚而来,生的希望实在是太渺茫了。这时有人报告,上游河水上涨十分迅速,而且开始倒流,可能下游河水已经断流了。情况十分危急,如果不紧急撤离,河水马上将漫进我们所在的操场,34名员工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党小组紧急商量后决定爬上办公楼背后那座还没有完全垮塌的大山,虽然仍有石头不断滚落下来,但要逃生,这是唯一的希望。

       经过紧张的准备,约16点10分大家开始出发,刚出公司我们又与铁合金厂30多名员工汇合,总人数已达到70人。党小组长陈华将所有人员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三至四名党员,负责召集人员和照顾女员工、伤病员,大家开始有序的向山上转移。

       一路上,陡峭的山间小路让攀爬变得无比困难。到处是震耳欲聋的垮塌声,随处可见已成废墟的民房、翻倒在地的大树、滑坡的山体、巨大的缝隙和沿途逃生的群众,大家胆战心惊的相互搀扶,相互提醒着行走在小道上。

       经过2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沿途逃生的群众也不断的加入我们这支队伍,等到各组陆续的到达了山顶,队伍已扩大到130多人。由于惊吓过度,加之体力消耗巨大,许多女员工已累得不能动弹,看来今晚只好在山顶避难了。山顶寒风呼啸,如果不生火取暖,大家很可能会冻僵甚至冻死在山上。这时,悲伤的情绪开始蔓延,有人开始绝望,有人甚至想放弃。这时,党小组的同志们站了出来,给大家鼓励,不停的打气。随后又派出几名党员在山间搜索,结果发现几百米远处有垮塌过的民房,于是将木板拆下来,将木板挨个的传递至平坦的地方。忙碌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在山顶上燃起了熊熊大火。取暖的问题暂时解决,可大家体力透支,所有人饥肠辘辘却仍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逃出去。此时,饥饿则意味着死亡。

       天无绝人之路,在大家到处寻不着食物几乎快要绝望时,有人惊喜的发现了一块土豆田。“只要保存体力,就有生的希望。”党小组的同志们不断给我们树立这样的信念。拇指大的土豆烤得半生不熟后被塞进了肚子。极度的悲伤和过度的焦虑被生的希望暂时掩盖。

       这是怎样一个漫长的夜晚,山顶上风呼呼的吹着,火堆的炙热和内心的寒意交替折磨着我们。身体的疼痛尚且可以忍受,可想到毫无音讯的家人,大家的心,揪心的疼。

       半夜狂风大作,不一会儿下起了大雨,周围一片漆黑,不时听见四周山体滑坡沉闷的响声,我们艰难的忍受着,支撑着。终于等到东方泛出鱼肚皮,大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我们所在的高地两边已被强烈的余震旋空,两面垮塌过的痕迹清晰可见,一条四、五十米长,几十公分宽的山梁如鱼背一样耸立在万丈高的山间,横亘在我们的面前。

      情况危急,党小组紧急商量后决定,命令苦竹坝公司的员工不许退缩,必须爬过去!
      我们不得不卸下水、衣物等较重的行囊,力求尽量轻装简从。稍作休息后,几个党员开始在前面带路。看着前面的人慢慢地爬上鱼背,后面的人手脚发抖,四十多米长的路程,大气都不敢出,手脚不听使唤的抖动不已。党小组的同志们一直在给大家鼓励,不停的提醒大家,“小心点”、“往前面看”、“不要看下面”。爬在中途时,我禁不住往下一看,下面是万丈深渊,如果不小心掉下去后果不堪设想。突然间我既不敢往前,也不敢往后,但一种坚定的信念驱使我前行。我一定要活下去,活着走出去,爸爸妈妈需要我,丈夫儿子离不开我,如果我的亲人平安,如果他们失去我那将会是怎样的伤痛,所以我必须活着走回去,只要有一线的希望,我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

      冒雨爬上另一座山顶时已是上午9点多,此时已汇集沿途群众300余人。由于雨越下越大,加之体力透支过大,我们不得不停下来休息。恰巧这里有一块豌豆地,饥饿难耐,饥寒交迫的我们开始生吃豌豆角,以补充能量。死神离我们如此的近,四周的山体仍不断垮塌,与外界的信息全部中断,大家恐惧,无助,情绪低落到了极点,仿佛在等死一般。就是在这种绝境之下,党小组的同志仍在积极的想着办法,组织一部分人在带领大家搜寻可以御寒的衣物,一部分人在寻找水源,一部分人下山探路。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地流逝,下午4点多,下山探路的终于有了消息,他们称可以绕过三座大山到达北川县城的山顶水厂所在地,但路途遥远且十分危险。听到有生的希望,大家纷纷表示要顽强的走出去,大家想要活下去的信念在遇难后的日子里变得前所未有的强烈。
党小组在集体商量后决定冒雨撤出。

       下山的路首先要经过一座高山,上面是不断滚落的巨石,泥石流倾斜而下,随时都危急到大家的生命。顾不了这么多,为了不丢下每一名同志,我们相互照应着一路奔跑。女同志高跟鞋跑掉了,来不及穿上,脚起泡了,受伤了也顾不上歇息。一种求生的本能,一种坚定的信念促使大家勇敢前行。平安的到达这座山脚后,又要爬上笔直的另一座高山,此时有几个女同志因为体力不支和受伤等已不能前行,可党小组长陈华坚定的说:“不能让任何人掉队,大家一起想办法,必须将他们一个不少的带回去。”于是几名党员背的背,扶的扶,拉的拉,推的推,历经磨难最终将几个身体虚弱的女员工带到山顶上的集合点。

      又是一个不眠的夜晚。在这里,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共产党员”这个称号所代表的无私无畏和奉献的精神。没有水喝,党员同志在漆黑的夜里冒着生命危险为大家找水;仅有的食物,党员同志留给受伤的女同志和体力消耗大的男同志吃。在这次灾难中,在与死神的抗争中,我们最终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取得了胜利。让我们倍感欣慰的是,在逃生的途中我们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没有放弃任何一个伤病员,最终全部平安脱险。

       短暂的45小时,虽然一路艰辛,一路奔波,一路心酸,但让我们感动的却有很多。尤其在这危难的时刻,这几名党小组成员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人性的光芒将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团结一致,彼此照应,共同建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刘兰英)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抗震救灾查看更多>